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哲学 >> *学 >自爱爱比克泰德思想如何写

自爱爱比克泰德思想如何写

收藏本文 2024-03-16 点赞:4324 浏览:1363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进展,人们对幸福的关注也越来越多。然而,物质产品的丰富并没有带来人们幸福指数持续地上升,这需要我们对幸福不足进行反思。希腊化时代的社会背景与中国当代社会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人更多地作为孤立个体而有着。由此,个人如何生活得更好是现时代人们深思的主题。爱比克泰德是一位罗马斯多亚派哲学家,他认为自由在于人的内心,只有在心灵的领域内,人才有绝对的信心,在这里人们能够找到真正的幸福。他还强调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主张自爱以普爱为基础,人履行社会职责是必须的。本论文力图通过探讨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尝试对幸福不足做进一步深思。爱比克泰德承袭了早期斯多亚派的一些观点,比如美德的实践性、神学思想、宇宙的整体性,这些观点一部分得益于犬儒派,一部分得益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但以根本上看,它们都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所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可以看作是对苏格拉底思想的延续。爱比克泰德认为,宇宙万物的规则运转体现着理性的作用,遵循这种理性规则,人就有美德。更进一步,他提出人人都有神性,我们努力模仿神,理性能力就不断改善,自由和幸福便可以获得。关于达致自由和幸福的策略,爱比克泰德也有独到的见解。他首先以内心是否能够完全起作用为标准,将事物区分成属己之物和属他之物。他认为前者对应人的理性,其中的意愿与善恶有关,意愿正确了,人才可能恰当处置外在事物。外在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形成感觉印象,一旦印象符合意愿,行为冲动就会产生,“同意判断”作为行为冲动和行为实现之间的看门人,把握着选择或拒绝的权利。所以爱比克泰德便引申出来心炼的三个方面:意愿、冲动和同意判断。如果人们始终能够在以上三方面训练,心灵就会归于安宁和平静,这正是自爱的体现。但一个人只关心自己的好还不够,他还要关注他人的好,这是因为人的社会属性。爱比克泰德提出,神为我们规定了一个原则,即每个人只有先为他人付出,对整体有贡献,才可以得到自己欲求的好,这是人的社会职责。履行自己的责任,实现自身的善,自爱和爱他就得以协调。爱比克泰德的思想重视人的内心安全,并且把自利和利他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其合理性。但局限性在于有把漠视物质推向极端的可能,况且无条件地履行社会责任着实也有些理想化。爱比克泰德思想的启迪是:其一,注重人的物质利益和精神需求的统一;其二,理智处事才可以使自我身心协调;其三,自爱以利他为前提,只有先爱他人,才可以实现自爱。关键词:爱比克泰德论文自由论文理性论文心炼论文自爱论文

    摘要5-7

    ABSTRACT7-11

    第一章 绪论11-21

    第一节 不足的提出11-13

    第二节 国内外探讨近况综述13-17

    第三节 论文的写作思路和结构17-21

    第二章 爱比克泰德及其对斯多亚派的继承21-38

    第一节 爱比克泰德介绍21-24

    第二节 苏格拉底思想的影响24-30

    第三节 斯多亚派自然神论的渊源及其对爱比克泰德的影响30-34

    第四节 斯多亚派人性论的渊源及其对爱比克泰德的影响34-38

    第三章 爱比克泰德学说的出发点38-46

    第一节 辨别两类事物38-41

    第二节 善和恶41-46

    第四章 爱比克泰德学说的主体内容46-66

    第一节 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46-50

    第二节 理性对印象的恰当运用50-55

    第三节 心炼的三个方面55-59

    第四节 自爱到普爱的跨越59-66

    第五章 爱比克泰德学说的评价及其启迪66-74

    第一节 爱比克泰德学说的评价66-69

    第二节 爱比克泰德学说的启迪69-74

    结语74-7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