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体育教学 >临床临床讨论课和实施

临床临床讨论课和实施

收藏本文 2024-01-15 点赞:32657 浏览:15410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讨论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学中的某些问题各抒己见、开展讨论,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以完成某一学习任务。讨论式教学在现代教学中被广泛应用,成为一些教育发达国家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我国,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倡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讨论式教学成为卫生职业教育领域的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究其原因是它具有现代教学过程所要求的一些特点,是启发式教学中最精彩、涉及面最广的一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讨论式 临床专业 中专教学 正确结论
1006-5902(2012)12(a)-0024-01

1 讨论课的基本特点

1.1讨论式教学是以思维探索为前提的多向交往的教学形式

1.2讨论式教学是引导学生参与,实行协作教学的桥梁

2 讨论式教学的结构体系

讨论式教学的结构是由“讨论问题”、“讨论过程”“讨论结果”三大要素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自身的结构体系。教师在课堂讨论中把握好这三大要素,就: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2.1讨论问题的提出

2.1.1

确定讨论问题的要求
讨论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关键在于教师拟题的技术。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因此确定要讨论的问题应力求有:
(1)针对性
讨论的问题应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既要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要照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还要起到把学习引向深化,补充讲授内容的作用。
(2)争论性
讨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具有争论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太容易,会使学生感到这是不成问题的问题,没有讨论的必要;反之,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课堂气氛冷冷清清。只有当问题的难度符合“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的这种程度时,才能使课堂讨论出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局面,甚至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

2.

1.2确定讨论的形式

(1)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确定讨论的形式 ①单项分析讨论
中专学生年龄较小,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在学习临床课时,对于疾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的项目与方法往往是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老师平日的提问和考试。如何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我曾试图把疾病的某个重要症状或体征,或实验室检查作为一个单项来拟题,让大家讨论其产生的病理基础,可见于哪些疾病,以及怎样鉴别,从而引导学生把前期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讨论。温故而知新,通过这种讨论,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带有共性的模糊认识和疑问。
②相关对比讨论
把互相关联的内容放在一起讨论,以便形成强烈的对比和深刻的印象,如把结核、肿瘤、肝硬化等不同病因所致之腹水放在一起进行鉴别讨论,再如把肝炎、肝癌、肝硬化三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疾病进行对比讨论。这种相关对比的方法要比单纯讨论某一病症更能突出其特点,使学生印象更深、理解更好,更有助于培养综合分析的能力。
③同类综合讨论
把同类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讨论,使学生了解在共性中还有个性差异,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从而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在介绍消化性溃疡时,把单纯性溃疡、复发性溃疡、多发性溃疡、穿透性溃疡、隐匿性溃疡等同属于溃疡病范畴之各类型放在一起进行讨论。再如把早期肝癌,中、晚期肝癌,有并发症的肝癌列在一起,让学生讨论。此种讨论方式,能使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注重知识的迁移。

(2)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表达能力确定讨论形式
在临床护理课中,教师常采用某些典型的病例作为案例,让学生开展讨论,并在进行护理评估的基础上,能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和制订各种护理措施,这对于扩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鉴别的能办,引发思维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我们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口头表达能力,把讨论的形式又分为三种方式:
①讨论式
由教师根据案例内容提出要求和讨论题,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准备后在课堂上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这是一种较低层次的讨论形式。
②辨论式
教师先提供案例材料,不对案例作具体的解释说明,也不提供讨论题,而是由学生根据案例所描述的内容,把自己引入“现场”,深入角色,独自进行准备,然后在课堂上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论据,最后由教师总结发言。
③研讨式
教师让学生在病房见习过程中,选择一个典型的病例,就病人的某个或几个健康问题进行询问、体检和护理评价,然后独立写出护理病历,提出相关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供全班同学一起研讨。这种研讨式的讨论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表达能力的要求是最高的。

2.2讨论过程的控制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起着控制和引导的作用。讨论前要向学生提出讨论的具体要求,使讨论在学生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讨论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给以启发引导,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离题现象或理解上的偏差要及时加以纠正。还要控制讨论的时间。时间过短,讨论会不深、不透;时间太长,则会使学生失去兴趣。

2.3讨论结果的处理

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的讨论作必要的归纳、总结,使问题的结论更明确,更有条理:
.
1 肯定

源于:论文 范文www.udooo.com

正确的观点和认识,并提出充分的论据,让学生知道教师肯定的观点为什么是正确的。

2 否定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错误观点和认识,并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

3 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的讨论,对所讨论的问题作必要的扩展和延伸。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