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经验 >中应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地位

中应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地位

收藏本文 2024-04-20 点赞:12684 浏览:4940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引入问题情景的创设,激发学习的探究兴趣;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重视过程的有效实施,创建合适的教学环境,以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进行知识探索,学会创造学习;处理好获取知识的纽带与介质,重视具体,处理好抽象和具体的关系;落实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主旨,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激发兴趣;重视过程;落实创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最终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下面就以人教版七年级《有理数的乘方》这节课为例来谈谈我的感受。
展示问题: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最高峰,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0.1毫米的纸,连续对折30次后厚度可能超过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884

4.43米。你相信吗?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分析:
1.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控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变量。其中学习动机是对学生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它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催化剂,是具有情感的因素。兴趣是思维的动力。
2.从引发学习行为来说,在我的启发下让学生自己发现纸的层数变化的规律,并给出结论。这时学生兴趣倍增,人人跃跃欲试。
3.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是每个学生在自己不同的数学世界里,主动分析思考、收获的过程,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愿。

二、创设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因此教师的教学要体现出“放开”的特点,只有在活跃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才能被充分调动。我的做法是:引导学生由前面四个较小的数据的运算特点发现运算规律,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质疑时间;从而得出折纸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底数及指数做不同变换,最终得出一般规律及乘方的概念。

三、重视具体,处理好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折纸操作实现了抽象向具体的转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及教师的引导使他们贴身体验了知识的形成发展。通过折纸活动这一具体化的过程,降低了数学知识的研究难度,拓展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广泛程度和深刻度,为全体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创造了自由的空间。

1.让学生多观察

数学和实验性较强的学科不同。化学、物理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得出结论。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理,数学公式的证明解答,都可通过让学生多观察。比对理解内涵。例如,由■类比得到 ■所起的重大作用。

2.让学生多思考

数学是逻辑关系最为突出的学科。老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知识。学习新内容,通过诱导分析

源于:论文要求www.udooo.com

,让学生开动脑筋。学生不仅对知识理解深刻、到位,而且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

3.在讨论中获得更深的内涵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质疑、设问,怎样引导学生讨论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例如,在处理乘方的概念的时候,可以先说个瞎话“爸爸的儿子就是儿子的爸爸”,这是个极为可笑的事,但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关注度,这比直接问学生“(-2)2与-22;-34与(-3)4所表示的意义、结果相同吗?”强得多。通过讨论,使双边关系活动更有内涵,给学生创造了充分发表意见的时空。

四、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作用

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明显好过以前,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具体的折叠次数与纸的层数间的比对。经过这一实际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深刻理解了“乘方”的意义。据此,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对教学学习及其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结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实践: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引入问题情景的创设,激发学习的探究兴趣;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重视过程的有效实施,创建合适的教学环境,以激发学生主体能动性,进行知识探索,学会创造学习;处理好获取知识的纽带与介质,重视具体,处理好抽象和具体的关系;落实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主旨,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作用。
(作者单位 陕西省黄陵县侯庄中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