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音乐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收藏本文 2024-02-17 点赞:22838 浏览:10533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中语文教师也顺应潮流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改变了应试教育下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与技能的培养,深化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本文通过延伸教学范畴,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创新教学观念,整合教学过程;开展生活化教学,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三方面来探讨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实效性
高中是学生学习压力最大的阶段,他们面临着高考,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作为主要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学生技能、素养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鉴于此,笔者结合新课改理念,对语文教学进行了改革、创新,重在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实践,借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一、延伸教学范畴,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不同于理科教学,内容涉及面比较广,然而,教材是有限的,不可能将全部相关的内容吸纳进来,作为语文教师就应结合教材内容,最大限度的眼神教学范畴,借以来促使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开阔的教学空间有利于学生语文思维广度的发展。笔者在教学中则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教材内容,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累知识,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动力,降低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的“走死角”或者“单一”形式的思考等等,开阔学生的思维途径,倡导其个性思维。如:在学习古文《师说》教学内容时,笔者让学生进行独立收集资料,即:首先让学生收集作者韩愈的相关信息并阅读其代表作,如:《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之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多途径的收集文章的创作背景等等,拓展学生知识的范畴,打破教材、课堂的局限性,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进而逐渐形成语文思维能力。

二、创新教学观念,整合教学过程

高中生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已经趋向于成年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作为教师应加强关注这一点,从而以成人的角度平等的来与学生进行交流,促使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改变传统“教师高高在上”的教学观念,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整合,促使学生做课堂教学中主动接受知识的对象,改变过去被动的现象,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平台,让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从而积极主动的进行课堂教学互动、探究知识等等。如:在教学《获得教养的途径》一课时,笔者采取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来整合教学过程,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即:首先,结合教材内容提出问题:什么是教养?文章中作者的观念是什么?文章中哪些地方能够充分体现“精神和心灵的完善”?文章中作者所说的获得教养的途径有哪些?你认为阅读经典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吗?阅读后谈谈你的感受是什么?以这些问题为探索的“引子”,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开展独立思考,锻炼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文本途径,深化教学内容。

三、开展生活化教学,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

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生的语文技能,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学习知识机,从而为自我的终身发展、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新课改也倡导教学回归生活,提倡“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与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思想同出一辙。高中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显示意义,他即是教育工具又是教学内容,这就预示着高中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换句话说是:生活是推动语文教学发展、前进的动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语文学科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自主的完善、提升文化素质。笔者在教学中受百家讲坛的启发(百家讲坛中,于丹在谈读《论语》心得以及易中天的说品《三国》都是以生活化的语言来讲述故事,从而使得这些枯燥的作品内容呈现出鲜活时尚、诙谐幽默的现象,同时通俗易懂,便于每个人学习和了解。)从生活化的语言开始,让学生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作为高中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想要提升教学实效性,就不能仅仅依靠教材内容,硬性的传授知识,而应结合时代的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创新教学观念,延伸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过程,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委背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产生,缩短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技能,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丰富自我,感悟人生哲理,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参考文献:
⒈方明.陶行知先生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4.
⒉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
⒋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⒋魏本亚、时金芳主编.走进高中新课改——语文教师必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
作者单位:西宁五中语文组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