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质量 >人类学以文化人类学角度对建筑一点

人类学以文化人类学角度对建筑一点

收藏本文 2024-03-07 点赞:14022 浏览:5916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文化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一定地域、民族文化特征的学科。它深刻地影响着现代文化的思想历程。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目的在于理解文化变革和分化的来龙去脉,理解这些文化用以表达自身的不同形式。“文化人类学,即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的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概括性极强的重要学科,文化人类学不仅要研究处于文化氛围中的人类,而且要力图从这些研究中找出人类与文化契合共进的发展规律。
文化人类学早期着重研究人类社会的状况。随着各国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它已突破了原有的研究范畴,拓展到其他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对其他学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建筑学便是其中之一。
建筑人类学就是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建筑学领域。即不仅研究建筑自身,还要研究建筑的社会文化背景。建筑的问题必须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因为建筑正是在文化的土壤中培养出来的;同时,作为文化发展的进程,并成为文化之有形和具体的表现。建筑的建造和使用离不开人类和人类的活动。因此,应当从人的角度,从文化进化的高度,来审视建筑的内在价值和意义所在。建筑人类学注重研究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研究人类的习俗活动、宗教信仰、社会生活、美学观念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正是这些内容构成了建筑的社会文化背景,并可最终通过建筑的空间布局、外观形式、细部装饰等表露出来。
建筑是人类生活的物质载体,必然积淀了人类文化。人是万物的尺度,更是建筑形式、功能、建筑文化的尺度。因此,对建筑理论和历史的研究应当从人的角度,从文化生态进化的高度,来重新审视传统建筑的基础内在价值与意义所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正可以为建筑创作理论提供这样一个方法论的基础。
建筑从诞生伊始便担当起文化载体与延续人类生活的角色。在人类语言、文字等抽象表意系统诞生之前,建筑与建筑环境便被作为维系若干代人之间风俗文化信息联通性的纽带。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筑形式有助于一定习俗的形成。比如印第安人的风俗,进入人家的房屋,不能随便坐立,男女老幼都有特殊的行立坐卧的位置规定,形成这种风俗是由于早期印第安部落的住屋空间狭窄所致;而从另一种意义上看、人类的习俗对建筑形式的发展演变,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依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建筑正是人类习俗的一种具象形式,建筑的发展变化昭示着习俗的演变。建筑及习俗的演变,在相互制约与影响中,完成了同构过程。
建筑,对于人类来说,它首先是作为一种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实用需要(如居住等)的人造物而存在的,其次才是以艺术的身份体现于人们观念中的,这正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建筑首先要适应一种需要,而且是一种与艺术无关的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几乎人人可以感知到建筑的这些实际需要,但却未必能够感知到建筑所蕴含的文化意味和精神。我们认为,要想从更深的层次上去了解建筑艺术,就有必要去“解读”建筑的这种文化意蕴。而在众多学科中,文化人类学无疑是最有解读价值和解读实力的学科之一。
中西方传统美学观念亦不相同,这在园林建筑中表现得尤为充分。我国传统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例),“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崇尚自然美,用人工手法效仿自然,并且和建筑相结合,使建筑和自然之间未被分割开来;而以法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西方园林,则追求整齐、对称、强调轴线,强调几何图案的线条美,突出人工特点,建筑与园林是脱离开的。水是中西方园林共同使用的构成元素,但处理方法不尽相同。我国园林的布局常以不规则的水面为中心展开,水面平静,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尽倒映其中、情趣盎然;西方园林中的水面,常为规则的几何形状,在布置一座雕塑形成喷泉,成为视觉焦点,这表达了不同的静、动、虚、实关系。究其原因,中国传统城市建筑在宗法礼制的严格控制下,布局规整、序列分明。却无法满足人们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一些有条件的文人士绅便寄情于园林,试图在有限而严格的居住空间中创造无限惬意的情境。可以说恬淡幽静的园林在—定程度上是对代表了礼仪纲常的城市住宅的补充和调适,透过这种文士园林的情趣和构图原则,看到的是中国传统美学“重情”的特点。与绘画、诗向等传统艺术—脉相承,西方园林与西方建筑共同追求几何美。这与西方让会的“唯理”的美学观念有关。综观西方的美学史(美学是哲学的一部分),自柏拉图的“美是理式”,到亚里士多德的“美是和谐、结构、秩序”,乃至黑格尔的“美是观念世界的理性显现”,无不以“唯理”为基础,反映在建筑与园林的设计原则中就成为对规则的几何形、标准的尺度、完美的比例的不懈追求。宗教建筑,几乎代表了西方传统建筑最高的技术艺术水平。追求庞大、高耸的体量,控制着城市的轮廓线;而在我国,宗教建筑只是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常常静静地占据城市一隅或在乡村原野中,仍采用对称的院落布局方式,充分拥抱自然,有的甚至形成了寺庙园林。将宗教活动融于自然景观和世俗活动之中。“这个问题涉及古代一个民族对建筑的基本要求,一个以“人”为中心,一个以“神”为中心,在不同的价值观念下自然产生不同的选择态度和方法。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未出现人神完全分离的时段,也不会以某—宗教建筑作为永恒的象征,而西方社会是神权社会,人们把对神和上帝的崇拜,转化到为他们修建形象伟岸、永世长存的建筑。
可见,不同的建筑模式总是与不同的文化模式相对应,故对中西方传统建筑和多种传统建筑的理解,应放置在各自的文化模式中研究、保护。
论及中国传统的社会关系,首先应考虑其历史变迁的轨迹。亲线关系在传统社会中的格局是以血缘为基本纽带。以等级(身份、长幼、男女)为秩序准则,以婚姻为连接其他同类群体的方式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结构。这一关系网所具有的生产经营、生育繁衍、维系保护和教育等重要的文化功能。在建筑聚落与环境中得到具体的表现:在徽州传统村落布局、庙宇建筑中,可以看到村落形制完全体现了传统宗法制度的森严。进入这样的民俗文化环境中,不难体会到建筑中蕴涵的传统乡村文化、社会组织、行为规范、乡俗乡规的约束力。
中国传统文化不但对建筑形制有影响,而且体现在城市布局中。拿北京城的住宅形制——四台院与北京城的布局比较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规律。撇开形态上的共同点,如方整院落、轴线对称、内外有别等不同,在意义上,四合院与北京城具有共同点都体现了传统的价值观:首先,受现实现世的正统儒家思想的熏陶,采用内容实用的“合院体系”,尺度良好,适于居住,也有利于接近自然,方整的院落实际是一种通用的空间。无论城市、宫殿、庙宇、住宅都是由方整的院落进行组合,符合中国人以不变应万变的哲理;其次,反映了中国传统家庭制度与宗法血缘关系的“礼”制的折射。无论住宅还是城市,内外空间划分清晰、严谨的空间序列说明“尊卑有序”,轴线的使用以及对称的格局则强化了森严的等级关系。在居住点分配的位置上也强调贵贱之分,如天子居正中,达官显贵居内城,平民百姓居外城,而在四合院中,家长居于正房,长次子居于东西厢房,仆从只能居于外院;第三,受中国传统封闭意识的影响,城市与住宅均是“庭院深深”,把自我禁锢在狭小的天地中,而唯有封闭,才只有利于维护帝王的统治及社会、家庭结构的稳定与安全。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失去对文化、对生活、生存价值和意义的体验、把握和理解,人类社会生活的延续性必将被破坏。文化人类学为建筑学科的发展和建筑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启示和全新的观察角度。在面对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问题时,既要认识到传统的迟滞作用,即那些“帮助我们生活同时禁锢着我们而我们竟不知晓的东西”。也要充分关注各种创造与更新的行动和结果。这是阅读文化人类学和建筑传统这两本大书告诉我们的。

摘自:学术论文格式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