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语文教学 >谈高职由语文教学困惑高职学生精神塑造基本

谈高职由语文教学困惑高职学生精神塑造基本

收藏本文 2024-02-04 点赞:6994 浏览:2233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高职类学校的语文课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惑,笔者由这些困惑去探索高职学校学生的精神思想特点,认为语文课不仅仅要传授知识,同时也要承担起育人的责任,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提升学生的精神层面。
现在九零后的学生,尤其是高职学校的新一代学生们,他们有着新的思想、新的喜好,作为一个语文老师,笔者对此感触颇深。多年的教学让笔者逐步了解到,现在的青年学生喜欢什么题材、什么内容,但是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不可能根据他们的喜好来编排教材。为了更好地传承我们的文化,几乎每一册书都是各种题材和体裁都有所涉猎,内容丰富多彩,这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原本是件好事,可当这一切都放在九零后学生身上,尤其是高职类学校学生身上,笔者真的很困惑,语文课堂有时竟会如此苍白无力。

一、唐诗宋词,这一代经典已经在他们面前苍白无力

记得笔者在教学《雨霖铃》、《声声慢》时,深切感受到我们新一代的学生已经在物质至上的今天,情感匮乏得可怜,他们不能够理解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情感,更不认同李清照“凄凄惨惨戚戚”的处境,甚至将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理解为女人的空虚寂寞、无病。这些经典的诗词已经无法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好多老师也经常和笔者说起,在教学诗词时,古人真挚的情感和创造的意境在同学面前

源于:论文格式字体要求www.udooo.com

真的太苍白了,他们无心欣赏,浮躁的心不愿意去探知别人的内心情感。

二、战争类作品,也是学生深恶痛绝的题材

记得笔者在教学《辛德勒名单》时,先是播放了一段精彩视频,希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没想到十分钟不到,大部分学生竟然睡着了,这部奥斯卡获奖大片到了同学面前竟然成了催眠曲。
于是,笔者用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向他们详细讲解二战时期的历史,德、意、日法西斯对世界各国展开了残酷的侵略和屠杀,日本选择了向中国开战,德国选择了向法兰西、波兰、苏联等国开战。《辛德勒名单》讲述的就是那一段的历史。笔者从二战讲到德国,从德国讲到希特勒,从希特勒讲到犹太人,从犹太人又讲到辛德勒,他们似乎听得津津有味,但当笔者再次选择《辛德勒名单》中的教学片段让他们欣赏时,他们虽然已振作起精神来,但在观看之后仍然毫不客气地说:“老师,我们真的对战争题材不感兴趣。别说德国了,就是中国的抗日战争我们都没兴趣。”
学生们对什么感兴趣?他们告诉笔者,青春偶像剧最好看,一定要有帅哥。无怪乎《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要用超强的明星阵容来吸引九零后的眼球,否则这些新一代年轻人根本不会主动关注中国历史。

三、文言文,是学生最惧怕和痛恨的

每一册书上都有几篇经典文言文,学生怕学,厌学,老师上课也经常遭受打击。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我们的学生害怕翻译,自己不愿意动脑子;二是老师讲了他们也懒得记;三是,长此以往,没有积累,文言水平越来越差,每次遇到学过的文言词汇仍像第一次见到一般生疏,因此越来越怕。
其实,究其根本,无非就一个字:“懒”!语文老师遇到这样的学生,只能唱唱独角戏了。
以上只是列举一些例子,面对着高职类大专学校不断更新的学生,我们越来越困惑了,语文课究竟该如何上才好,我们该如何改变现状?作为教师,我们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播,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成长,去探索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
高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具有以下特点:

(一)自信心弱,内心深处有些自卑

一方面,由于中考的失利和不如意,另一方面,社会上对于高职院校的不正确评价,使学生入学后思想上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他们会觉得现实与自己美好的人生理想相去甚远。这种思想包袱使得他们在肯定自我的同时,又常常迷惘、困惑、怀疑自己。

(二)缺乏自律性,成绩不理想

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业成绩不良、思想道德滑坡的现象,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自律性较差。他们大多经受不住各种娱乐活动的诱惑,对课外活动过分地投入,整天为组织各种活动而忙得不亦乐乎,从而耽误了自己的学业。而且在当今信息社会,高职院校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使得学校教育的权威影响力在减小,特别是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不少学生因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三)依赖性强,抗挫折能力比较差

现在的学生都是九十年代出生的新一代,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遇到一点挫折就容易放弃。

(四)受“学习无用论”的影响较深

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又不是名牌大学毕业,在社会上哪有什么竞争力,将来还不是给人打工,既然打工,这些知识就用不上了,与其浪费时间和精力学习,不如在校园潇洒走一回。
基于以上的心理因素,学生们便很难在课堂上投入学习,甚至总想用自己“个性化”的言谈举止来挑衅老师,跟老师较劲,其实这是他们在保护自己脆弱的自尊心。长此以往,若不加以引导,他们将不仅仅是成绩不理想的问题,精神层面也会逐步滑坡,后果不堪设想。
作为语文老师,作为精神文化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去改变他们的精神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努力。
(一)高职班的语文课可以不必过于强调知识性,应该多多凸显它的人文性,潜移默化地去引导和改变学生的精神思想,因为对于这些孩子,精神层面的提升更加重要。我们可以透过文学知识让他们从中汲取人生向上的力量,懂得优雅、得体、高贵和尊严的意义,摈弃浮躁、颓废、堕落、混乱的思想,净化心灵,使他们从文学中得到真善美的力量。
例如,在教学《红楼梦》时,我们可以结合作品引导学生去理解“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深刻内涵,透过每一个人物去了解人心,洞察世事。让学生从那些钟灵毓秀的女子身上懂得“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懂得优雅与高贵的内涵,摈弃庸俗与拙劣。
(二)高职班的语文课无需拘泥于课本上设定的篇目,既然不以升学为目的,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可以多样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抓住一切契机让学生学有所得。
例如,有一次上语文课,因为班里学生话太多,上课铃声已响,他们居然还叽叽喳喳闹个不停,不肯上课。于是,笔者什么话也不说,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八个大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然后笔者说:“把这八个字送给大家,你们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他们顿时安静下来,不作声了,过了一会儿,有同学说:“我们明白你的用意,但这句话不会解释。”
笔者便细细讲解起来,淫,是过分,整句话的意思是:快乐的时候也不要表现得太过分,哀伤的时候也不要太悲伤了,乐哀都要有节制。这句话节选自孔子的《论语》,原是对《关雎》的评价,这也体现了孔子的文化批评态度:中和。由此,我们当然可以出孔子的中庸之道。今天为什么把这句话送给大家呢?原因大家都已猜出来了,对于自己的情绪,甚至课堂气氛都要有节制,凡事有个“度”,失去了这个“度”,人也就不可爱了。我们应该做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也是孔子名言。接下来我让学生根据这句话讨论何为“君子”。虽然这不是原本设定的教学内容,但笔者认为只要对学生有所帮助,能够让学生有所收获,这堂语文课就是有效的。
(三)作为语文老师应该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彷徨和自卑,呵护他们脆弱的自尊心,尽量不要去戳破他们的保护层,可以通过课堂创造和谐的师生氛围,走近他们的内心,和他们交朋友,帮助他们慢慢树立自信心。
(四)让学生明白语文的功效,读书有用。这个阶段的语文课已经不像小学时期的读书就是能识字,它的功效确实不明显,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白语文的功效在于提升一个人的人文素养,而人文素养对于一个人的工作、情感、生活非常重要,将终身受用。
告诉学生,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不妨读一读《平凡的世界》,从孙少平的身上可以汲取到生活的信心和百折不挠的力量;当他们抱怨拥有太少、成天对家人牢骚满腹时,不妨读一读《检测如给我三天光明》,就会明白上天如此眷顾他们,生活如此美好,还有什么理由抱怨呢;当他们劳累了一天身心疲惫时,回到家中品一杯香茶、听一听音乐、读一读美文,疲惫全无,心情多么惬意呀。
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它已渗透到每一个角落。作为语文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在教学中将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竭力帮助学生成长、成熟。
(陈金芝江苏省徐州高等师范学校22111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