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任务书 >简谈思想政治工作人格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基础和关键如何

简谈思想政治工作人格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基础和关键如何

收藏本文 2024-03-05 点赞:21384 浏览:8871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多种原因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但人格培育是其中我们忽略了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文章通过对人格、健全人格的科学把握,提出了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与关键,从而对人格教育的具体落实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人格 健全人格 思想政治工作
[]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012-0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的转型,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多种原因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但人格培育是其中我们忽略了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单纯依靠强调知识传授的传统教育将难以解决,必须强调素质培养和人格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人格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应对这种挑战。

一、人格、健全人格的内涵

不同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人格下了定义,概述而言,人格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品质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社会环境影响下,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健全人格是一个人在其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完美统

一、平衡、协调。具体包括以下标准:

“知”即认知、观念。正确的认知是健全人格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一个行为的形成进而到一个健康人格的确立最开始都必须有一个自我认知。对一个事物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道德判断是健全人格的基础。
“情”即情感、情绪。是在认知基础上,人们对事物的内心体验,如喜爱,厌恶等。对一个事物的喜爱会促发一个人去积极的研究、探索,形成良好、积极的人生态度。
“意”即意志、品质。在对一个事物拥有热烈的情感和情绪之后,健全积极的人格会引导人们去付诸实际行动。然而,在此过程中,必定会有很多挫折,则意志和品质则发挥了支撑的作用,是人们经过“情”的内心体验后所拥有的自觉意识。
“行”即行动、行为。当知、情、意三个条件都达到时,健全的人格形成还必须要“行”。这种“行”不是简单的付诸行动,而是要形成一系列的行为习惯。一次或几次的某种行为或活动不能被认为是健全人格的形成,而长期稳定的行为或活动才能被认为是健全人格的形成。
在经历过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和阶段之后,便形成了人们对某种事物的认识、判断和行为状态,这一系列的过程和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成健全的人格。

二、人格教育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首先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具备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统一与和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良好的社会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情感体验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最终达到身心的平衡。所以说,健全的人格是人全面发展的本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坚持以培养健全人格的大学生为首要目标。
学生的人格教育已成为当今高校德育引人注目的教改潮流和内容。高校学生工作与专业化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模式的紧密结合,为我们构建学生人格培育体系以及对这一体系的划分并实施工作方案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使我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促进基层学生工作的发展,从而实现我们对学生的育人目标,切实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成年早期,其特点是希望了解自己、把握自己和发展自己,完成“自我角色认同”,即力图把握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内在连续性,认识自己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同一性。从这一阶段的特点可以看出,大学生正处在人格发展的转折时期,怎样帮助他们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人格教育的具体内容

根据心理学对人格组成要素的分解,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内容,可以将高校人格教育的具体内容分为以下部分。

1.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关键性工作,始终把教育作为引导学生发展的核心。

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法律知识培训、形势政策教育、党课团课、党团主题活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等。

2.以学生的发展指导为根本性工作,始终把学涯和生涯规划作为辅导学生的方向。

包括大学生学涯与生涯规划、学业与就业指导、专业素质拓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创新创业活动指导、社会实践指导、校园文化活动指导等。

3.以学生的事务管理为前提性工作,始终把日常管理作为怎么写作学生的基础。

包括班风、学风建设、班级制度建设、宿舍文化建设、奖贷助勤补工作、安全稳定工作等日常事务管理。

四、人格教育的基本形式

人格养成过程是通过认知、体验和养成而形成。因此培育形式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通过《思想道德修养》《形势与政策》以及党课与团课课堂教学,讲授人格教育课程;利用学生社团活动进行人格素质训练,体验健康人格给学习、生活以及社会活动带来的快乐;通过记录与考评,强化人格素质。

五、人格教育的培养方式

高校的人格教育作为发展和完善大学生人格品质的教育活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实施起来十分复杂和艰巨。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可以把人格培育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一)重视课堂教育

课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形势政策课、选修课,举办“人生大讲堂”一系列专家讲座等,深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完善日常行为习惯,能够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今后的人生道路。

(二)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

依托专业特点,组织形式多样的素质拓展活动,例如,思政类红色知识竞赛,专业类演讲比赛、专业技能大比拼、让学生在第二课堂既能够展示自己的专业特长,也能够训练各种素质能力,使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收获更多的人生体验。

(三)加强对不同年级的分类指导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如针对一年级新生实施的“新生训练营”;针对存在人际关系障碍的学生实施的“人际关系训练营”;针对有自卑心理及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实施的“自信心训练营”;对低年级学生实施的“职业规划训练营”;对高年级学生实施的“职场面试”等,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控能力、规划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注重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是形成良好人格素质的基础。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是由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

摘自:硕士论文答辩www.udooo.com

系列锻炼、活动和制度组成,可以通过团支部开展的各类主题团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志愿怎么写作等活动,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人格素质的实践,逐渐把自己亲身体验的结果固化为行为习惯。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生组织,如班团组织、学生社团、学生会,通过参加一系列学生组织的体验,使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怎么写作”的过程中经受锻炼、提高人格素质。比如,可以在一、二年级设置学生班主任岗位,让高年级优秀的学生担任其班主任,使担任班主任的学生在管理、指导低年级学生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学生的人格教育已成为当今高校德育引人注目的教改潮流和内容。高校学生工作与专业化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模式的紧密结合,为我们构建学生人格培育体系以及对这一体系的划分并实施工作方案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使我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促进基层学生工作的发展,从而实现我们对学生的育人目标,切实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学生人格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管理,2007年2月.
论人格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现代经济,2008年第7卷第12期.
[3]迁徙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格教育[J].社科纵横,2008年12月.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