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初中政治 >阐述道德新媒体环境下道德选择教育

阐述道德新媒体环境下道德选择教育

收藏本文 2024-04-16 点赞:6591 浏览:2262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应注重新媒体环境下的道德选择教育,明确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的价值取向,以提高道德选择能力为道德选择教育的核心,以提高新媒体道德与现实道德的转化能力为道德教育的着力点,提升体道德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道德选择教育
1672-9749(2013)01-0109-04
道德选择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根据某种道德标准在不同的价值准则或善恶冲突之间所作的自觉自愿的抉择。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发展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传播因其虚拟性、交互性、即时性、开放性、信息繁杂性等特征,创设了价值观和道德多元化的环境,对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应注重新媒体环境下的道德选择教育,提升体道德能力和水平。

一、道德选择教育的概念与特征

“道德选择教育以强调人的主体性为根本特征,以允许道德选择为前提,以实现对人的本质、主体性、社会理性的充分尊重为本质内涵,以提升道德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意志力和道德实践能力为核心内容,以实现人的主体人格的完善为最终目标”,是新的道德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形式。道德选择教育的特征表现为:
首先,道德选择教育注重“以人为本”。道德选择教育反对道德教育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是我国道德教育的一个弊端,表现为道德教育急功近利,重说教,强调理性、公正而忽视关怀品质的培养,导致道德教育信度的丧失、效度的缺损和地位的下降。道德选择教育承认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完整的人,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需要。
其次,道德选择教育融入“生活世界”。道德与生活相融一体,生活世界是道德选择的源泉和基础。但是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却存在着重知识教育、与生活世界脱离的现象。道德选择教育是一种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以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方式进行。
最后,道德选择教育注重道德选择能力的提高。传统道德教育对现实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误区,道德教育主旋律的声音很响,但很难入心,没有很好地利用现有的道德现实的资源优势。新媒体环境下多元的价值观念、多样化的道德体系可以为道德主体提供选择的可能,道德选择教育强调对道德现实情况的充分运用,最为关注的结果是道德选择能力的提高。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的必要性

“道德选择体现人的价值取向,又是价值观的表现形式,它以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的形式把人们内在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等呈现出来。”新媒体环境下价值观的多元化,使学生经常因处于两难或多难的道德选择之中而迷茫,这就使得道德选择教育尤为必要。
一般说来,道德冲突的类型有三种,一是同一道德体系内不同道德原则、道德要求之间的冲突;二是不同道德体系、原则规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三是个体道德心理上的冲突。第一种冲突往往发生在同一文化语境中;第二种冲突时常发生,突出表现在社会变迁迅速之时。由于新媒体传播的高度开放和自主性,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使得新媒体空间充斥了各种文化和价值观,使得大学生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和冲击,在面临道德选择时经常处于不同价值观冲突的两难或多难境地;第三种冲突表现在个体心理之中。一是个体所扮演的不同社会角色所承担的不同的道德规范之间的冲突。在新媒体环境中,个体经常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虚拟角色,这使得学生在道德选择时经常处于冲突之中,甚至淡化了责任意识。二是个体人格中的自我冲突。弗洛伊德用“本我”、“自我”和“超我”来说明人格在动态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本我”是道德心理结构中最底层的部分,即本能冲动。“自我”是后天形成的意识结构,它既不违背和对抗社会的道德要求,又想方设法找到实现个人的合理途径。“超我”是个体道德心理结构中的最高层次,是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善恶标准在个体身上的内化,在内容上与本能冲动对立。三者密切配合,使人能有效地与外界现实进行交往,但是这三种常常发生冲突,当社会化的我面对“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同时要求时,强烈的道德冲突就产生了。在新媒体环境中,由于人们隐去了真实的身份,可以不受现实中的身份、地位等制约,人们更乐于表现真实的自我,应该说“本我”的成分更多,所以会较多地遇到三个“我”之间的冲突。而道德选择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在道德冲突中正确进行道德选择,从而提高整体道德水平。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的价值取向

人们的道德选择教育是以道德价值为基础的。道德价值作为道德主客体价值关系的反映,体现着一定的社会道德现象(客体)对于个人、群体和社会(主体)的意义。从总体上看,道德的价值就在于能促进个人和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udooo.com

社会的相互改造、相互超越、共同发展和完善。
道德选择教育的基础是道德价值。道德选择教育一方面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体现着人们对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认识利用;另一方面又是一种价值选择,体现着主体的利益和需要,牵动着主体的感情、心绪,影响主体的意志,具有强烈的主体性。与人类一般的选择活动相比,道德选择教育具有明显的利他性和超功利性,即道德主体在利益矛盾的选择中对道德的践行,仅出于对道德准则的认同、尊重和诚服,不是以获取个人的某些外在私利为条件。然而,道德选择教育作为一种价值选择无疑也具有个人功利性。道德选择教育是对人们之间利益关系选择优化的过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的价值取向体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确定道德价值的等级序列。作为道德选择教育尺度体系的第一层次,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规范,如守信诚实、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等。二是以“整体协调”的原则,评判那些人与环境、与集体发生关系时的行为和思想的道德规范。这些道德规范主要用于审度人与事、人与群体发生关系时的道德行为和思想。

源于: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www.udooo.com

其次,新媒体空间中大学生的道德特点分析。新媒体空间中大学生道德表现出与现实道德不同的特点。一是道德意识的多元性。新媒体传播是一种网状式无中心的分散结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团体的各种道德都融会在一起会产生强烈的碰撞与冲突,新媒体空间中价值观的多元化使得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二是道德行为的反传统性。由于新媒体空间交往的匿名性,使得大学生在新媒体交往中形成的虚拟关系,比现实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规范。“网络环境的‘缺场’,导致了高校学生情感缺失和行为的失范。”[5]三是传统现实社会的家庭关系、婚姻关系

源于:查抄袭率硕士毕业论文www.udooo.com

等在网上被颠覆和虚拟,造成一系列反现实反传统的行为和倾向,这些也会影响学生在现实社会的道德选择,给社会道德带来新的困惑和挑战。四是道德关系的草根性。现实社会里社会关系的建立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还会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但一旦建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而在新媒体空间大学生很容易建立起各种“速成”的社会关系,但这种关系却很脆弱和松散,因为它抽空了社会关系所需要的社会内容,人们不必为虚拟空间的社会关系承担一些责任和义务,因而显得随意性较大。五是道德人格的双重性。由于新媒体空间中多元道德、多元文化的存在,常使个体处于矛盾的道德选择中,给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造成挤压和扭曲。“网瘾的最终形成即是虚拟生存环境中的个体在自我确认方面倾向于虚拟生存而最终脱离现实生存的价值追求。”[6]这种道德人格使他们难以适应社会。
再者,大学生新媒体道德与现实道德的相互促进与转化的路径。新媒体环境使学生在新媒体空间的道德与其现实道德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一致性,发挥新媒体道德对现实道德的促进作用,促进大学生新媒体道德与现实道德的良性相互促进与转化,是提高体道德水平的重要手段。
从教育入手,实现新媒体德育与现实德育的有效结合。由于新媒体道德的超前性与滞后性并存的特点,使得大学生在新媒体空间的道德表现有时优于其现实空间的表现,有时低于其现实空间的表现。应从教育入手,实现新媒体德育与现实德育的有效结合,在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活动设计等方面,实现交叉与融合,促进学生将在现实中形成的稳定的优良品质呈现在新媒体活动中,将学生在新媒体活动中吸取的、平等、参与的积极因素应用到现实活动中,从而实现新媒体道德与现实道德的相互促进。
加强新媒体管理法律和规范建设,规范学生在新媒体空间的道德行为。由于新媒体发展迅速,从世界范围看,新媒体管理法律与规范的制定落后于新媒体的发展,这就使得新媒体空间的一些行为处于无章可依的真空地带。因此应“制定一部特别法调整规范网络世界的社会关的综合性法律,”[7]规范学生在新媒体空间的道德行为,从而促进大学生形成新媒体空间中优秀的道德习惯和品质,并使之促进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
注重学生自律,促进形成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道德品质的统一。“慎独”是道德的最高境界,新媒体空间的道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道德自律。“由于网络社会的特殊性,即使到了法制十分健全的时候,自律仍是网络社会秩序井然的关键因素。”[8]新媒体即是大学生可以充分展现个性的舞台,也为提升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锻炼道德意志,提高道德自律能力提供了条件。因此应注重加强学生的道德自律教育,通过在新媒体空间和现实生活中创设两难或多难的、无人监督的道德环境,让学生在无人监督的、充分自由的环境下进行道德选择,并注重加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实践,促进形成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统一。
参考文献
李耀臻.论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16-17.
罗国杰.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344.
[3] 孙其昂.社会学视野中的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211.
[4]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上海:复旦大学,2005:50-52.
[5] 张鹏.高校网络教育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3):30.
[6] 于波.青少年网瘾的外在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130.
[7] 姚伟钧,彭桂芳.构建网络文化安全的理论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71
[8] 严娟娣.道德自律引领下的网络[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58.
[责任编辑:成方哲]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