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证券投资 >简述溢出企业债券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溢出效应学术

简述溢出企业债券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溢出效应学术

收藏本文 2024-02-04 点赞:7070 浏览:1993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由于交易制度和托管方式等方面的差别,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一直被认为处于分割状态。但是由于两个市场具有大量的共同交易品种,而且转托管制度也已经建立,两个市场间是否有着信息流动则需要进一步探讨方能确定。一个市场的收益率及其波动可能受到另一个市场前期收益率及波动的影响,这被称为均值溢出或波动溢出。资本市场的现代化进程是增强统一性,消除市场隔离,推动价值回归的历程,探讨两个市场间的溢出效应是否有着,若有着,那两个市场的相关程度有多大,动态相关是否稳定都值得进一步探讨。本论文在回顾不同市场间溢出效应探讨的论述探讨文献和实证探讨文献的基础上对企业债券进展近况,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债券市场进行简要介绍,接着以2010年4月21日-2012年2月2日银行间企业债指数日收益率和上证企债指数日收益率为探讨对象,通过构建BEKK-GARCH模型,对两个市场间的溢出效应的大小和方向进行实证探讨,均值方程采取VAR形式。探讨结论表明:两个市场有着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信息流动是双向的;交易所企业债市场对银行间企业债市场有着显著的均值溢出效应,反之则不显著;两个市场收益率的动态相联系数时大时小,十分不稳定,显示两个市场的一体化程度较低。对于实证结论,本论文以共同投资者的影响、跨市场转托管制度、交易方式等多个方面对两个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和均值溢出效应做出解释,并浅析了两个市场一体化程度较弱的理由。最后,本论文针对如何提升两个市场的一体化程度给出了政策倡议。关键词:企业债券论文波动溢出论文BEKK-GARCH模型论文

    中文摘要6-7

    Abstract7-8

    引言8-12

    第一节 探讨背景8

    第二节 不足的提出、探讨内容及探讨作用8-10

    一、不足的提出8-9

    二、概念界定和本论文探讨内容9-10

    三、本论文探讨作用10

    第三节 本论文探讨框架和革新10-12

    一、本论文探讨革新与难点10-11

    二、本论文的探讨框架11-12

    第一章 相关文献综述12-18

    第一节 不同市场间溢出效应的论述探讨12-14

    一、证券波动论述12-13

    二、溢出效应论述基础13-14

    第二节 国外论述探讨综述14-16

    第三节 国内论述探讨综述16-17

    本章小结17-18

    第二章 中国企业债券近况概述18-28

    第一节 中国企业债券的进展18-21

    一、初步进展阶段(1982年-1992年)18

    二、规范进展阶段(1993年-2004年)18-19

    三、快速进展阶段(2005年至今)19-20

    四、企业债券近况浅析20-21

    第二节 交易所和银行间债券市场概述21-26

    一、中国债券市场基本格局21-23

    二、跨市场托管近况及跨市场转托管制度23-24

    三、各个子市场的制度区别24-25

    四、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交易制度25-26

    本章小结26-28

    第三章 企业债券市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探讨28-39

    第一节 相关计量模型介绍28-31

    一、序列相关检验28-29

    二、单位根检验29

    三、二元BEKK-GARCH(1,1)模型及其检验29-31

    第二节、数据选择及变量定义31-32

    第三节、数据的描述性统计32-34

    第四节、实证结果34-37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34

    二、模型估计结果浅析34-37

    本章小结37-39

    第四章 企业债市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浅析39-45

    第一节 企业债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浅析39-40

    一、跨市场上市的企业债只数迅速增加39

    二、跨市场转托管机制的建立39-40

    三、共同参与者的作用40

    第二节 企业债市场间的均值溢出效应40-42

    一、交易制度的不同40-41

    二、指数的样本选取不同41

    三、投资者构成不同41-42

    四、其他因素42

    第三节 两个市场一体化程度较弱的解释42-43

    本章小结43-45

    第五章 总结45-48

    第一节 本论文的探讨结论45

    第二节 提升两个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政策倡议45-48

    一、扩大两个市场间的交易主体46

    二、改善跨市场转托管体制46

    三、改善做市商制度,增强市场流动性46-4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