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管理 >从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困境窥视校企合作问题

从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困境窥视校企合作问题

收藏本文 2024-04-14 点赞:7814 浏览:2470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必须从校企双方的发展出发,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理念,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在教学课程体系的拟定、技能实训等方面,合理配置和共享资源,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改革与发展。让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增强办学活力,创建学校与社会企业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从而全面提高成人教育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地方高校;成人教育;校企合作;困境;对

源于:论文格式范例www.udooo.com


作者简介:许东风(1965-),男,江苏淮阴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管理。
1001-7518(2012)27-0053-03

一、当前地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

(一)领导在思想上不重视

领导人参与成教工作的程度不高,在涉及成教工作的研究方面,学校领导参与的比较少。没有将成教的教学工作量,纳入学校教师工作量计算范围。在学校年初的经费预算中,只要求成教向学校交纳创收指标,而不愿给成教留发展基金。因此,如果说教学缺乏资源、教学条件简陋,影响了地方成教发展的话,那么,校领导对成教的消极、推诿态度,所导致成教发展的动力不足,从根本上,制约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地方高校连年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引进师资、添置设备、新建校舍和场馆等,花费大量资金,教育经费异常紧张,几乎所有地方高校都在举债建设、贷款发展。原来用于“放水养鱼”,自我发展的教育经费,被学校挪用或划走,原来还有一点吸引力的课时费,也降低了。经费的短缺,已成为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发展的瓶颈。

(三)生源逐年下降

根据有关统计,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数达到1.25亿人的高峰,2020年将下降到0.82亿人。而《2011高校招生调查报告》也显示,近几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平均录取率,从2008年的57%上升到2011年的85%,吉林、黑龙江等省都已超过90%。普通高校招生比例的节节攀升,必然带来成人高等教育生源的急剧萎缩。近两年成人高校招生录取分数线,已接近总分的20—30%。即使这样,许多学校仍然无法完成招生计划。生源的锐减,分数线的降低,说明成人高考风光不再。

(四)教学形式呆板,内容陈旧

目前,各级各类成教使用的教材,大多沿用普教教材;安排课时、授课方式等,基本按照普教的形式;“教室里种庄稼,黑板上开机器,一本教材进课堂,一张嘴巴打天下”;教学的理论性很强,但内容空洞,没有前瞻性。如有的计算机类,使用三、四年前的教材,机械类还将组合机床作为最新科技设备来介绍等。由于教学内容滞后,形式呆板,导致了参加学历函授的学员,在相关专业理论上,没有得到明显提高;操作技能上,没有得到较大提升。

(五)教学考核环节松懈

90年代,函授学员都会想方设法请检测参加面授。而现在的学员,即使有时间,也不愿意来面授。学员学习态度的变化,固然与社会上浮躁的风气有关,更多的可能与我们教学考核环节的松懈分不开。这些学员,无论是想学点本领、想有一技之长,还是想拿个文凭,为自己就业多一个“护身符”,总是要通过课程考核,才可能顺利毕业。可是,教学考核一松再松,以至于成人高考通过,想拿不到都不容易。这虽然与生源质量下降有关,更多的恐怕与我们担心生源流失,考核环节松懈有关。

(六)企业支持只是口号

国家和政府都非常重视在职人员、社会富余人员的教育培训,国务院更是于2010年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但大多数企业,对此并不热心。总认为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只是协助校方,没有必然的要求和责任。其实,这也不能全怪企业,企业是靠市场来生存的,当然要充分利用市场资源;高校每年提供了大量毕业生,几乎达到供大于求(从教育部每年要求高校上报学生就业率,可以佐证)。想要什么样的人,从社会上招聘就是了,根本不要自己花钱培训。因此,这种校企合作,没有多大意义。

二、困境所折射出来的校企合作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我们常常将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归于企业,这种观念是有失偏颇的。校企合作是合作双方的事,双方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局部意识与全局意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校方认为,开展成人教育校企合作活动,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实习,满足学生实训需要,而大部分学生都来自企业生产一线,企业理应配合好,安排好。而企业则认为校企合作是校方找上门的,接纳过来,是照顾校方的情面,校企合作会增加成本;没有将学员的技能培训,素质提高,融入企业的价值链。合作双方的兴奋点没有放在互利双赢,共同发展上,难以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

(二)法律不健全,造成合作难度大

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成人教育必须充分依靠社会力量,推行产学研结合,怎么写作社会企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然而,截止目前,我国有关成人教育的法律法规,还只停留在方向层面上,没有与之配套的规范的可操作性实施细则,没有明确政府、教育单位、社会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义务、权利,更改变不了目前“学校热、企业冷”的状况。因此,只靠办学单位自己找市场,寻求企业合作,协调校企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具有相当高的难度。

(三)教学质量低下,缺乏合作吸引力

企业是一个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组织单位,它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大凡合作,企业都会考虑是否能带来经济上的实惠,效益上的提升。企业认为投资办学是政府的事,培养人才是学校的事。同时,成教学员在企业中,还处于认识设备、学习知识、提高技能阶段,他们无法给企业带来多少经济效益。即使有一些被安排顶岗实习,也多在怎么写作型企业。而生产型企业,由于企业产品质量、生产周期等要求,只有技术熟练才能完成。因此,企业对这种校企合作,缺乏信心。

(四)不能双赢,造成双方对合作都不热心

校企合作的存在,是因为这种形式可以给合作双方都带来一定的好处。如果合作双方中,有一方的需要不能满足,甚至利益受到影响,就不愿意合作。比如,在实习中,劳动报酬的支付,安全责任的承担等等,这些潜在的负担和风险,一旦让企业承担,企业自然有所顾忌。而学校之所以想合作,主要是想利用企业的生产设备来教学,提高自己学生的操作技能,没有更多地顾及企业的利益和需求。这种共同利益的缺失,自然会影响愉快合作。

三、实现校企合作的措施与对策

我们平时说的校企合作,主要是指校企之间的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等。其实,这只是一种浅层次合作。校企合作,不仅仅是安排学员实习,更要从校企双方的发展出发,密切联系区域内厂矿企业,对人才专业、能力素质的要求,在招生、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进行重新配置和共享,建立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增强办学活力,以怎么写作就业和区域经济发展。

(一)树立正确的理念,力争校企合作互利双赢

目前,社会上存在一定数量的失业青年、一些传统行业的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等,纷纷走进人力资源市场,使社会就业压力大增。而随着政策环境的改善,经济转型的加快,一些新兴产业、行业,需要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广大待业人员、在职普通职工,他们都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利益诉求正在发生深刻调整,提高自身素质,用知识来改变命运,用技能来增加收入的意愿日趋强烈,都把教育看作能迅速提高自己技能,并及时发挥自己潜力的过程,希望所学知识迅速转化为实践中的能力。这些有别于普教学生的特点,让成人教育的举办方认识到,与企业合作,绝不仅仅是安排实习;更是让学员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渠道,是解决成教实践的薄弱环节的重要途径,是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引领企业向前进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手段。因此,要树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工学交替为手段,以企业项目为载体,企业参与为导向的正确的合作理念,构建多元化、社会化、区域化、市场化的“校中有企,一校多企;企中有校,一企多校”的成人教育体系,提升人力资源的预期值。在合作中,校方应找准校企合作良性循环的纽带和利益平衡点,将合作伙伴遇到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来解决,将合作企业的发展,当作自己的事情来考虑。主动关心合作企业,主动怎么写作企业,保证教育行为与企业需要的高度一致,让企业真正感受到,校企合作的促进作用,当校企双方都有合作的需求时,就会产生校企合作的强大动力,使校企合作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形成学校赢、企业赢、学生赢、社会赢的多赢局面。

(二)建立完善的法规,保障校企合作的进行

政府应尽快制定对校企合作双方起到引导、监督、保障作用的比较详尽的法律法规细则,找准校企双方利益的结合点,建立校企合作双方利益诉求的通道。支持校企共建教学模式和经费投入保障体系,规定企业参与成人教育的组织程序、教育流程,规范和约束校企双方的行为,抑制投机行为,减轻企业负担,保护合作双方的合法利益。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因提供学生实训场地、设备等,造成企业利益受损的,可通过财税减免、实习消耗补贴、教育附加转移支付等手段,给予适当补偿。使校企合作各方在成教活动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得其利。

(三)构建有效机制,丰富校企互动合作的内涵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企业,企业也离不开知识集聚的高校。企业之所以对校企合作动力不足,与缺乏一套完善的校企合作利益驱动机制有很大关系。如果能将政府、学校、企业、学员、社会的利益都考虑进去,让企业在合作中看到新的经济增长点,那么企业自然就有动力。成教部门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师资、科研方面的优势,以怎么写作求支持,以支持求发展,扩大技术交流面,主动帮助合作企业,以科研课题、企业项目为载体,在企业管理、产品研发、技术怎么写作等方面提供帮助,找到符合双方利益最大化的平衡点。用有限的教育、无限的怎么写作,换取社会企业的支持,以对企业科技支

摘自:毕业论文结论怎么写www.udooo.com

持,使地方高校成为企业发展的平台,企业科技支撑的后盾,从而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分的校企合作机制,形成校企合作的共同体。

(四)企业联合办学,拓宽校企合作新途径

企业是逐利的,没有利益,甚至还要花费人力、物力、财力,那么校企合作,对企业而言,就是个负担。如果我们能换个思路思考,遵循“学校围绕市场转,专业围绕产业转,人才培养围绕需求转”的人才培养原则。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要结合起来,制定校企合作中长期规划,让企业共同参与拟定教学课程体系,开发实训教材,确定技能考核标准。把企业真实项目和任务,作为学生了解市场,适应社会,进行技能培训的平台。理论课由学校知识渊博的讲师、教授负责,实践方面的技能课,由企业一线专家以项目形式参与教学;而在毕业生的使用上,合作企业优先从中挑选。通过这种办学模式多元化,办学条件社会化,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形式实践化,评价体系科学化的整合,保证教学行为与企业需求不错位,进得来,出得去,用得上的校企合作难题,从而真正实现共同招生,联合培养,产学结合,过程共管,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的校企全面合作。
参考文献:
刘晓敏.高职教育教学评价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1).
王振洪,王亚南.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双方冲突的有效管理[J].高等教育研究,2011(07).
[3]解万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再认识[J].中国成人教育,2011(01).
[4]李钰.区域经济发展与成人高等教育管理[J].继续教育研究,2011(11).
责任编辑 王国光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