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开题报告 >我课改生活

我课改生活

收藏本文 2024-04-05 点赞:27076 浏览:12943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A
摘要:当今进行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新课程以来,我们历史教师围绕新课程理念制定学习目标并组织教学,课堂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从形式上看,在课堂里常常是讨论不断、迭起,似乎我们的历史课堂已经走

源于:论文格式字体www.udooo.com

进了新课程的最佳状态。但是认真审视时,我认为:部分人对新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这样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检测的热闹。下面谈谈我对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历史;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学习方式;

一、 重视三维目标不能轻视知识目标

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反对学生成为知识容器。但是,它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改革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基本的历史知识包含重要的历史史实和基本历史线索两部分。我们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但是在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常常蜻蜓点水,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因此,要真正实现历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和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师生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科书所设计的历史基础知识的框架,使文字知识“活”起来,做到这一点,三维目标才有可能有效达成。

二、课堂教学讲究形式而不能“走形式”。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课堂讨论、组织辩论、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等都是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但对于书本中的明确答案,大可不必因走“形式”而让学生讨论。诸如“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这样的问题书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但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争论迸出火花,久而久之还会泯灭学生思考的热情。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追求表面的形式,否则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而那些真正需要讨论的,我们应该力挺讨论,例如,学生们看了电视剧《康熙王朝》,就在小组讨论:《康熙王朝》中康熙帝中年时期的两个重臣明珠、索额图分别被称为“明相”、“索相”……可明朝时就废除了“宰相”,何来“明相”与“索相”?有人猜测:明珠、索额图因功绩显赫,可能是被康熙赐予了“宰相”的称号;有人说:不对,明珠、索额图应该是康熙帝的军机大臣……马上有人纠正:军机处在雍正帝时设立,明珠、索额图的真实身份应该是辅政大臣,称“明相”与“索相”是错误的。这样不仅增加学习动力与乐趣,而且也能有助于快乐记忆。

三、在“秩序”和“规则”的前提下营造互动课堂

新教育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历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不断更新,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我们可谓绞尽脑汁。有些课堂确实活起来了,老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探讨,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是,另一个问题也随之出现了,特别是在农村学校,有时候,学生一旦动起来,课堂秩序就没有了,学生们各说各的,似乎发表意见的同学或者小组与自己毫无关系。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但是,在其中某一个小组阐述观点、表达成果的时候,其他小组的同学要么忙着整理自己的资料,要么说笑、吵闹,即使有个别想听的同学也听不清楚。学生们不倾听,不补充、不否定,明显的错误发现不了,老师也只是与该小组的特定成员进行单向对话,对于每个小组的成员来说,他只是了解了本小组的研究内容,而对其他小组完成的那部分知识就知之甚少了。也就是说,在这一节课里,每个学生获得的知识都是不完整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在想办法,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真正地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在追求课堂的、开放的同时,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规则”。为达到这一目的,我是这样做的:在日常的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建立起新规则。借鉴他山之石,我利用以下原则营造良好课堂讨论环境。如:“三全”原则。要求学生“全情、全心、全身”地参与课堂讨论;“一个声音”原则。即在小组展示讨论结果或全班集中听课时,只允许一人讲话,其他人保持安静,认真倾听。这样就避免了对发言人思路的干扰和情绪的破坏。有利于营造有序、礼貌、相互欣赏的课堂心理气氛。这一原则在第一节课就提出来,并且不断训练,逐渐带动整个班级课堂秩序的形成。

四、学生为主体,老师坐“首席”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了广大历史教师的共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有时在气氛热烈、的课堂里却只能看到学生的风采,老师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角色。例如,有一位老师在讲七年级历史《江南地区的开发》时,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老师在课前把问题布置给学生,由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上课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本小组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由于各小组准备充分,所以学生的热情很高,也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受年龄、阅历及知识水平的限制,有些问题说得不够完整,有些观点也有失偏颇,老师在小组总结时应该予以补充和纠正。可是在一节课里老师只是在各小组间穿行,就像一个置身于世外的旁观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确实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合作者转变,但是教师的作用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应该加强。这是因为,在长期的接受式的教学中,学生接受的常常是教师和书本提供的现成的结论。而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但这种“自主与探究”有时会使学生不知所措,需要指导、点拨和帮助。历史是人文学科,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从时间上看,上下五千年:从空间上看,涉及五湖四海;从内容上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民俗风情等包罗万象。这些无不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探究天地和思维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初中阶段学生们所获得的历史知识是有限的,辨证的思维能力不强,有些观点难免会出现偏差。这个时候,教师就是学生的引路人,把他们从偏执引向正轨。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坐在课堂“首席”的位置上,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学习怎么写作,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掌握学习策略,同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与学生一起去寻找真理,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我的尝试是:在课堂中恰当把握三个“导”——诱导:运用提纲挈领的引言、形象的图表、新旧知识的亮点及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事例来设疑引思,激发学习兴趣。如讲《战争》一课时,我利用激增图来诱导学生思考英国向我国的根本目的,理解对我国人民的危害程度,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引导”:有时会出现学生对教师的教,以及教学内容既能接受,也不厌烦,但是,由于对教师的教法摸得很透,就会产生“他一定会用老一套方法来教的想法”。这时,教师应当采取学生意想不到的方法,打破这种平静状态,使学生的学习心理活跃起来。
除此之外,历史课堂中出现的合作的低效、提问的泛化等问题也是必须认真思考和应对的。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归属和落脚点,解决现存问题,推进历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寻找缩短教育理想世界与教育现实世界距离的最佳结合点,对我们历史教师来说任重道远。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