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业设计 >谈述腹泻LCMS/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步多种脂溶性贝毒策略与运用

谈述腹泻LCMS/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步多种脂溶性贝毒策略与运用

收藏本文 2024-03-18 点赞:34106 浏览:14955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中国沿海水产养殖业的快速进展和有害赤潮的频繁爆发,由误食污染贝类引起的中毒事件不断增加,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但我国至今尚未建立起改善的贝类食用安全监控系统,对海洋生物毒素的检测能力还相对薄弱。液-质联用浅析技术(LC-MS)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和精密度好等优势,在海洋生物毒素浅析方面具有很大的运用潜力。本论文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和质谱参数等步骤,建立了能够同步浅析九种脂溶性贝毒(OA, DTX2, PTX2, YTX, SPX1, GYM和AZA1-3)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浅析策略。运用所建立的LC-MS/MS策略对2011年我国宁波等地爆发的腹泻性贝毒中毒事件的肇事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ps)样品进行了浅析,结果表明贝类样品含有较高浓度的大田软海绵酸(OA)、鳍藻毒素(DTX1)以及它们的酯化物,浓度超过欧洲食品管理组织颁布的限定标准(160μg OAeq./kg)40倍,同时检出PTX-2和PTX-2sa化合物。另外,运用LC-MS/MS策略浅析了2010年6月采集自我国北黄海海域的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样品,主要含有YTX毒素(约1600μg/kg),超过欧盟食品管理组织规定的限定标准1000μg/kg。探讨结果表明我国沿海的养殖贝类能够累积高浓度的脂溶性贝毒,已遭受多种藻毒素的污染,潜在威胁消费者健康和贝类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进展。为此,需要建立一套高效的检测与监测技术系统,以实现对我国染毒贝类样品的实时监控。关键词:腹泻性贝毒(DSP)论文脂溶性毒素论文LC-MS/MS论文

    摘要5-6

    Abstract6-10

    1. 绪论10-28

    1.1 海洋生物毒素概述10-24

    1.1.1 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11-14

    1.1.2 记忆缺失性贝毒(Amnesic Shellfish Poisoning, ASP)14-15

    1.1.3 神经性贝毒(Neurotoxic Shellfish Poisoning, NSP)15-16

    1.1.4 西加鱼毒(Ciguatera fish poisoning, CFP)16-18

    1.1.5 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 DSP)18-19

    1.1.6 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s, YTXs)19-21

    1.1.7 蛤毒素(Pectenotoxins, PTXs)21-24

    1.2 脂溶性贝毒浅析策略24-28

    1.2.1 生物浅析法24-25

    1.2.2 化学浅析法25-28

    1.2.2.1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Hplc)25

    1.2.2.2 液-质联用技术(LC-MS)25-28

    2. LC-MS/MS 浅析多种脂溶性贝毒策略的建立28-38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28

    2.2 标准储备液制备28-29

    2.3 质谱条件的选择和优化29-33

    2.3.1 母离子(Precursor ion)的选择和优化29-30

    2.3.2 子离子(Product ion)的选择与碰撞电压(CE)的优化30-33

    2.4 色谱条件的选择及优化33-34

    2.5 结果与讨论34-38

    2.5.1 标准工作曲线34-37

    2.5.2 检出限37-38

    3. 2011 年宁波中毒事件肇事贻贝样品浅析38-45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38-39

    3.2 样品制备及浅析39-40

    3.2.1 游离态毒素提取39

    3.2.2 酯化物毒素水解提取39-40

    3.3 LC-MS/MS 浅析策略条件40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40-45

    4. 北黄海海域阳性样品的脂溶性贝毒浅析45-49

    4.1 实验仪器与试剂45

    4.2 样品处理策略45-46

    4.3 LC-MS/MS 浅析策略条件46

    4.4 结果与讨论46-49

    5. 结论49-50

    6. 参考文献50-56

    缩略表56-57

    致谢57-58

    个人简历58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探讨成果5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