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古代文学 >简论语义东北亚语言比较标记类型学网

简论语义东北亚语言比较标记类型学网

收藏本文 2024-04-02 点赞:6464 浏览:2163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论文主要以类型学的角度对东北亚语言中的比较范畴进行了探讨。根据比较句表达的语义范围,我们首先将比较范畴区分为差比范畴、及比范畴、平比范畴三类。然后,在参照世界语言比较范畴基准标记的来源的基础上,我们对东北亚地区语言的基准标记进行了具体的考察。就汉语而言,我们探讨了比较标记共时平面的义项分布,并且根据其分布勾画出各种语义地图。而通过这些语义地图,我们又试图说明三类比较标记到底各自与哪些义项产生了最密切的语义关联,当然,对于这种语义的演变和关联,我们又都以认知的角度对其关联机制进行了具体的解释,目的是为了说明某些义项之所以能够进展为比较标记的背后语义条件。就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语言而言,我们考察了各个语言中差比标记的来源,同样也对这些来源进展为差比标记的语义条件作出了认知的解释。就韩语和日语来说,我们以汉语作为参照,简要地考察了差比标记、及比标记、平比标记的特性和来源。并且在比较的视域下,对韩语和日语中这些标记在语义方面的特点、比较范畴的否定式进行了异同的浅析。最后,我们还讨论了汉语中差比范畴与平比范畴之间的交叉现象,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以类型学的角度对世界语言中差比范畴与平比范畴的(有无)标记性进行了跨语言的分类。关键词:比较标记论文语义地图论文语义演变论文认知机制论文语言类型学论文

    摘要4-5

    Abstract5-10

    绪论10-12

    一、不足的提出10

    二、探讨对象和范围10-12

    第一章 比较范畴的类型学探讨12-25

    1.1 差比范畴的类型学探讨12-22

    1.1.1 以往对差比句的分类12-22

    1.1.1.1 Greenberg(1966)和Dryer(1991)12

    1.1.1.2 Ultan (1972)12-13

    1.1.1.3 Andersen (1983)13

    1.1.1.4 Staseen (1985)13-16

    1.1.1.5 Heine (1997)16-18

    1.1.1.6 Ansaldo (1999)18-20

    1.1.1.7 李蓝(2003)与刘丹青(2003)20-22

    1.2 平比范畴的类型学探讨22-25

    第二章 以类型学视角看比较范畴及其标记25-32

    2.1 比较范畴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25-28

    2.1.1 比较范畴的定义25-26

    2.1.2 比较句的组成要素26

    2.1.3 本论文比较较句的定义26-28

    2.1.3.1 关于差比句的定义26-27

    2.1.3.2 关于及比句的定义27

    2.1.3.3 关于平比句的定义27-28

    2.2 比较较句的类型学分类28-29

    2.2.1 差比标记的语义分类28-29

    2.2.1.1 Ultan (1972)28

    2.2.1.2 Stassen(1985)与Heine(1997)28-29

    2.2.2 平比标记的语义分类29

    2.2.2.1 Haspelmath(1998)(以欧洲语言为主)29

    2.2.2.2 Walter Bisang(1998)(以东亚语言为主)29

    2.3 现代汉语的比较范畴29-32

    2.3.1 以往的分类29-30

    2.3.2 本论文的分类30-32

    第三章 汉语的比较标记——差比标记、及比标记、平比标记32-68

    3.1 差比标记“比”(比较类)32-40

    3.1.1 “比”的义项分类32-33

    3.1.1.1 以往的分类32-33

    3.1.1.2 “比”的义项界定33

    3.1.2 现代汉语中的差比标记“比”的语义地图33-35

    3.1.3 “比”的义项浅析35-36

    3.1.4 “比”的义项之间的演变联系36

    3.1.5 认知解释36-40

    3.1.5.1 以“比较”义到“差比”义的认知机制37-38

    3.1.5.2 以“比较”义到“能够相比”义的认知机制38

    3.1.5.3 “比”的“比较”义的历史来源38-39

    3.1.5.4 以“类似”义到“比较”义的演变机制及其认知解释39-40

    3.2 差比标记“过”(经过/超过类)40-47

    3.2.1 “过”的义项分类40

    3.2.2 现代汉语中差比标记“过”的语义地图40-42

    3.2.3 “过”的语义浅析42

    3.2.4 “过”的义项之间的演变联系42-43

    3.2.5 认知解释43-47

    3.2.5.1 以“经过/超过”义到“胜过”义的演变机制及其认知解释43

    3.2.5.2 以“经过/超过”义到“差比”义的演变机制及其认知解释43-47

    3.3 其他差比标记“伴、照、并、起”47-48

    3.3.1 伴(比较类)47

    3.3.2 照(比较类)47

    3.3.3 并(比较类)47-48

    3.3.4 起(升起类)48

    3.4 及比标记“赶”(达到类)48-53

    3.4.1 “赶”的义项分类49

    3.4.2 汉语方言中的及比标记“赶”的语义地图49-51

    3.4.3 语义地图所显示的一些事实51

    3.4.4 “赶”的语义浅析51

    3.4.5 认知解释51-53

    3.4.5.1 以“追”义到“达到”义的演变机制及其认知解释51-52

    3.4.5.2 以“达到”义到“及比”义的演变机制及其认知解释52-53

    3.4.5.3 以“及比”义到“差比”义的演变机制及其认知解释53

    3.5 及比标记“有”(“达到”类)53-56

    3.5.1 “有”的义项分类53-54

    3.5.2 汉语方言中的及比标记“有”的语义地图54-55

    3.5.3 语义地图所显示的一些事实55

    3.5.4 “有”的语义浅析55-56

    3.5.5 认知解释56

    3.5.5.1 以“领有、有着”义到“达到”义的演变机制及其认知解释56

    3.5.5.2 以“达到”义到“及比”义的演变机制及其认知解释56

    3.6 平比标记“跟”(异同类)56-60

    3.6.1 “跟”的义项分类57

    3.6.2 汉语方言中的及比标记“跟”的语义地图57-59

    3.6.3 语义地图所显示的一些事实59

    3.6.4 “跟”的语义浅析59-60

    3.6.5 认知解释60

    3.6.5.1 以“异同”义到“平比”义的演变机制及其认知解释60

    3.7 其他平比标记——共、和、合、恰、连、搭、脱(异同类)60-68

    3.7.1 共60-62

    3.7.2 和62-63

    3.7.3 合63-64

    3.7.4 恰64-65

    3.7.5 连65-66

    3.7.6 搭66-67

    3.7.7 脱67-68

    第四章 中国境内少数民族语言的比较标记——以差比标记为例68-90

    4.1 中国境内少数民族语言中差比标记的分布68-90

    4.1.1 “看”型68-70

    4.1.2 “起点”型70-78

    4.1.3 “终点”型78-82

    4.1.4 “方位”类型82-86

    4.1.5 “经过”型86-90

    第五章 韩语与日语的比较标记90-102

    5.1 韩语的比较范畴90-97

    5.1.1 差比标记90-91

    5.1.2 及比标记91-92

    5.1.3 平比标记92-93

    5.1.4 韩语中差比句、平比句与汉语中差比句、平比句的对照93-94

    5.1.5 韩语动词性差比句与汉语动词性差比句的对照94

    5.1.6 韩语比较句否定范畴与汉语比较句否定范畴的对照94-97

    5.2 日语的比较范畴97-102

    5.2.1 差比标记97-98

    5.2.2 及比标记98

    5.2.3 平比标记98-100

    5.2.4 日语中的比句、平比句与汉语中差比句、平比句的对照100

    5.2.5 日语动词性差比句与汉语动词性差比句的对照100-101

    5.2.6 日语比较句否定范畴与汉语比较句否定范畴的对照101-102

    第六章 比较范畴内部的交叉现象与标记性102-107

    6.1 汉语比较范畴内部的交叉现象102-106

    6.1.1 “平比——及比”之间的交叉102

    6.1.2 “差比——平比”之间的交叉102-103

    6.1.3 “及比——差比”之间的交叉103-104

    6.1.4 汉语形容词表差比范畴的低标记性104-106

    6.1.4.1 组合标准104-105

    6.1.4.2 潜力标准105-106

    6.2 世界语言中差比范畴与平比范畴的标记性106-107

    结语107-110

    主要参考文献110-120

    附录(例句)120-163

    致谢16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