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语言学 >异化《最蓝眼睛》中黑人被异化外在身体诉求征文

异化《最蓝眼睛》中黑人被异化外在身体诉求征文

收藏本文 2024-02-22 点赞:30162 浏览:13545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托尼·莫里森在《最蓝的眼睛》中,从微观的角度入手,细致地刻画了黑人对其身体的外在特征的执着追求,主要表现在:喜欢并不遗余力地去获取白皙的皮肤,金色直发和蓝眼睛。这些追求恰恰是黑人迎合主流文化后自我厌弃的心理反映,体现了黑人在白人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下迷失了自我。莫里森借此批判了白人身体美学,告诫黑人要自重自爱,尊重和发扬黑人的传统和文化,积极重构黑人的主体性。
关键词:身体美学身体政治托尼·莫里森
:A
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是当代美国文坛上极具影响力的黑人女作家,也是唯一一名获得诺贝

摘自:本科论文www.udooo.com

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广受国内外读者和评论界的喜爱,俨然已经成为关注的热点。虽然有些学者声称莫里森的成功是因为其“政治正确”,是因为作为边缘文化的作家但却迎合了主流文化的口味。但多数学者认为其作品关注黑人命运,强调黑人文化,积极寻求黑人发展之路。她敏锐地察觉到黑人在美国主流文化的夹缝中生存的心理变化,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找到解决的方法。
在她的作品中,莫里森并没有聚焦于黑人和白人间的直接冲突,她更关注的是黑人群体内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因为小说中人物压抑自我本性、忽视本族文化以及一味模仿主流文化而造成的。莫里森小说中人物对其身体外部特征,如皮肤、头发、眼睛等方面有着近乎执着的追求就是这种问题的很好体现。他们往往不遗余力地去获取类似白人的白皙的皮肤,金色直发和蓝眼睛。它们是黑人迎合主流文化后自我厌弃和自我憎恨的心理反映,是黑人民族发展的绊脚石。莫里森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谴责了黑人的自我厌弃的行为,呼吁黑人发现自我之美,自重自爱,在尊重本族文化和传统的基础上找到民族发展之路。本文就以《最蓝的眼睛》为例,分析小说中的黑人外在身体诉求,分析其产生的深层原因,揭示身体关注的意义所在。
一非裔美国人的外在身体诉求
非洲大陆的长时间的殖民统治和非洲黑人遭受的奴隶压迫造成了黑人心理上的文化错位。白人的优越感和黑人的自卑感在非殖民、非奴隶社会中依然长期存在,几乎进入了群体的“集体无意识”。黑人们心理上想要获得白人的身体特征,像白人一样过着舒适而有尊严的生活,而在生理上不得不面对黑人与生俱来的特有的身体特征。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和身份自卑,力图改变现状。这种心理最外在、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非裔美国黑人对白皙的皮肤(浅肤色)、金色直发和蓝眼睛等外在身体特征的执着追求,意图在外观上接近白人,为自己的自卑心灵获得一些抚慰和平衡。
1对浅肤色的执着追求
白人和黑人最明显最直接的差异就是肤色。黑人群体以白人的白肤色作为美的标准,因此期望通过一切手段来“漂白”自己,即使无法像白人一样白,至少也要肤色越浅越好。肤色越接近白人,他们就越觉得自己较深色黑人优越一些。这种微妙的心理追求在莫里森小说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如小说《最蓝的眼睛》就刻画出浅肤色的莫丽恩·皮尔享受着来自黑人社区的优待:“整个学校为之倾倒。老师叫到她时总是满脸微笑以示鼓励。黑人男孩子在走廊里从不使坏将她绊倒;白人男孩子也不用石子扔她……当她要用厕所间的水池时,黑人女孩都会让到一边……”莫丽恩本人也有强烈的优越感。她会对其他黑人喊到:“我就是可爱!你们就是难看!又丑又黑。我就是可爱。”黑人群体普遍认同白既是美。肤色深的艳羡浅的;浅肤色的感觉高人一等,竭尽所能地保持甚至提升肤色“白”的程度,保持自己的优越性。杰萝丹就是个典型。她标榜自己为“有色人”而不是“黑人”。她会毫不犹豫地将进入她家的佩科拉赶出去,为了让她的儿子与黑鬼保持距离,因为有色人与黑人是有差别的。“有色人整洁安静;黑人肮脏吵闹。”到了冬天,她要给儿子脸上涂强生油,使脸色不致变得灰白。“尽管他的肤色还算浅,也可能变得灰白。有色人与黑人之间界限并不总是那么分明;一些细微但显露实情的标记会使界限变的模糊,因此必须高度保持警惕。”
韦特克姆家族自认为有着19世纪早期英国的贵族血统,把捍卫这一丁点白人血统作为终生的奋斗目标,因为他们坚信“任何文明来源于白种人,没有他们的帮助,任何文明都无法存在。看一个社会是否伟大辉煌只要看其是否努力维护创造社会的高贵种族的血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努力把自己从肉体上、头脑里、精神里与任何带有非洲痕迹的东西区分开来。为了维护这一高贵血统,他们甚至近亲通婚。这些不明智的婚姻产生的后果是某些后代产生“智力的缺陷,在一些子孙中也出现了怪癖的倾向”。“皂头牧师”就是个典型例子。因为肤色浅,他一直被告知与黑人保持距离,但却不能走进真正白人的世界。这种困境最终导致他“只要与人稍有接触就感到恶心”。
2对金色直发的迫切向往
除了肤色,头发恐怕也是黑人比较介意的身体特征。Ingrid Banks 在她书中指出,决定黑人头发可取不可取是头发的质地(texture),它必须不能是“打结的乱糟糟的”,遗憾的是,黑人的发质总是黑色卷曲的,他们非常艳羡白人的金色直发。“大人们、大女孩们、商店、杂志、报纸、橱窗——全世界都一致认为所有的女孩儿都喜爱蓝眼睛、黄头发、粉皮肤的娃娃。”佩科拉的母亲不会去打理女儿的头发,却会温柔地梳理雇主女儿金的头发。杰萝丹会刻意隐藏儿子毛茸茸的头发。她会孜孜不倦地把儿子的头发剃到发根以免露出黑人的卷发,头路是理发师烫出的一条印儿。她这么做只是希望与黑人划清界限,让儿子看上去更像白人。
3对蓝眼睛的热切渴望
这部小说最让人震撼和印象深刻的恐怕还数小主人公佩科拉对蓝眼睛的热切渴望。
似乎因为自己的容貌丑陋,佩科拉被自己的父母、老师、同学以及社区居民所厌弃。她则把这种悲惨命运归咎于自己外表的丑陋:“她常坐在镜子前长时间发愣,试图找出丑陋的秘密。”有一段时间,佩科拉意识到如果她的眼睛不同的话,就是说,她有双美丽的眼睛的话,她本人也会不同。因此,“每到夜晚,她就企求得到蓝眼睛,从不间断。”她置身于这样一种禁锢的信念中无法解脱。为了达成这一愿望,她会花到所有的钱来写玛丽·珍糖块。因为糖纸上的玛丽·珍有着“一张笑盈盈的白脸和飘逸的黄头发。一双蓝眼睛从一个清洁舒适的世界里向外看着她。”佩科拉还会不断地喝下三夸脱的牛奶,只是因为她喜欢印有蓝眼睛的雪莉·坦布尔头像的杯子。
遗憾的是,佩科拉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获得那双她梦寐以求的蓝眼睛,无论她为之付出多少努力。最终在残酷现实和精神压力下,佩科拉疯了。在精神癫狂的状态下,也只能是在这种状况下,她获得了蓝眼睛。这个可悲的结局表达了黑人要获得白人身体特征求而不得的境况,也给追求白人价值和文化的黑人们一份提醒和警告。
这种对白皮肤、金色直发和蓝眼睛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是白人在长期的压迫下黑人扭曲的心理反映,是黑人种族自卑心理的最直接体现,也是黑人民族自尊自强路上的绊脚石。莫里森刻意突出刻画这种微妙的身体诉求有着很重要的政治意义。
二对身体诉求关注的意义
福柯认为,身体是由历史铭刻的,带有权力关系。“在任何一个社会里,人体都受到极其严厉的权力控制。那些权力强加给它各种压力、限制或义务”。“权力关系总是直接控制它、干预它,给它打上标记,训练它,折磨它,强迫它完成某项任务、表现某些仪式或发出某些信号。”
身体的自然属性的背后承载着很多政治、文化和种族信息。莫里森也强烈意识到身体的政治意义。她的作品摈弃了对黑人的说教方式,而更多的是从细微处入手来揭露深刻的社会现实问题,弘扬黑人文化。对身体细节的描写正是其有效手段之一。黑人对自己身体外在特征包括对浅肤色、金色直发和蓝眼睛等的执着追求透露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对身体的定义,是白人强势文化意识的社会判断,代表着白人文化价值观对黑人身体的规训和否定。莫里森借此来反映黑人所面临的社会和心理问题,希望黑人引以为戒,重视自身文化,在民族文化的滋养下重构黑人的主体性。
为什么美国黑人如此憎恨自己的身体特征,想方设法去改变它,试图使之与白人一样,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的压迫造成的。虽然压迫在法律层面上已不存在,但其造成的影响却依然深远。在后奴隶制时代的美国社会环境下,白人仍然是主流,是强势群体。黑人种族在白人强势文化的压迫下渐渐迷失了自己,接受了异质文化价值观,在自己身体上刻意制造一些白人的身体特征,以迎合白人的身体美学标准。而这种身体美学观念是很有毒害性的,其源于衡量价值的方式。正如小说封面提到:这种价值是彻头彻尾的细微末节并且完全是白人的那一套,致力于这个问题是理智上无可救药的奴隶制。因此,种族压迫造成的白人至上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社会价值观念使黑人一步步地认同和内化白人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这种价值观残害着一代代的黑人身体,使他们自我厌弃,竭尽全力淡化皮肤,拉直头发,渴望蓝眼睛。莫里森并没有直接控诉白人至上的社会现实和价值观念,而是通过黑人生活中对身体细节的追求有力地揭示了黑人健康成长的正常环境的缺失,在白人强势文化冲击下黑人心灵的痛苦,以及黑人群体内部所面临的问题。
莫里森如此重视黑人身体政治话语,不仅仅是对社会的不公的披露,对黑人文化流失的焦虑,更是要提醒黑人群体不要盲目尊崇白人文化,而是要自重自爱,发现自我,热爱自己的文化,这样才能走出一条黑人发展之路。
对白皮肤、金色直发和蓝眼睛的渴望与追求昭示着黑人面临白人文化侵越时思想上的混乱和价值观的错位。通过对黑人身体细节追求的描写,也通过讲述佩科拉对蓝眼睛求而不得最后落入癫狂境地的悲惨命运的描写,莫里森告诉读者:“以白人文化和生活方式作为价值取向,会给黑人带来困惑和错乱;如果放弃黑人文化,迷失在白人的文化冲击中,只能造成人生的悲剧。”
莫里森一再表明自己不是“福克纳”,不是“乔伊斯”,而是黑人女作家的立场。在《最蓝的眼睛》中,莫里森从黑人遗失自己的文化,自我厌弃后的悲惨结局来反映保持黑人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告诫黑人只有扎根于民族和历史的沃土中,一个人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和身份,黑人民族才能强大。一味地不加区分地迎合白人的文化并不是一条可取之路,反之,承认并发展非裔美国人自己的文化身份即尊重保持发扬黑人民族传统和文化才是黑人民族发展的出路所在。
“莫里森的文学成就体现了当代身体政治的影响以及她对美学问题的思考。”黑人对自己身体外在特征包括对浅肤色、金色直发和蓝眼睛等的执着追求体现了白人文化价值对黑人的伤害。为了规避这种伤害,黑人应该坚持自我,自重自爱,同时应在自己的民族文化中汲取力量,拥抱黑人文化价值观,重构被贬损的主体意识。
注:本文系2011年度校科研项目“自然与女性的合鸣——莫里森小说的生态女性哲学研究”,(KX2004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Peach,Linden.Toni Morrison[M].New York:St.Martin’s Press,2000.
托尼·莫里森,陈苏东译:《最蓝的眼睛》,南海出版公司,2005年版。
[3] Banks,Ingrid.Hair Matters:Beauty,Power and Black Women’s Consciousness[M].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0.
[4] 福柯,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

摘自:毕业论文选题www.udooo.com

惩罚》,三联书店,1999年版。
[5] 丹尼·卡瓦拉罗,张卫东等译:《文化理论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 王守仁、吴新云:《性别 种族 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 McKay,Nellie.An Interview with Toni Morrison[A].Conversations with Toni Morrison[C].Danille Taylor-Guthrie (ed).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94:152.
[8] 王玉括:《莫里森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金美兰,女,1979—,浙江长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工作单位: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