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生物教学 >园区加强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园区加强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收藏本文 2024-03-15 点赞:6780 浏览:2292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随着近几年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日益受到关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亦随之凸显。研究生生活园区是研究生集中学习生活的场所。如何以研究生生活园区为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以笔者所在学校的研究生生活园区为例,提出了一些关于加强研究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
关键词:研究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王珏(1985-),男,江苏南通人,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助教。(上海 200433)
1007-0079(2012)32-0112-02
201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简称11号文件),把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对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生活园区是研究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应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对于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由来已久,成果亦比较丰富。其中不少文献提到学生公寓的“三进”和“三建”,即辅导员,学生自我管理组织,校园文化进公寓,建立公寓党团组织,公寓学生档案和咨询怎么写作机构等等。[1,2]此外,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结合实际提出班级管理宿舍化、信息化等新的思路。[3-5]这些成果为园区管理者的工作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但是,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本科生公寓。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不少研究

摘自:毕业论文摘要范文www.udooo.com

性大学已建成专门的研究生生活园区,如笔者所在学校的研究生生活园区居住研究生人数达到6000余人,其中文科研究生占到50%以上。对于研究生生活园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待深入探讨。

一、目前对研究生生活园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

复旦大学刁承湘教授指出,现阶段我国研究生的一般特点是:年龄跨度大,个人问题多,社会经历复杂,集体观念薄弱,知识水平较高等。[6]上海交通大学刘晓明等归纳了研究生的心理特点:思想趋于成熟稳定,思维方式多样化,价值判断偏重务实。研究生生活园区的特点表现为:一是空间上独立,寝室内交流少。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研究生住宿以两人间或单人间为主,客观上缺乏交流的条件;研究生大部分时间用于科研,在寝室时间相对较少,室友之间缺乏交流。二是管理上难度大。由于研究生年龄跨度大,面临诸如夫妻儿女异地分居等诸多实际困难,违反住宿纪律事件发生率高;一些研究生社会阅历丰富,集体意识相对淡薄,对于学校的管理制度易产生抵触情绪,给管理增加难度。三是园区文化活动难开展。研究生科研压力大,对公益活动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关心,对于园区组织的活动往往被动应对,不愿投入时间和精力。

二、加强研究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如何上述难题,笔者认为关键是组织上要有保障,队伍上要有保障,硬件上要有保障。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结合实际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

1.健全管理机制,组织上形成保障

笔者所在学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开居住。研究生生活园区由研究生工作主管部门和后勤部门共同管理。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和总务处副处长分别担任研究生生活园区管理委员会的正副主任。园区管委会下设学生事务办公室和后勤保障办公室,分别由研工部和总务处派专员进驻。学生事务办公室负责管理宿舍督导员、住楼辅导员,指导学生“四自”组织以及推动园区文化建设。这样的机构设置加强了学生工作部门与后勤部门的沟通协作,与单纯后勤部门管理园区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一是能够加强园区与院系的沟通,通过学工系统将园区的事务及时通报处理,加强了院系对园区的关注。二是能够更好地化解一些学生的抵触情绪。学工部门人员一般都有做辅导员的经历,有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三是有利于园区文化的建设。学工部门能更有效地调动各学生组织的力量,在园区内开展文化活动。

2.拓宽思路,进行研究生住楼辅导员队伍建设

上述文献中曾提到过学生公寓的“三进”,“三进”的核心是辅导员要“进”。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要加强研究生园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辅导员也应该要进驻园区。但是由于研究生本身的特点,要求研究生辅导员和研究生吃住在一起,实行全天候管理,这样的做法并不合适。笔者所在学校经过深入研究,拓宽思路,采用了创新的模式。对于担任硕士生辅导员的博士生,他们和所带班级学生本来就住在同一园区,之前在园区中就做过一些工作,通过聘任他们为住楼辅导员,可以更多地挖掘他们在园区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另外,对于青年教师担任研究生辅导员的,园区开辟出一些免费宿舍供青年教师申请,这样就解决了青年教师的住宿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起“不同楼但同园”的研究生住楼辅导员队伍,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对于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到场处理。同时,园区要制定具体的工作细则,明确研究生住楼辅导员的职责,并建立明确的量化指标;每学期要定期召开住楼辅导员工作交流会议;要通过讲座、案例探讨等形式对住楼辅导员进行培训;学期末要进行考核评优。
研究生住楼辅导员建设的实践表明:一是辅导员进学生寝室的频次增加,以往的调查显示有一些研究生辅导员很少走进学生的寝室。由于园区的硬性规定以及自身对于住楼辅导员身份的逐渐认同,住楼辅导员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生生活,尤其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这对日益增多的研究生心理问题起到了有效的缓解作用。二是发挥了园区管理者与研究生之间的桥梁作用。通过住楼辅导员的工作,研究生可以更多地了解园区管理部门的情况,了解园区的规章制度,并能理解园区的一些管理措施,减少了抵触情绪。三是活跃了园区的文化气氛。因为住楼辅导员的积极配合,园区能够去组织一些以班级为参加单位的大型活动,参与度比以往有所提高。此外,一些住楼辅导员还会主动利用园区能够提供的资源,在园区开展活动,营造了更加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氛围。
3.切实抓好园区学生“四自”组织建设学生是生活园区的主人,园区是能够体现研究生“四自”精神的场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园区的管理之中,培养学生的意识和怎么写作意识。有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园区中存在的较大问题是学生了解关注度不够。[3]研究生虽然意识和维权意识都很强,但是,笔者发现,许多研究生在遇到切身相关的问题时,倾向于通过网络等便捷途径进行反映,不愿意投入时间、精力去监督管理。要提高研究生参与学生自我管理组织的积极性,笔者认为一定要协调好高校各行政部门以及后勤部门的关系,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使之真正重视学生组织的声音,及时处理学生反映的问题,让学生自我管理组织真正能够代表学生参与管理。另外,要加强对组织的管理,营造良

源于:大学毕业论文www.udooo.com

好的氛围,增强研究生的归属感,同时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笔者所在园区自建园起就建立了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简称“园委会”,园委会是仅次于研究生会的第二大校级研究生组织,在研究生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园委会之所以能够产生吸引力,笔者认为有三大原因:一是园委会秉承为学生怎么写作的宗旨,代表学生的切实利益,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见面会,将学生对于园区的意见反馈到后勤部门。由于学工部门的有效协调以及学校各部门的重视,许多反馈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决并及时反馈,使得园委会在研究生中具有较高的威信。二是园委会组织文明单元评比、美食节、周末电影放映等品牌活动,很好地活跃了园区的文化氛围,在研究生中形成了一定知名度。三是园委会内部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凝聚力强,“园委人”的认同感强。以上三点确保了园委会组织每年都能吸收大量新生,并且不断进步。

4.加大硬件投入,促进党建进园区

学生党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据笔者了解,研究生一般有较重的科研任务,开展党建活动时间上难以协调,空间上也缺少便利的场所。生活园区正好为研究生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以根据不同生活园区的硬件设施提供党建场所。学校应加大硬件投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活动空间,有条件的学校应在每栋楼设立一个党员活动室。笔者所在园区由于不具备每栋楼设置活动室的条件,从管委会办公楼里专门辟出一间房间,作为园区党员活动室。各个支部都可以通过提前申请,使用党员活动室开展党建活动。党员活动室晚上以及周末全部开放,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对于园区学生工作管理者来说,通过党员活动室的管理,对学生开展党建活动有了更多的了解,并能够提供及时的指导,对党建工作是一个很好的监督和促进。此外,园区还鼓励各支部申报园区特色党建活动,给予经费支持。除了提供党建场所之外,还可以在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内部进行党建活动,还可以鼓励各院系把支部建到楼里。尤其是对于人数较多的院系,分楼层建立党小组,方便组织生活的开展,同时也解决了大支部党员管理的问题。

三、研究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展望

随着各高校对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日益重视,加大对研究生生活园区的管理力度应是发展的方向。今后将会有更多高校建立起专门从事研究生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部门,同时对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李道友.如何加强学生公寓中的思想政治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3):39-39.
胡习文.高校学生生活园区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6):294-295.
[3]章颖.以学生为本 建和谐园区——大学生活园区思想政治工作难题[J].中国电力教育,2009,(15):154-155.
[4]颜李.学生园区育人新思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8):10-11.
[5]陈锦贵.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途径和办法[J].高校后勤研究,2006,(5):55-56.
[6]刁承湘.研究生德育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2-45.
(责任编辑:孙晴)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