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中职教育 >简论创设高中生物教学中创设不足情境

简论创设高中生物教学中创设不足情境

收藏本文 2024-04-19 点赞:11525 浏览:4643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高中生物是对生物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学习,知识点更抽象,难于理解,教师在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应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及探索,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探究的意识,从而帮助学习学好高中生物。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方法
1674-9324(2013)36-0234-02

一、依据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创设符合实际生活的问题,把生物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生物学习成绩。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人运动以后会感觉到疲劳?对于这个问题,其实许多学生都解释不清楚,还有的在认识上就出现了错误,认为是因为乳酸进入血液的原因。其实感觉到疲劳的真正原因是:运动后肌肉里产生的乳酸等新陈代谢产物不能及时运走,血糖供应不足,这些新陈代谢的产物积累在体内,刺激有关神经组织,对肌肉组织的活动产生了抑制作用。这样创设的问题情境,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纠正了学生的认识错误,还加深了生物知识的理解,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关于这个知识点,生物老师还可以进行拓展,让学生思考:腐烂的苹果为什么会散发出酒的味道?把生物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

二、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境

生物教材的编写内容丰富精彩,教师利用教材进行问题的创设,引导学生注意教材内容的学习,对教材问题的思考,可以提高学生对教材的重视度,提高教学效果。例如:书本上讲到DNA分子的时候,说到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教师通过描述让学生想象一下这个模型到底是什么?引导学生的思考过程就是对DNA结构的理解,对其排列进行记忆的过程。书本上给出了图片,图片中的图案给了学生直观的感受,就是旋转的模型。教师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也给出了类似的生活实例:旋转楼梯。教师可以这样解释: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了梯子的扶手,构成碱基间的氢键就作为了梯子的踏板。这样形象的情境,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促进了学生理解模型各部分的含义。通过这个问题老师可以进一步讲解并及时提问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的含量问题。这样的拓展问题是对知识的深入挖掘,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思考,有助于掌握所学的知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活跃的课堂气氛之下,学生的兴趣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三、妙用学生的错误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对有些问题的思考过于肤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含义上。特别是生物名词的理解上,很多学生仅仅“望文生义”,出现很多错误。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强调知识点,收获不大。如果能够创设一种“错误式”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加强对该名词的理解,效果可能会更好,学生也能快速正确地理解知识的内涵。例如:生长素和生长激素这对名词的理解上,许多同学经常把二者混淆,认为人体会分泌生长素,出现搞笑的错误。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查阅教材,进行区分:生长素是植物顶端分身组织合成的,它的成分是吲哚乙酸,作用是促进植物细胞的生长;生长激素是动物脑垂体分泌的,成分是蛋白质,作用是促进人体骨骼的生长及蛋白质的合成。这样有意创设“错误”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考问题,主动学习生物知识,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比教师一味强调的效果好得多。

四、即兴采用古代诗词创设情境

生物课的内容,原型还是大自然里的万物。生物教师可以即兴地说出一些古代诗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理论联系生活的能力。例如讲到植物的向光性时,教师可以朗诵“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经典诗词,并且问学生:为什么红杏会出墙来?如何用生物知识解释这种想象?“红杏出墙”其实就是向光生长的原因,生长素较多在背部一侧分布,背光一侧细胞就会比向光一侧细胞生长的快些,结果使得枝干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就是向光的一侧。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答案,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古诗词的应用吸引了学生兴趣,让学生集中了精力,迅速集中到教学的内容上来。这样就增加了探究学习的乐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留下一句诗词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让学生主动取探究,一方面复习学习的知识,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五、结合生物科学史,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生物教材中提到了许多生物知识的认识历史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www.udooo.com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生物历史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维,掌握创新的思考方法,深化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习科学家们刻苦钻研、为科学事业奋斗一生的精神。教材上有很多这样的知识点,如“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孟德尔遗传实验”、“遗传物质的探索”等等。教师结合教材可以和学生一起学习这些发现史,例如:DNA分子结构的发现史就是一个对科学不断思考的过程,从X射线下的衍射图分析出DNA分子是单链结构的沃森到B型DNA的X射线下分析出螺旋状的富兰克林,直到后来的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诞生,这是一个曲折的认识过程。老师这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DNA的搭配方式是什么。学生积极的思考,查阅书籍,通过科学家的分析方法,了解到生物学习的思维过程。体会到学习的渐进性,学生在以后的生物学习时不会产生急躁的情绪。一旦学生理解了知识的产生过程,知道了知识的延伸方式,就会对整个知识体系理解的更加深刻。
六、总结
高中的生物课程固然有些复杂,但是在教学中结合实际生活、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学生的错误认识,巧妙引用古代诗词,引导学习了解生物知识的发现史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积极查阅书籍,认真探究生物知识,便不难学会。学生对教师创设的问题不断思考,不断巩固学习的知识,养成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提高生物成绩就不会成为难事。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