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产业经济学 >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应重视强政府和旺市场建设

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应重视强政府和旺市场建设

收藏本文 2024-01-16 点赞:32111 浏览:14593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我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市场与政府作用谁轻谁重问题一直是我國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本文认为,市场经济的本质不是“无为而治”,而是交换关系中的趋利竞争。因此,我國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应该重视建设“强政府、旺市场”,继续完善中國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國的市场经济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并注重发挥國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本质;政府主导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007-7685(2012)02-0007-07
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國要“形成在國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我们党一直强调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取向。然而,在具体到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上,学术界至今还有不同的理解。如,2011年3月,田國强教授发表的《中國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一文提出,中國“深层次市场化改革滞后”,应当坚持哈耶克等所主张的“市场最优性经济”,将政府转变为有限型政府,靠“‘无为之手’,让财富更多地流向百姓,以最大化社会经济福利”。尽管该文有些论点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有的观点值得商榷。本文针对《中國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一文的某些观点,围绕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市场的本质不是“无为而治”,而是交换关系中的趋利竞争

《中國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一文的立足点在于,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无为而治”。该文认为,深层次市场化改革滞后是中國经济的长期深层次根本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因为“市场的本质是无为而治,而无为而治的必要条件是完善市场制度让市场有效,而让市场有效的必要条件是要有一个有效的政府,而要有一个有效的政府的必要条件是要有一个有限和定位恰当的政府。”本文认为,这段表述存在几个需要商榷的地方。
第一,对市场本质的理解存在偏颇。所谓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把“无为而治”视为市场的本质,即使观点成立,其所描述的也只能是市场的一种现象或状态(即自发性),而不能表明市场的根本属性。同志说过:事物的“现象同它的本质之间是有矛盾的”,但“检测象跟一般现象有区别”。“无为而治”最多只是一种市场现象或检测象,不能把现象和检测象同本质混为一谈。
第二,如果市场是“无为而治”的,就不需要有许多“有为”的前提,如“必须有一个有效的政府”和“一个有限和定位恰当的政府”?因此,如果存在这些“有为”的前提,那么市场就不可能是“无为而治”,而应是有限度的“有为而治”。
第三,市场的本质不是“无为而治”,而是最大化的趋利性。市场体现的是一种商品交换关系。市场经济是在交换关系总的基础上为趋利而竞争的经济形态。市场的本质属性是趋利(以钱为本)。所谓“无为而治”不过是“无形的手’’的一种片面表现,还需要“有形的手”(“有为而治”)来帮助。这是各种类型的市场经济的共性。
第四,我國部分“无为而治”的市场秩序已经造成重大危害,而且也是“深层次问题”的重要成因之一。市场机制积极的一面为我國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但是其消极的一面致使市场秩序紊乱甚至产生一系列严重问题。这里简单列举如下:(1)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严重;(2)投机过度加剧了通货膨胀;(3)管理松懈致使产品质量差;(4)市场无序化导致如滥占土地、矿产过度开采和商品过度包装等问题,社会财富浪费严重;(5)贫富差距加剧;(6)环境污染严重;(7)生产安全事故频发;(8)腐败的滋生和蔓延;(9)黑恶势力欺行霸市;(10)由商品拜物教扩散为金钱拜物教,“无钱不办事”的潜规则到处盛行,等等。甚至可以说,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畸形、产品升级换代迟缓等都与“无为而治”的市场有关。
从理论上考察,对于市场经济的认识应当首先提到生产社会化规律高度上来,揭示其深层的形成和运行的基础与机制。市场经济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参与和组织活动的主体是人。但在市场经济中,不仅有个人的表现,还要有共同遵守的规则。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是生产社会化的一种表现,是社会分工之上的一种经济联系形式。而且社会分工越深化,越需要这种经济联系。(当然,经济联系还有其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www.udooo.com

他形式)市场最初是自发形成的,但它从最初级的市场经济形态开始,便和一定的管理相伴行,哪怕是小小的集贸市场都要有人管理。当市场经济遍及整个社会,它就转变为一种配置资源的方式。这种配置是通过竞争和信号而展开的,其动力就是逐利。什么样的资源配置方式能够赚钱多,就采用什么方式。然而,由于完全无序的竞争会导致过度竞争和垄断等问题,因此,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方式离不开宏观管理,而这就需要政府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在世界上各种类型的市场,包括发达國家的所谓现代市场,都是“两只手”在共同起作用。当然,市场的“无形之手”起基础性作用,但是对市场的宏观调控都在逐渐增强。因为实践证明,一旦市场的调控失灵,就会引发经济危机。以美國而言,二战后近70年里,发生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或衰退)近20次,最近的一次就是2007年的次贷危机,并引发了全面的國际金融危机。由美國次贷危机引发的國际金融危机的特点是多元叠加性和迁延连发性,至今还未完全度过。本轮危机再次导致新自由主义的主张和政策在发达國家乃至全世界的重新审视,欧美各國已经开始转而加强政府的管制。可见,市场的本质并非“无为而治”。
从市场的趋利本质上说,市场经济并不可能让人人都可以公平自由地“参与市场竞争”。因为市场的趋利本质导致参与市场经济的自由权的大小必定要由资本拥有者的资本数量的多寡来决定。身无分文的穷人是无法与亿万富翁在市场上公平竞争的。在市场经济中,真正拥有自由权的是那些大资本家,特别像美國金融大鳄索罗斯那样的金融资本家。然而,就是他们也经常因为客观规律的作用而碰壁,有的甚至如美國的雷曼兄弟一样陷于破产境地。这些现象一再说明,市场的本质是趋利而非“无为而治”。
从市场的形成机制上说,也不完全归之于“无为而治”。人们常说:“要听市场的。”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还存在真市场与伪市场之分。真市场是客观上由价值量和供求关系决定的水平(即所谓均衡),这是必须尊重的。但即使是真市场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要尽可能顺应规律加以弥补、矫正,设法减少其可能带来的震荡和损失。而伪市场则是打着市场旗号制造的高价或低价。制造伪市场的有欺诈者、垄断者、制造虚检测需求者,以及利用巧妙的促销手段误导消费者的商家,其目的只是为了少数人实现暴利。企业或经营者

源于:论文资料网www.udooo.com

摘自:论文查重站www.udooo.com

坚持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点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学术界一些人流行一种说法,叫做市场经济是共有的,不应当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分,而应当称之为“现代市场经济”,也就是欧美式的自由市场经济。这就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滑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支持。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性质,注重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无为而治”的市场经济,也许能使经济一时膨胀起来,但是这种发展不可能扎实、协调和持续,更无法解决我国经济发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即使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为而治”也是造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和制度危机,使其经济出现停滞、波动、衰退、环境污染、社会动乱等等诸多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完善之中,已经显示出其优越性。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走过了一些西方国家一二百年的路程,成绩令世人瞩目,“中国模式”或“北京共识”为人称道。我们不能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取得的成绩归因于私营经济。一方面,私营经济的确在活跃市场、增加就业、加速GDP增长等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后还要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但私营经济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一些问题,需要大力规范。另一方面,国家的重大建设、战略性举措,以及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还是靠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也就是说,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次都必须将“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有机结合,发挥公有经济的主体功能,避免市场经济的一些弊端。应当强调,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与国家安全的重大措施、重大工程,都是公有制经济在起作用。如果让私营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经济将一步一步走向下坡路。

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从今后在重大战略机遇期和矛盾集中凸显期看,真正有抗风险能力和发展后劲的还是公有制经济,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特别是国有经济,承担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主体的角色。没有这个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势必会改变性质。当然,我们同时也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使其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康庄大道。但决不能以“市场经济”为名混淆主体与非主体的地位,以私人激励为名取消集体和全局的利益,以私企活力为名抹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中国的命运只能寄托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上,这是历史的选择。
(责任编辑:杜磊)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