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多媒体教学 >初中数学初中数学生态课堂构建对策

初中数学初中数学生态课堂构建对策

收藏本文 2024-03-09 点赞:4622 浏览:1298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的调动,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切实的提高,我们收获着较好的教学效益。但审视我们的数学课堂,在过多关注学业成绩的情况下,学生学习方式单一、探究能力不强、不会与人合作乃至不会学习、讨厌学习等现象并没有得到真正改变,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我校自2006年承担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初中课堂生态文化的构建研究》启动以来,一直致力于以促进师生健康全面发展为目标指向的课堂规范、心理环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行有机组合和协调发展的研究,我们的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生本的、生命的、生动的、生活的、生长的“生态课堂”已基本形成。笔者认为追求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整体提升的和谐统

一、是构建初中数学生态课堂的最佳切入点。

一、更新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师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多维交往互动”和“动态生成”的过程就是师生协同发展的过程,也是追求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完美统一的过程。显然,教师激活教材等教学资源成为学生的学习内容,陪伴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与学生协同探索,找到适合全班学生的学习道路才能促进学生真正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取决于教师的数学教育观。例如在学习“概念、性质、定理、公式”等数学知识时,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数学教育观念,把这些“结论”的教学仅仅作为数学知识的教学,那么就只需要教师直接将结果讲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进行大量反复的训练,这样,短时效应非常好(即暂时的考试成绩有明显的优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开始遗忘……至于学生通过学习过程有哪些收获、体验、感受,数学能力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发展、数学素养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等,这些涉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数学课程目标(学会学习)根本没有得到重视。
数学教育的价值并非单纯地通过积累数学事实来实现,它更多地在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中,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感悟数学思想,提高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的过程。这样的数学活动,应该是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自主建构、自主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多重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的主体。生态课堂就是符合这种理念的生本课堂。根据教师理解的学习课程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规律,师生协同高效地获取相关知识和能力,即是以学生为主体,课标为主线,学习为主导的师生协同学习的过程。强调设计课程从国本、校本、班本、师本、生本出发,与学习者

摘自:学术论文格式www.udooo.com

个人的经验相联系、相结合;强调学习者是课程学习的直接主体,以及作为直接主体的能动性、主动性、选择性。因此,作为数学“结论”的教学,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亲自操作、亲自体会、积极参与、与人合作、自己提出并探究解决问题、深刻领悟体会”等过程(即让学生充分经历操作、观察、分析、比较、思考、猜想、验证、归纳等过程),学生获得的不只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探究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式方法,而且在“双基”的学习活动中生动地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到数学活动中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并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激励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发展了学力。

二、生态课堂构建策略

1.敬畏生命,提倡教学

师生作为丰富的人进入课堂,显然有情感的需求与沟通,有独立的人格与追求,并在教与学中感受自己的价值,享受自己生命绽放的美丽。因此,生态课堂是充满活力的生命场。
打造生命课堂首先要建立生态的师生关系,营造生态的课堂氛围。生态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将促进学生亲近、信任教师,增进师生间的合作,这是构建生态课堂的重要因素。在课上若听到老师说“这样容易的题目都不会做?”“这些知识、内容我平时是否多次讲解过?”等等,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师生的情感。为此,教学中教师应常常提醒自己,要耐心、和蔼,要面带微笑,要尊重学生,让学生觉得教师可亲可爱,因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
其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初中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心灵比较脆弱,非常渴望能得到教师的尊重和保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不要轻易指责某个学生,而是尽可能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成长,并给予及时的激励性评价和鼓励,可以挖掘他们学习的潜能,帮助他们增强学习自信心,让他们也同样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感。
第三,将“教学”落实于行动。生态课堂中学生并非局外人,师生应该是平等的、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发扬教学,学生才能感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追求成功的心理倾向,而且只要作出一定努力,就可获得成功。在教学中教师务必坚持教学,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机会。另外,教师应提倡生生、生师交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善于创设学生质疑的情境,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就算有无故插嘴的学生,也应当宽容)。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利于学习活动的首要条件是心理安全和自由,学习轻松可以充分表现出学习的思维火花,有利于学生潜能的最大发挥,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常用欣赏的目光、肯定的微笑来传递无声的言语“你真行”,这对于创设优良的思维情境是很重要的。
因此,营造“平等对话”和“和谐共享”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以教师的思想点燃学生的思想、以教师的示范造就学生的情怀,从而培养学生的平等、自由、宽容等素养,使学生成为个性鲜明并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精神的现代公民。

2.接轨生活,实施开放教学

数学课程资源的开放,可以将学生置于开放的数学学习时空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即生活,生活即数学”的快乐。因此,生态课堂应该是学生的生活课堂。
开放的课堂要求教师在备课中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教学预设时教师应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挖掘原有认知和课本新知内容的联系,设置有趣味性、知识性、层次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如在“有理数乘方”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种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情景,用古代“棋盘放粮”的故事引入,让学生想一想“如果国王答应要求,应准备多少粒麦子”,从而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这样学生所得到的知识就是生活的、生动的、鲜活的、流动的,对学生生命个体更有意义和价值。显然,关键在教师要创设好问题情境,必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要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要贴近学生生活,要带有开放性、激励性和挑战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和谐统一起来。
教学过程的开放要求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以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变“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要通过观察学生课堂反应出来的学习情况,不断监督课堂行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需要的,不是去复制别人的数学而是去建构自己的数学。因此,教学过程的开放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和获取解题策略的全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个性的形成,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为此,应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反应,精心设置问题,耐心启发诱导,让学生独立认真地思考,并富有个性地获取相关内容和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启发诱导。在启发诱导的过程中,要在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的基础上,善于寻找、捕捉学生问题的症结所在(或可以拓展的知识、方法点等所在),在关键处通过有效提问让学生自主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或进行拓展提高和深化)。在探究新问题时,不急于把相应的思路直接抛给学生,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共同分析、探索;针对学生难以接受、不易理解、容易失误的地方,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提问相应水平的学生,以激发各个层次学

中专毕业论文www.udooo.com

生积极思维探索。当然,教学过程的开放也可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灵光一现”,如在《平方根》(人教版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曾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开平方与平方互逆,而且开平方的结果就是平方根,那么三次方、四次方……n次方呢?”这显然不是该课的内容,但若就此制止,不仅框住了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发展,而且不利于学生知识构建和迁移能力的提高。为此,教师要掌握知识内在的逻辑结构,在尊重学生实际的前提下,顺着学生的思维,以学定教,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类比平方根自己说出答案,把学生带到“最近发展区”,长期如此会真正解放学生、发展学生。

3.崇尚生动,注重活动教学

《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活动,要让学生“活”,先让学生“动”。故构建生态课堂,就要提供生生互动的时间和空间,鼓励生生自动。在以自主探究为基础、以合作探究为过程、以全员对话为主体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生生、师生、生师之间的思维碰撞、知识融合、情感互通得到促进。因此,生态课堂是关注互助学习、互动对话的生动课堂。
为了确保互助学习、互动对话的效度和深度,教师必须要把握契机,精心设计好探究讨论的问题,提出的问题要明确且有思考价值。如在探究平方根性质时,在学生自主探究各数的平方根后,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⑴为什么负数没有平方根?哪些数有平方根?⑵“由一个数的平方求这个数”和“求一个数的平方根”这两个问题有何异同点?(即开平方与平方运算有何关系?)提出这样的问题使得学生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尤其是提出的问题是“生长”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上的,这样学生对问题的钻研和探究是一种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的主动建构”。
另外,不少知识在内容或形式上有相似之处,若能使学生将已经掌握的旧知识或思维方式迁移到新知识上去,学生更具有探究新知的。此时,如果设置几个问题放手让学生去探究解决,可驱动学生的思维并锻炼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学习“立方根”时,可设置以下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⑴回顾平方根的定义、性质、符号表示等;⑵类比平方根,思考探究立方根的相关内容;⑶比较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异同点;⑷猜想n次方根的相关内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将已知的内容很自然地迁移到未知的内容上去,起到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以一当十的作用;而且使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学生的认知过程统一起来,不仅学得牢固,更重要的是改变学生依赖于教师灌输的学习方式。
显然,整个学习活动过程(即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合作探究、全员对话的学习活动过程)始终是在教师指导下,情绪才会不断高涨,思维才可能会不断得到碰撞,从而突出学生个性化学习,凸显自主探究、互动生成的方式,将学习真正地、彻底地交还给学生。当然,学生在合作探究、互动对话等活动过程中,独立思考、交流与倾听、表达与质疑、整合与构建、反思与质疑、归纳与迁移等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和巩固。同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进一步激发学习的。

4.着眼生长,推行分层教学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何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原有的基点上得以最大幅度的提高并让每个孩子都能尽其所长,是生态课堂的追求。生态课堂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发展需要而形成因材施教教学观的主战场;生态课堂就是着眼学生个性,针对学生实际实施分层教学的主阵地。因此生态课堂就是以学习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教学评价分层等为主要特征的生态课堂,努力追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源于:论文的格式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