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一英语教学 >动手操作在初中数学学习中作用

动手操作在初中数学学习中作用

收藏本文 2024-04-02 点赞:3850 浏览:1041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一语道出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空间,真正地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我结合自己数学教学的实际,谈一谈动手操作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一、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迫、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创造地学习。因此,在数学学习中,针对初中学生好动、好奇、情绪化等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选取一些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激发

源于:硕士毕业论文www.udooo.com

他们的学习兴趣。用富有生活情趣的数学素材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和学习热情。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体验创新的喜悦和自豪感,这不仅让学生兴趣大增,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劲头。从而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二、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弄懂知识的来龙去脉,强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活动是认知的基础,智慧是从动作开始的。”对于动作、形象思维占优势的中学生来说,他们最深刻的体验莫过于自己亲手实践过的东西。如一些概念性知识,数学中的一些性质与定理,学生难以理解,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不但给数学的应用带来障碍,而且不利于学生智能的提高。通过自己亲手探索得出的结论,可信性强,而且记忆特别深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所以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以动手操作活动为依据,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构建数学模型。比如:在讲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具有活动性这些特征时,只凭老师的一句话学生不易理解,我就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让学生用学具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自动固定三个顶点),拉动任意两个顶点,三角形纹丝不动;再用四根小棒围成一个四边形(自动固定四个顶点),拉动相对的两个顶点,原四边形在不断地变形。这样,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和四边形特征的认识,并且还使学生明白了为什么日常生活中房子的屋架、衣服架、自行车大梁、电线杆横架等制成三角形的,而拖车拉钩、活动门常做成平行四边形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想与做、说与做有机结合,加深了对事物和概念的理解,自行探索获取知识,又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的实践性。
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理解的较为理想的可行办法,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会获得对数学知识的体会和理解,更重要的是良好的情感体验。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对称性时,理解“对称”较为抽象,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剪纸(对称图形:花边、五角星……)让学生发现这些剪纸的美丽和奇特,猜测老师怎么会剪出来的,跃跃欲试的学生可以自己尝试着剪,教师尽量多给他们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理解“对称”的意义,并不断尝试着得出对称花纹的正确剪法。通过观察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理解折痕就是“对称轴”,然后出示一组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一般的和等腰的)、平行四边形、圆等等,判断它们的对称性和对称轴。让学生动手操作,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感受、领悟和欣赏,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得到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三、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规律,变“学会”为“会学”。

新课标提出: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自我探索、体验和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的给予,不是单纯的模仿记忆、机械重复。本着这一原则,在教学视图与投影、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时,在老师不作任何提示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主动去探究、去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让他们尽情从操作中表达自己的发现,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学生的动手、直观演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概括出不同的结论。在学习“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时,教师课堂上光画图就要占用很长时间,并且教师在做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学生无所事事和厌烦心理。我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是采用分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在同一坐标系中绘出二次函数y=ax2,y=ax2+k,y=a(x-h)2和y=a(x-h)2+k这四种类型的图像,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它们图像的形状与位置,顶点坐标与对称轴,从而归纳出它们的性质,区别与联系,这样的操作活动完全代替了老师的讲解,把抽象的、复杂难懂的知识,让学生进行活动操作,由动手、动眼到动脑、动心,对知识进行类比归纳,从而使学生不仅能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地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四、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动手操作是激活思维的“兴奋剂”,而灵活的思维方式又是创新的基础。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动手中创新,体现了学生超越现实的精神。为了给学生创建一个发展、探究的思维空间,我经常把学生置身于动态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
有关研究表明,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的参与有助于信息的摄取。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真正沉浸于学习氛围中,就必须利用动手操作、学习游戏、多媒体等方式让学生眼动、手动、口动、心动,在动态化的学习过程中了解生活、了解数学。如在教学“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这个性质时,可先让学生用三角板或量角器比较或量出直径所对的任何一个圆周角。通过学生动手、动脑、观察与猜想,得出结论,然后进一步分析条件,深入研究、探索,最后证明该性质的真实性。
所以说动手操作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理解并获得数学知识,既可以减轻教师负担,也可以减轻学生的理解困难。
(作者单位:河南省宜阳县石陵二中)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