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管理 >科研项目对在校生科技创新活动促进作用工作

科研项目对在校生科技创新活动促进作用工作

收藏本文 2024-03-03 点赞:4584 浏览:1071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文章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浅谈科研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及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三者之间的关系,剖析当前在校大学生创新意识薄弱的现状,阐述科研项目对大学生的影响,并通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来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吴功德(1977-),男,安徽安庆人,南京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副教授;王晓丽(1980-),女,满族,辽宁绥中人,南京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副教授。(江苏?南京?211167)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资助的研究成果。
1007-0079(2012)25-0131-02
当人类社会从史前社会开始,走过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逐渐迈向知识社会时,科技创新在人类社会中一直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人类发展的历程,实际上就是科技创新活动发展的过程。从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到现代的机器化作业,皆显示了科技给生产生活带来的改变。在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发明、新的工艺、新的理念层出不穷。人类的生产生活在科技的带动下快速发展,而科技创新又使这个速度不断加快。故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旋律,尤其对于在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时代的主题。
大学校园是一个激发学生斗志、引导学生发展、充分挖掘学生潜力的园地。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开拓思维、提高能力、施展才华的空间和条件,也为学生创造出了一种宽松的环境。然而,当代大学生对于创新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

一、在校本科生创新意识薄弱的现状

1.在校本科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

在当前高等教育的大环境下,大多数高校教学越来越趋于“高中化”,把“考试”作为考核一个大学生在校表现的主导性指标。当前,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都是被动的完成任务式的学习,根本没有学习动力,而且在大学里普遍存在这种现象:有课才去上、上课也不听、课余玩游戏。可以说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都是在虚度光阴,自己不但对大学课程的学习感到困惑,而且对自己的人生也感到十分迷茫。久而久之,那种懒散、空虚的心理便会滋长,这样就根本没有和动力去探索、实践,更不可能有创新意识。[3]

2.在校本科生缺乏创新理念认知,对创新概念的理解存在误区

“创新”这个字眼虽说对于大学生而言不算陌

摘自:毕业论文下载www.udooo.com

生,但大多数人对其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对于其内涵,很多人还是一无所知。大多数学生认为创新就是想出一个比较新颖的点子并完成就可以了,其实真正的创新是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不断运用创新思维,并在运用的过程中对该创新思维进行改正、再创新。它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单一的创新点子。

3.在校本科生缺少理论知识,难以创新

大多数大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学到一些理论知识,课后根本不会去阅读其他书籍,自然而然他们就不会想到主动去参与创新,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再想创新就更难了。

4.缺乏有经验的导师,科技创新效率低

目前高校实行“大满贯”教育制度,[3]在这种制度下学生们科技创新缺乏扎实的基本功,而且高校也缺少有经验、有科研项目的导师。部分教师没有科研项目,这样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就会很少,四年下来真正能参与科研项目得到锻炼的在校本科生也只是一小部分人。

二、科研项目对本科生的影响

1.科研项目对个人知识储备的影响

在课堂中只能学习到书本上的知识,而任何一项实践创新活动都不可能仅仅由单纯独立的书本知识构成,往往比纯粹的书本知识复杂繁琐很多。因此,创新活动所需要的知识量远远超过在课堂中所学习的。所以学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新的知识,拓展知识面来解决创新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然而,完成科研项目、参与科研的过程又与课堂学习过程不一样。课堂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逐渐积累知识,打牢基础的过程,完成科研项目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需要查询并且用实践来努力解决和探索问题的过程。相比之下,完成项目的学习过程比课堂学习的过程少了连续性,但由于它与实践过程相结合,能不断将学习到的较为陌生乏味的新知识应用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就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甚至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研项目作为学习新知识与应用新知识的桥梁,要求大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理解所学到的知识并且加以应用。随着科研探索实验的进行,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就会有显著提高。所以创新活动使我们掌握快速学习知识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了方法,拓展到更宽的知识层面,我们就有了科技创新的资本,就有了大胆探索的决心和勇气。

2.科研项目提高在校本科生实践动手能力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人们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眼下大学生都面临着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学术知识掌握得很好,动手能力却有很大的欠缺,因此,提高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势在必行。在科技创新中有一部分科研项目则需要在开展的过程中经过实践逐渐修正最初拟定的理论方案,所以完成一个科研项目终究离不开动手实践。完成科研项目首先要有大胆的设想、然后再大胆的尝试,很多事情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就会发现更大更宽广的空间。实践能够拉近人与新鲜事物的距离,消除学生对它们的陌生感。因此,科研项目不仅能提高在校本科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提高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科研项目与实践是紧密相连的,只有动手实践,知识才有用武之地。

3.科研项目提高个人综合素养,增强对创新的认知

在科研项目中,沟通与合作极为重要,大学生应该不断去跟别人分享自己的观点,主动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矛盾与隔阂大多产生于缺少沟通。与指导教师沟通,需要学生将关键问题所在寻找出来,并用恰当、精确的语言将其表述以便向导师请教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科研项目可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语言的严谨性更体现了一个人思维的严谨程度。从学生之间的沟通角度来看,良好的沟通不仅有助于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还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个人情感,有情感基础的团体才能够不断前进。在科研项目中所体现的组织能力其实就是协调能力、把握宏观的能力。首先是负责人组织协调,合理安排任务、时间以及外界资源,管理整个团队,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使各个因素得到统一和协调,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让学生团结在一起经过合理地分工,相互配合快速地处理问题,能够在科研项目实践探索的过程中让他们意识到一加一能够大于二,融入群体才能够更大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所以创新活动能够有效地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他们都要在固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每一个环节的正确与否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这样他们就会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以及严谨负责的实验态度。在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实验失败是常见现象,只要做到坚持不放弃,不断寻找方法,不断去尝试,把失败作为今后实践过程的警示标志,每增多一次失败,就会增加成功的几率。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理素质会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战胜困难的精神和勇攀高峰的自信。[4]

4.科研项目对在校本科生职业规划的影响

现行高校应试的教育模式,强化的是大学生的吸纳能力,弱化的是大学生的创新精神。[3]大部分学生除了每学期要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课程外,其余的时间都是在宿舍或是校外浑浑噩噩的虚度掉了,久而久之他们就产生了空虚寂寞的心理,而且对今后的就业、创业也十分迷茫。让学生主动参与科研项目,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通过科学研究、客观分析各种实验数据等不断培养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使他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做好职业规划,甚至通过某个导师的科研项目直接使他们获得创业的机会。

三、在校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

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主要是靠在校本科生来推动的,他们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之中,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必然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方面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了,可以直接推动科技创新活动发展,他们这个主导性群体能够主动的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不仅可以横向推动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从纵向上促进科技创新活动不断进步、改革、更新;另一方面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间接推动创新活动体系的前进,因为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后,大学生这个社会群体就会很好的对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做社会宣传,这样就在无形中推动了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发展。

四、科研项目对在校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

在大学中,导师的科研项目是前提、在校本科生是主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载体,这三者相辅相成、作用与反作用,共同组成了一种良好的教育机制。高校导师接到科研项目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潜心研究,将自己项目中的一部分任务让大学生科技创新小组来完成,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弥补他们学习意识、创新意识普遍薄弱的不足,还可以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积极性,这样他们就能在科研项目中主动探索、创新,不断去思考问题并适时提出创新方案来解决问题。所以科研项目对科技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靠大学生这个中间载体来完成达到的,而且这也是目前比较有利的一种促进途径。

五、结束语

创新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关键在于创新的成果能够推动科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在大学生中多开展此类活动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着极大地有利影响。对于个人,科技创新可以挖掘其潜力、培养其能力,可以拓宽他们社会活动的范围,增大他们的交际圈,增强他们在当前社会的竞争力;对于整个社会,大学生是一个较大的社会群体,他们具备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充沛的精力以及开阔的思维,将他们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并为社会造福,对社会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因此,要充分利用好科研项目等各种途径来增强大学生薄弱的创新意识,来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孙雁飞,陈庆华.科研项目对本科生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10

源于:查抄袭率硕士毕业论文www.udooo.com

):126.
王春清.浅谈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几点体会[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8):22-24.
[3]单耀军,张小升.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研究,2008,31(2):140-143.
[4]陈士华,吴兴泉.以科技创新活动为中心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J].科技信息,2010,27(5):23,253.
(责任编辑:孙晴)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