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地理教学 >简述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运用设计

简述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运用设计

收藏本文 2024-02-29 点赞:5945 浏览:1621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教师应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数学;主动参与;探索学习
1002—7661(2012)20—174—01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大部分教师能自觉运用新理念指导教学活动,课堂上能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构建新知,使其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课堂上教师的讲授越来越多地被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所代替。但在教学中我们也常常看到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和发展能力,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讲求教学策略,精心设计、灵活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高活动的教育功效。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

小学数学课在广大教师的努力下,已经越来越受学生的喜爱。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呢?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发现精神。

二、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处在信息时代的学生,他们学习的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往往在学习新知之前就对新知有着比较多的认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就应是教学新知的起点。数学知识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点,每个知识的转折点均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数学学习又是一种学生的主动建构。每一个新的建构,都必须有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才能得以完成。让学生先说话,既可以使教师把握学生的掌握状况;又让学生可以充分参与学习。

三、激励学生数学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学习

探索学习是学生的重要方式。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是学生发展不可缺少的过程。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并作出反应的过程;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的过程,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不同的学生也无法代替别人的思考。因此,教师要给学生独立探索的机会,学生只有通过自己观察操作,才能“再创造”出新的数学知识来。

四、引领学生数学化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构建过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又指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从而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对数学产生兴趣与情感,让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自主探究的成功,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老师们已充分地认识到数学活动的意义,并努力组织各种数学活动让孩子们去经历、去感悟。但是,在数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总存在一些缺失现象:如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数学自主活动的技能不强;课堂上由于活动过程失控导致教学目标没有达成;活动的数学价值不高,学生不能很好地从活动中有所感悟。所有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数学活动的有效性,使数学活动不能发挥最大的学习价值。

五、运用激励性评价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情绪

科学评估、激励评价是创新教育的动力。激励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课堂上教师应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评价形式。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都要认真对待,不能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对于学生的认识和实验结果,正确的要充分肯定;有独到见解的要大加表扬,错误的不要直接否定,草率批评,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查阅资料,与同学商讨,直到获得正确的答案。对一些相对后进的学生表现出的暂时不尽人意之处,激励评价就更显重要,经常的使用“不错”,“很好”,“你能行”,“试试看”等激励性课堂用语,对帮助学生确立自信很有帮助。激励是一种力量,是驱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走向成功的力量。只有用激励性评价,才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科学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建立充分体现尊重、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使学生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获得并增加使命感、责任感和生命体验。学生乐于学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会进行探索学习,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构建过程,学生有参与活动的自觉性,从而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杨庆余.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M].北京:广播电视

摘自:毕业论文任务书www.udooo.com

大学出版社.
陈和. 小学数学教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