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改革 >> 政治教学改革 >简中谈作文中材料积累学年

简中谈作文中材料积累学年

收藏本文 2024-02-02 点赞:25372 浏览:11741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材料是学生作文写作的目的,一篇优秀的作文的前提,应该是在生活中收集一些写入作文中的许多事实与材料。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作文教学的技巧与方法。
关键词:作文 材料 积累 方法
材料是作者为着某一目的,从生活中收集、摄取以及写入文章之中的一系列事实或论据。材料之于文章,犹如织布,布料之于缝衣,矿石之于炼钢。没有布料,无法缝衣;没有矿石,无法炼钢;没有材料,就无法写成文章。选择材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占有材料应“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因为资料充实,取材就可以左右逢源。反之,材料贫乏,写作时难免捉襟见肘。一切不朽的名著,都是以丰富、全面、周详的材料为后盾的。

一、材料的积累

据传,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龄为了收集材料,写《聊斋志异》,典当了自己的衣物,换取了苇席、绿豆。每天早晨,在十字路口的大树下,铺上一张苇席,煮上几锅绿豆,倒入一个大缸里,请来往行人歇脚、解渴。他虽不收金钱银两,但要选择那些意义深、趣味浓的故事,进行加工、修饰。如此20余年,写成了伟大名著《聊斋志异》。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自己的作文就是多看,多练,此外别无心的和方法。同样道理,我认为,学生写作文也无秘诀可言,无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积累语汇才能做到出口成章,妙笔生花。成语是祖国语言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结晶,它短小精悍,意蕴丰富,内涵深广,在文章中恰当的运用成语,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了让学生能真正能

摘自:毕业论文答辩www.udooo.com

理解成语的含义,并且能做到正确运用,我组织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成语,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来源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来源,只有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写出内涵丰富的文章。学生由于条件限制生活经验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能让学生间接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我指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日独一份报纸,每周读一篇好文章,每学期读一部好小说。书报纸杂志刊摘了大量信息,学生读书读报不仅能了解到外界的情况,还可以学到不少写作的知识。一篇好文章、一部好小说,可以让学生从中领略到文章精美的语言和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实践证明,现在的学生的生活规律虽然还是往返于学校——家庭,但是他们的见识广了,知识更扎实了,词汇更丰富了,学生有了写作素材,自然把写作当作一件愉快的活动,再也不害怕了。

三、写日记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要写出优秀的作文,光说不练还是“纸上谈兵”,写作的基本要求是要有真情实感,并且要善于用恰当的语言把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在这方面,写日记是最好的训练,因为写日记是自由的,是写给自己看的,一个人总不会把空洞无物的东西献给自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正是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所以,写日记是比作文更接近文学创作的。在教学中,我一再强调日记的重要性,并且不断的督促学生写日记,培养他们写作的习惯。日积月累,学生在写作时,不再抓耳挠腮,苦思冥想了,而是思路畅通,文思泉涌了。并且逐渐形成了一个较有深度的内心世界。

四、写作中选材的技巧

写文章需要想像,而联想的目的并不是要将想要的东西都写进文章中去,而是要从调集的材料中筛选自己所需要的材料,才识高的学生往往选择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奇”的闪光的贝壳,而才识低的人,认为捡到篮子里的就是菜,他们所捡取的只能是别人所丢弃的鱼骨,没有材料是写不出文章的,而没有好的材料,写出的文章就像一个先天不足的婴儿,也不是好文章。因此,我们选择材料的时候,就必须突出一个“好”字来。当然,能突出意旨、揭示本质、具有时代性、代表性、典型性的材料都是好材料,然而在众多作文中,最引人注目的却是那些无人涉足的新奇材料。此类材料是写作的新领域,是增强文章的诱发因素。在教学中,每当写作,我都会让学生列提纲,把看到的作文题目后所想到的材料全部列举出来,然后进行筛除,找出那些人无我有的材料,而那些人有的材料就需要在形式上下工夫,写出新的体裁,让“旧瓶添新醋”。这样,经过长期训练,学生的作文很少有雷同现象,他们积极思维,话题宽泛,有了很强的变通能力。

五、培养学生选材的能力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选用什么样的材料,对文章的境界至关重要。文章要有高的境界,必须要收光聚焦。所谓收光聚焦,即材料有较高尚的情趣和审美趣味,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就是将所有的材料的共同点归结在一起,凝练成一个观点鲜明、发人深省的问题,进而深化全文的意旨,是文章进入一个更新的更高的境界。一篇文章如果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或者几个材料的界定之内,就像课堂上端坐的小学生,那表达效果一定不好;相反,如果能够将文章的材料聚焦在一个深刻的道理上,就会平添文章深邃的内涵,使人折服。古人云:“言为心声”,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材料的提炼、概括主要来源于学生的思想。学生要在作文中将材料聚焦成一个“闪光点”,给文章之龙点上炯炯之睛,就必须通过课本的学习,锤炼思想,陶冶情操;通过各种传播媒介,扩大视野,拓宽领域;通过社会实践,观察事物,把握本质。在教学中,我把时事政治与作文教学联系起来,扩大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他们思想深刻。
综上所述,学生积累材料多了,社会经验也丰富了,就能写出真实的内涵丰富的好作文,就能写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读者愿意看的好作文。正如古人所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是如此,只要学生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材料,再经过精心的挑选,就能写出脍炙人口的好作文。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