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音乐教学 >让诵读之花盛开在校园怎样

让诵读之花盛开在校园怎样

收藏本文 2024-04-06 点赞:5588 浏览:1988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人类历史的瑰宝,传承着民族的精神。但诵读经典没有被老师们所重视,该项活动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笔者做了些尝试,从营造诵读氛围、开展灵活的诵读活动、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高诵读水平等方面加强经典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小有成效。借此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关注。
关键词:诵读;经典;文化素养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这样满口生香的诗句在孩子稚嫩的童音里传出,不禁令人赞叹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接受了学校教育后,诵读的声音却越来越稀,这种古朴、儒雅的情调越来越淡,让人深感惋惜。学校本是让学生亲密接触经典的环境,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远离了经典文化?又该怎样做好学生的诵读经典工作呢?

一、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营造诵读氛围

利用早自习的时间、每节课前五分钟和课余的时间,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诵读。有的学生喜欢唐诗,有的学生喜欢宋词,有的学生喜欢古典散文,我就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进行诵读,激发他们的兴趣。通过诵读,学生的知识丰富了,视野开阔了,文化素养提高了。学生们在古诗词中领略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广阔与雄浑,“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清新与纤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与责任,“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智慧与达观。通过诵读活动,学生的文化素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udooo.com

养提升了,胸襟开阔了,理想高远了。学生的思想与情感与中国文人千百年来传承的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意识联系在一起,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树立起远大的人生观。

二、经常开展灵活多样的诵读活动

平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在课外诵读经典诗文,丰富诵读的内容。利用校园固定展板、班级板报、校园广播的形式营造诵读经典的气氛。每周在班内评比,每月组织开展全校的诗文诵读活动。同外校的优秀诵读选手搞手拉手活动,切磋、交流诵读技巧和诵读感受。对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表扬,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诵读,学生知道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学生积累知识之丰富,既让我吃惊,又让我欣喜。
另外还通过“我的诵读体会”、读后感、主题班会、作文等形式把诵读的体会展示出来,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三、结合实际,制定诵读任务

在丰富诵读内容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灵活的诵读内容。到了春天,学生感受到了姹紫嫣红,鸟语花香,那就多读一些描写春天的诗文。秋天,学生观察到了天高云淡、叶落雁飞,此时多读一些描写秋天的诗文,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和思索。一提起这样的话题,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的诗句,学生们应声而答,不绝于耳。至于到了传统节日,如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同学们就更有热情,不用布置,自己就寻找那些诗文,一决高低。“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等诗句让人融入读书的那种热烈氛围中去。

四、享受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提高诵读欣赏水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互联网已经走进校园,走入课堂。利用多媒体、有线电视观看诗文朗诵节目,感受名家风范,提高欣赏水平。学生不出校门,就聆听了那些名家大师们的诵读作品:“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些带有磁性的声音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让他们既惊奇,又喜悦,原来诵读竟有这样大的学问和魅力。激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家校联合

这是校园诵读的拓展延伸。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只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鼓励学生回家把学会的经典诗文诵读给家长、亲戚听。让家长和孩子互动,相互交流,相互评比。这样既增长了知识,丰富了见闻,又促进了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经典诵读的确使学生受益匪浅。在浩瀚无边的经典诗文的海洋里学生明白了道理,了解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体会到学习的美妙和终身学习的重要。老师在诵读活动中也重温了经典,得到愉悦与智慧。
让诵读之花盛开在校园!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