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八年级物理教学 >阐述学科学科和文化齐飞优势和特点共展

阐述学科学科和文化齐飞优势和特点共展

收藏本文 2024-03-10 点赞:7014 浏览:2368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编者按:
高校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如何依托本校优势学科办出特色是个重要课题,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紧紧抓住建筑优势和文化特色两个关键点,从多个角度进行创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同时,图书馆在发挥文化建设引领作用,为学校师生及社会专业人士提供深度怎么写作等方面的举措,也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让我们跟随该校图书馆馆长王锐英,一起去了解这些独具特色的理念和做法。
王锐英,教授。1982年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道桥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二系副主任、学校教务处处长和研究生部主任。2007年任图书馆馆长,兼任北京高教学会图书馆工作研究会理事、北京科技情报学会理事、中国创造学会理事、北京创造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现主持的科研项目有“老北京城三维空间数字化”“北京地图资源包”等。
人们常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走进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北建工”)图书馆,与馆长王锐英一番对话之后,记者深深感到“馆不在大,有特色则灵”。因为从图书馆的现有规模来看,8 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130万册的馆藏图书、40多个数据库、30多万种电子图书以及每年500多万元的资源建设经费,这在全国高校图书馆中只能属于中型规模,但是由于紧紧抓住了“建筑优势”和“文化特色”两个关键点,北建工图书

源于:硕士论文www.udooo.com

馆犹如插上了一双隐形的翅膀,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飞得更高、更远。
学科是优势 做强靠资源
王锐英说:“北建工图书馆的发展主要依托学校的历史优势和建筑学科特色,从硬件到软件,甚至是馆员,都长期受到学校历史的熏陶。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没有特色就难以发展。”
说起学校图书馆的发展,王锐英首先流露出了他的母校情结以及对专业的热爱。他还记得自己上学时学校图书馆的样子,非常小,始建于1952年,位于主教学楼一层。而现在的馆舍于1989年建成投入使用,面积7 600平方米。2007年王锐英开始担任图书馆馆长时,图书馆的藏书量仅为60万册。及至2009年3月,图书馆再次装修改造后,面积达8 000平方米,藏书量也翻了一番。
北建工图书馆的发展正是依托学校的历史渊源和建筑学科资源优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据了解,北建工是北京市唯一一所建筑类高校,始建于1936年,2002年被北京市确定为首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与科技怎么写作基地,2011年被确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2012年“古建保护”成为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博士学位培养项目。学校现设一级学科硕士点一级1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4个,30个本科专业。其中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3个专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同时还有北京市特色专业7个。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参与了北京60年来重大城市建设工程,成为首都城市建设系统的骨干力量。
有了这样的专业教育和学科背景,图书馆的建设自然围绕“建筑”展开。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中国建筑图书馆”。这是北建工与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下属的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合作共建的全国大型建筑类图书馆。2009年4月,原隶属于中国建筑文化中心的中国建筑图书馆将40万册图书整体搬迁至北建工图书馆,并且在这里挂牌,双方资产分开,管理一体,数据合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种模式在全国高校中还是创举,也使得该馆成为全国建筑类图书文献颇为齐全的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联盟成员馆。
原来的中国建筑图书馆藏书品种丰富,内容独特,有很多珍贵的中外文建筑原版图书。但由于场地较小,读者也相对较少,使这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与北建工图书馆合作共建并搬迁至学校后,新的中国建筑图书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不但为本校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多、更好的资源,还为外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和更多企事业单位的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专业资源宝库”。
为了更好地共建这个图书馆,双方每年都会召开协调会,对于小到图书馆的布置,大到图书馆的内容建设等问题进行商讨。同时,他们还发挥共建的资源优势,对一些文献资源进行整合;举办文化沙龙活动,邀请学生和专业人士参加。
文化是特色深挖寻突破
王锐英说:“建筑文化特色是我们建设特书馆的核心内容,因为我们有这方面的资源优势,通过不断挖掘建筑历史文化,并使之与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文化资源项目。”
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科与文化共同发展”的原则,将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学科特色和图书馆信息资源紧密结合起来,从建筑文化、老北京文化和城市文化3个方面入手,积极开展建筑文化特色资源建设。
建筑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特色馆藏文献收集、电子数据库建设、网络资源利用等,并初步建立了两个非常有特色的网络资源平台:一个是“建筑文化平台”,这是图书馆于2009年申请北京市财政专项资金20万元自行建设的,其中有很多关于建筑文化艺术的内容,如韩增禄老师的建筑易学等;另一个是“建筑信息门户”,这是一个以网络抓取为主要手段,收集国内外最新建筑资讯的信息平台。此外,图书馆还与校办企业建筑设计院合作建设“建筑工程文化与设计创意空间”,成为广大师生和专业人士展示和探讨建筑设计思想和创新理念的沙龙区。
在老北京特色文化建设中,除了纸本特藏文献外,图书馆承担的北京市教委特色资源库“北京地图”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于2012年4月在图书馆主页正式开通试用。“北京地图”以图书馆积累的北京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种类和版本的纸质地图为基础,将其数字化,以老北京文化为切入点,经过系统整理加工,涉及北京历史和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图文并茂,深度展示了北京城的历史发展和变迁。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图书馆于2008年3月开展了独具特色的“老北京旧城街区空间三维数据采集”项目,他们与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先农坛)、北京测绘院和本校测绘学院合作,申请了75万元资金,购写了测绘设备,对20世纪50年作的老北京城区立体模型进行三维数字化扫描,再采集现在仍然存在的老北京历史建筑的图文资料与之相对应。目前测绘工作基本完成,进入整理加工阶段,最终要制作出老北京城的三维数字化地图。当初为了找到老北京立体地图模型,王锐英颇费了一番周折。开始他在北京城建档案馆发现了一个模型,但由于其为北京市档案文物,想要进行研究需经过很多审批手续,所以只好放弃。后来他在先农坛见到了这个精度更高、制作年代也更早的模型,以1:1000的比例再现了北起安定门、南至永定门、西起西便门、东至东便门的老北京城区原貌。整个模型长9.6米,宽9米,由108块1米见方的模型块组成。古建博物馆对此给予大力支持,同意将模型搬到图书馆保存,并非常愿意合作开展这项研究,这令王锐英十分高兴。
王锐英说,图书馆以数字化地图和模型三维扫描测绘数据为基础,正朝着“老北京城数字化”的目标前进。这是“老北京的Google地图”,点击上面的任何一点,都可以出现大量关于它的测绘和影像资料,“让现在的人了解800年前的北京城,让800年后的人了解现在的北京城”。将来,他们还会在上面开发游戏功能,让它变得更有趣,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关于城市文化建设,图书馆积极开展了地方志的收集,选取全国文化保护单位和名城、名镇、名村,进行城市建设文化特色馆藏建设。2010年12月,图书馆成为学校“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重要支持单位,致力于将建筑文化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以文理交叉的视角研究建筑文化发展问题,目前学校已经形成北京城市文化特色研究、建筑研究、北京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等多个稳定的研究领域。
活动贵坚持学生是“活水”
王锐英说:“读书贵在坚持,我们的读书活动不是一时一地的,而是全年性、全校性、多层次、多角度的。读书活动要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体,才能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达到提高文化素养的目的。”
大学举办校园读书活动比较常见,但是开幕式和闭幕式同期举行的就不多见了。北建工图书馆举办的“开卷系列”大型读书活动就是如此,从2007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到2012年已经连续举办了6届。每年的活动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开始,到次年的4月结束,时

源于:论文发表网www.udooo.com

间跨度一年。
除了时间连续,读书活动的主题也气韵相通,每届都以“开卷”为开头,后面则以当时比较流行的读书理念来点睛,比如2011年第五届读书活动的主题为“开卷·给人智慧,使人勇敢,让人温暖”。王锐英介绍,2009年世界读书日之际,温家宝总理视察国家图书馆和商务印书馆时说,读书能给人智慧,使人勇敢,让人温暖。所以他们将此作为读书活动的主题,是想启发大家思考,从读书中获得应对灾难的智慧、勇气和温暖,增强生活的幽默感和洞察力。2012年的主题为“开卷·悦读校园”,开幕式在大兴新校区举行,这个主题是为了让学生打开校园的历史长卷,在“悦读”中成长、成才。
读书活动之所以能够常年坚持,办得有声有色,其“源头活水”就在于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角”。王锐英说,从第二届读书活动开始,他们就在组织方式上创新,改变以往由图书馆和相关部门教师来组织策划的方法,而是以项目运作模式,面向全校学生社团组织进行“招投标”。投标的社团组织需要策划全套的活动方案,包括开闭幕式、讲座、沙龙、演讲、辩论赛、征文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总体原则是“有读、有讲、有写”。图书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标,并进行适当指导,具体活动全部由学生运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王锐英曾参加过武侠小说爱好者组织的沙龙活动,学生关上灯,在黑暗中比划金庸小说所描写的“拳脚”功夫来探讨哪种武功最厉害,一招一式十分投入。此外像“杂志一锅烩”“一叶知秋新年诗会”“书签创意大赛”等活动,学生都办得有声有色。
“开卷系列”大型读书活动在师生中引起了很大反响,为此北建工图书馆获得了由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的2008,2009年度“全国全民阅读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被评为“全国全民阅读先进示范基地”。
怎么写作求深度发展无止境
王锐英说:“图书馆要真正吸引师生的目光,就要在学科深度怎么写作上下足功夫。”
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让大学图书馆不只是学生的自习室,王锐英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提供深度怎么写作。为此,他们先后与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签订了原文传递和馆际互借协议,并依托各种中外文数据库,积极开展参考咨询、科技查新、代查代引等怎么写作,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
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撰写论文并杜绝论文抄袭现象,图书馆与通达恒远(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北京6所地方高校合作开展了“高校论文写作辅导及管理产学研项目合作共同体”项目,开发了“论文检测和查重查新”功能,已经成为业界十分专业的数据挖掘产品,获得了超过100万用户的认可和使用。下一步,他们希望将更多学校的论文引入这个系统,并开发论文辅导写作功能,让学生据此提高论文写作水平。该项目获得了2010年北京高校数字图书馆年会“信息新技术应用案例”三等奖。
王锐英说,未来还有很多这样的工作要做。比如图书馆正在与“全国建筑院校情报网”合作,整合各高校的建筑类文献信息,建立“全国中文建筑文献书目”,形成权威的建筑图书数据库;承担了北京高校图书馆研究基金项目“北京地方文化网络信息资源的调研及其网络社区共建共享研究”等。
在王锐英看来,图书馆要做好深度怎么写作,就要实行科学化管理。比如将一些专业性不强、对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低的工作进行“外包”,2009开始,他们将“流通阅览怎么写作”外包给北京书尚图书有限公司,将图书馆一层至三层书库大部分工作交由公司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提高怎么写作管理水平,图书馆启动了“RFID智能自助借还图书管理系统”项目建设。这样图书馆就可以集中引进高层次的学科型馆员,能够参与科研课题,比如做好项目前期的文献收集整理工作,为教师提供深层次的怎么写作。未来,他们还将尝试采编数据加工的外包模式,请专业数据加工公司进馆怎么写作;打破传统用人机制,尝试聘请学校任课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入图书馆工作一段时间,以更好地提供深度学科怎么写作。
编后语:
“特色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常被提及的一个词,是大家努力和追求的目标。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为此做了不少实实在在的工作,从中国建筑图书馆的挂牌到建筑文化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从北京地图资源库建设到老北京旧城模型三维数据采集,从校园读书活动组织方式的创新到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探索,每一步,他们都以学校特色和学科优势为核心展开,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希望有更多的高校图书馆寻找到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形成“个性”,并将经验与大家交流共享。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