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下载中心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艺大专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艺大专

收藏本文 2024-01-17 点赞:13188 浏览:5727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科学而深刻的提问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的一把金钥匙。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问法。在40分钟的课堂上,师生互动至关重要。只有让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问时,语言尽可能的多样化,再辅之以适当的肢体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灵感。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艺术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方式。问题一出,学生就要动脑、动口和动手,所以教师高质量的提问,能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以尝到思维飞跃之果。下面结合自己的小学教学实践,谈谈对“提问”这个问题的看法。

1 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1.1 科学性原则。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向学生传授的是科学知识,一个问题的提出应注意其蕴含的科学性,问题的提出,其包含的内容应是准确无误的。如果在提问中不注意细节的处理,使内容发生科学性错误,那么长期下去,将会给教学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1.2 导向性原则。课堂提问是教师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所以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不能无目的地提问,更不可提一些与本课无关的问题。特别是提出的问题要准确,不能含糊不清,若含糊不清,学生就只能作出含糊的反应。如:教学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20÷5”,老师提问:“20是什么数?”学生回答可以是:“20是个两位数”、“20是个大于19的数”、“20是个偶数”,等等。原因就在于提问含糊不清。若老师这样提问:“20在这个除法算式中,我们称它是什么数?”学生就不难做出正确的答案。
1.3 适时性原则。适时,即掌握提问时机,就是教师要善于利用或创设一个最佳时间。如果问早了,学生认识结构或思维过程上出现断层,欲速则不达。问迟了,提问的结果可能会皆大欢喜,但却使提问失去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思维的作用。因此,掌握好恰当时机,在问题提出后,能够使学生“跳一跳,摘下那个桃”,这是每一个数学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
1.4 层次性原则。在提问时,数学教师应遵循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顺序逐级深入,层层递进,不可忽难忽易,忽深忽浅,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使每一个提问都能恰到好处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的作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5 全面性原则。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激发学生求知的重要手段。所以课堂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内容要有梯度,要有层次,方式要不拘一格,引路性提问要多问优等生,锻炼性提问照顾中等生,鼓励性提问穿插点在差等生。总之,课堂提问要让每个同学都有启迪,要使人人主动进取,使课堂变成学生施展才华、相互竞争的场所。

2 课堂提问的艺术

2.1 提问中的问题释义。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载体,其发生与发展最终是通过数学教师作用在学生身上,问题的理解概括为三个方面:问题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问题与问题解决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问题是有价值的。其一,对知识或理论的发生、发展及其应用起到积极作用。其二,对学生接受、巩固数学知识具有促进作用。其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在旧知到新知的知识迁移中进行提问。一节课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它要求我们精心设计出每一个准确的、科学的课堂问题。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先制定一张调查表,让学生评出最喜欢什么样的提问,给老师做参考。同一个教学内容,我们年级每个老师上课,大家互相听课,然后让学生评,老师们一起评,得出怎样的提问会产生成效。主张老师提的问题,在已有知识间铺路搭桥,使学生探路过桥时学会迁移,理解新知,在思维与主动参与中,迸发创新意识的火花。小学数学新知多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的发展与延伸,我们在教学中要抓住新知与旧知的迁移点进行提问,使学生在对铺垫材料的观察与积极思考中,“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
2.3 以提问将课内知识延伸。学生学习不应以解决问题为终点,而应当去发现新的更多的问题,这样才会积极进取,不断进步,持续发展。教师在学生将问题解决之后,可以用提问的形式改变问题难度,改变问题的条件、结论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www.udooo.com

,引导学生将问题链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同时,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把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延伸到对数学文化的感受。
2.4 在各知识点上进行开放性提问。开放性提问是教师提出的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固定解决方法的问题。它和传统的提问有很大的不同,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更重要的是,一个发散性提问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我们这样做可以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收集、积累知识的习惯,建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相信自己离开教师也能获得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我们在实践中还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由一位教师教,教后同学为老师打星,师生互评,主张提问要具有开放性、挑战性。
2.5 精心设计问题,给学生创新的机遇。问题是思维的核心,只有提出了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备课的重点就是设计好有效的问题,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2.6 让学生自主产生问题,学会自我提问。老师的提问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问,变“学答”为“学问”,一字之差,却反映了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准备在预习、课内及针对具体题目的解决策略这三个方面进行实践,针对具体题目的解决策略做法如下:读题后自我提问,进一步理解问题;在解答时自我提问,确定解题步骤;解题后自我提问,进行回顾和反思。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有疑有惑,便出现了“心求通而未得之意”。课堂提问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却往往有相当的难度,它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