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项目管理 >> 公共项目管理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成因与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成因与防治措施

收藏本文 2024-03-01 点赞:4003 浏览:999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对混凝土施工中易发生的质量通病进行了分析,从质量通病的种类、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发生质量通病的处理方法,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工程质量。
【关键词】 混凝土;质量;通病
1727-5123(2012)03-032-02
随着建筑施工工艺改革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框架结构、大模板、滑升模板等建筑体系得到普遍应用,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治水泥混凝土质量通病,成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但一些质量通病仍困扰着我们,笔者就几年生产和施工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同行参考和讨论。
1 混凝土板表面不平整
1.1 产生原因。①有时混凝土梁板同时浇灌,只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然后用平锹一拍了事,板厚控制不准,表面不平。②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就上人操作或运料,混凝土板表面出现凸凹不平的卸痕。③模板没有支承在坚固的地基上,垫板支承面不够,以致在浇灌混凝土或早期养护时发生下沉。
1.2 预防措施。①混凝土板应采用平板式振捣器在其表面进行振捣,有效振动深度约20厘米,大面积混凝土应分段振捣,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5厘米左右。②控制混凝土板浇灌厚度,除在模板四周弹墨线外,还可用钢筋或木料做成与板厚相同的标记,放在灌筑地点附近,随浇随移动,振捣方向宜与浇灌方向垂直,使板面平整,厚度一致。③混凝土浇灌完后12小时以内即应浇水养护(如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并设有专人负责。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后,方可在已浇筑结构上走动。④混凝土模板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支承结构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地基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浇灌混凝土时不发生下沉。
2 混凝土裂缝
2.1 塑性收缩裂缝。
2.1.1 现象。裂缝在新浇结构、构件表面出现,形状不规则,类似干燥的泥浆面,裂缝较浅,多为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

一、互不连贯,大多在混凝土初凝后,当外界风速大、气温高、空气湿度很低的情况下出现。

2.1.2原因分析。①混凝土早期养护不好,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混凝土强度很低,还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②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或水泥用量过多,或使用过量的粉砂,或混凝土水灰比过大。③模板、垫层过于干燥,吸水大。④浇筑在斜坡上的混凝土,由于重力作用有向动的倾向,亦会出现这类裂缝。
2.1.3 防治与治理措施。配制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www.udooo.com

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混凝土要振固密实,以减少收缩量;浇灌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混凝土浇筑后,表面及时覆盖,认真养护;在高温、干燥及刮风天气,应及早喷水养护,或设挡风设施。当表面发现细微裂缝时,应及时抹压一次,再护盖养护,或重新振捣方法来消除;如硬化可向裂缝撒上水泥加水湿润、嵌实,再覆盖养护。
2.2 干缩裂缝。
2.2.1 现象。裂缝在表面出现,宽度较细,其走向纵横交错,无规律性,裂缝不均,梁、板类构件多沿短方向分布,整体结构多发生在结构截面处;地下大体积混凝土在平面较为多见,但侧面也常出现,预制构件多产生在箍筋位置。
2.2.2 原因分析。①混凝土成型后,养护不当,受到风吹日晒,表面水分散失快,体积收缩大,而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收缩小,表面收缩剧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拉应力而引起开裂;或者平卧薄型构件水分蒸发过快,体积收缩受到地基垫层或台座的约束,而出现干缩裂缝。②混凝土构件长期露天堆放,时干时湿,表面湿度发生剧烈变化。③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④混凝土经过度振捣,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大的砂浆层,收缩量加大。⑤后张法预应力构件,在露天长久堆放而不张拉等。
2.2.3 防治与治理措施。控制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要过大;严格控制砂石含量,避免使用过量粉砂;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并注意对板面进行二次抹压,以提高抗拉强度、减少收缩量;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长期露天堆放的预制构件,可覆盖草帘、草袋,避免爆晒,并定期适当洒水,保持湿润;薄壁构件应在阴凉地方堆放并覆盖,避免发生过大湿度变化,其余参见“塑性裂缝”的预防措施。
表面干缩裂缝,可将裂缝加以清洗,干燥后涂刷两遍环氧胶泥或加贴环氧玻璃布进行表面封闭;深进的或贯穿的,就用环氧灌缝或在表面加刷环氧胶泥封闭。
2.3 温度裂缝。
2.3.1 现象。温度裂缝有表面的、深进的和贯穿的。表面温度裂缝走向无一定规律性,梁板式或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深进的和贯穿的温度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近于平行,裂缝沿全长分段出现,中间较密。裂缝宽度大小不一,一般在0.5mm以下,沿全长无大变化。表面裂缝多发生在施工期间,深进的或贯穿的裂缝多发生在浇灌完2~3个月或更长时间。缝宽受温度变化影响较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细。
2.3.2 原因分析。①表面温度裂缝,多由于温差较大引起,如冬期施工过早拆除模板、保温层,或受到寒潮袭击,导致混凝土表面急剧的温度变化而产生较大的降温收缩,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而使表面出现裂缝。②深进和贯穿的温度裂缝,多由于结构温差较大,受到外界约束引起,如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墙体浇筑在坚硬地基或厚大混凝土垫层上,如混凝土浇灌时温度较高,当混凝土冷却收缩,受到地基、混凝土垫层或其他外部结构的约束,将使混凝土内部出现很大拉应力,产生降温收缩裂缝。裂缝较深的,有时是贯穿性的,常破坏结构整体性。③基础长期不回填,受风吹日晒或寒潮袭击作用;框架结构的梁、墙板、基础等,由于与刚度较大的柱、基础连接,或预制构件浇筑在台座伸缩缝处,因温度收缩变形受到约束,降温时也常出现深进的或贯穿的温度裂缝。④采用蒸汽养护的预制构件,混凝土降温速度控制不严,降温过速,或养生窑坑急速揭盖,使混凝土表面剧烈降温,而受到肋部或胎模的约束,常导致构件表面或肋部出现裂缝。2.3.3 防治与治理措施。预防表面温度裂缝,可控制构件内外不出现过大温差;浇灌混凝土后,应及时用草帘或草袋覆盖,并洒水养护;在冬期混凝土表面应采取保温措施,不过早拆除模板或保温层;对薄壁构件,适当延长拆模时间,使之缓慢降温;拆模时,块体中部和表面温差不宜大于25℃,以防急剧冷却造成表面裂缝;地下结构混凝土拆模后要及时回填。预防深进或贯穿温度裂缝,应尽量选用矿渣水泥或粉煤灰水泥配制混凝土;或混凝土中掺适量粉煤灰、减水剂,以节省水泥,减少水化热量;选用良好级配的集料,控制砂、石子含泥量,降低水灰比(0.6以下)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密实性和抗拉强度;避开炎热天气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必要时,可采用冰水搅制混凝土,或对集料进行喷水预冷却,以降低浇灌温度,分层浇灌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大体积基础采取分块分层间隔浇筑(间隔时间为5~7天),分块厚度1.0~1.5m,以利水化热散发和减少约束作用;或每隔20~30m留一条0.5~1.0m宽间断缝,40天后再填筑,以减少温度收缩应力;加强洒水养护,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冬季适当延缓保温和脱模时间,缓慢降温,拆模时内外温差控制不大于20℃;在岩石及厚混凝土垫层上,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可浇一层沥青胶或铺二层沥青,油毡作隔离层,预制构件与台座或台模间应涂刷隔离剂,以防黏结,长线台座生产构件及时放松预应力筋,以减少约束作用;蒸汽养护构件时,控制升温速度不大于25℃/h,降温不大于20℃/h,并缓慢揭盖,及时脱模,避免引起过大的温差应力。
3 混凝土强度偏高或偏低
3.1 产生原因。①混凝土原材料不符合要求,如水泥过期受潮结块、砂石含泥量太大、袋装水?泥重量不足等,造成混凝土强度偏低。②混凝土配合比不正确,原材料计量不准确,如砂、石不过磅,加水不准,搅拌时间不够。③混凝土试块不按规写作作和养护,或试模变形,或管理不善、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等。
3.2 预防措施。①混凝土原材料应试验合格,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外加剂要按规定掺加。②混凝土应搅拌均匀,按砂子+水泥+石子+水的顺序上料,外加剂溶液量最好均匀加入水中或从出料口处加入,不能倒在料斗内。搅拌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搅拌机容量合理确定。③搅拌第一盘混凝土时可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④健全检查和试验制度,按规定检查坍落度和制作混凝土试块,认真做好试验记录。
4 外形尺寸偏差

4.1 现象。表面不平整,整体歪斜,轴线位移。

4.2 产生原因。①模板自身变形,有孔洞,拼装不平整。②模板体系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模板整体变形和位移。③混凝土下料方式不当,冲击力过大,造成跑模或模板变形。④振捣时振捣棒接触模板过度振捣。⑤放线误差过大,结构构件支模时因检查核对不细致造成的外形尺寸误差。
4.3 预防措施。①模板使用前要经修整和补洞,拼装严密平整。②模板加固体系要经计算,保证刚度和强度;支撑体系也应经过计算设置,保证足够的整体稳定性。③下料高度不大于2米。随时观察模板情况,发现变形和位移要停止下料进行修整加固。④振捣时振捣棒避免接触模板。⑤浇筑混凝土前,对结构构件的轴线和几何尺寸进行反复认真的检查核对。
4.4 处理方法。无抹面的外露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可增加一层同配比的砂浆抹面;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不大时,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不进行处理;整体歪斜、轴线位移

源于:毕业设计论文范文www.udooo.com

偏差较大时,需经有关部门检查认定,并共同研究处理方案。
参考文献
1 姜妮.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预防与处理[J].科技信息,2009(29):514
2 王崴等.浅谈混凝土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以及处理方法[J].
北方交通,2008(7):33~34
3 李洪强.现浇混凝土裂缝质量通病与处理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
业,2008(8):245,247
4 陈雪珍.混凝土工程中常见质量通病的处理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
2009(18):53,5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