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大学德育 >分析化学理论和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分析化学理论和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收藏本文 2024-04-11 点赞:32431 浏览:14714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文章分析了化学的理论与实验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思路与做法,希望借此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和实验操作的一门学科,分析化学实验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工、环境、生物等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及必修课程。分析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用分析化学理论指导分析化学实验,从而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分析化学理论课程理论性强,可通过其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操作性强,通过其学习可巩固学生在理论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且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因此经过两者的有效结合学习和训练,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目标与教学实际情况的大幅度变化,现行存在的教学方法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分析化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使其两者能更好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存在的问题

1.1学时短,人数多,教学效果不理想

由于现在教学目标的调整,要求培养全方位高素质人才,因此现在本科课程设置除了与专业有关的基础课程外,其他课程设置的也较多,如我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业指导﹑冶金概论等全校的课程,以至于分析化学课程学时作了相应的删减,现在最少的为24学时。我校所学分析化学课程的专业,都开了相同学时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由此可见学校对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视。但由于培养计划内的分析化学课程和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学时较少,最少的只有24学时,使得理论教学很难取得比较好的成效。而且现在的本科自然班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原来每个班30人左右,现在最少的也要35人,最多的甚至超过40人。在理论教学中,教师要考虑每个人的实际学习能力与学习情况,学时少,人数多,教学效果不佳;分析化学实验对学生的操作动作的规范性要求严格,人数太多,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纠正学生的动作,且指导性差,实验结束后学生收获少。
由于这些原因,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往往和实验实践相脱节,因此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对分析科学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把所学运用到实践中,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提高理论,使两者相互促进,相铺相成,就显得尤为重要。

1.2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

分析化学课程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学时相同,理论课程前面基础内容多,学时较长。在实验教学中,每种滴定法至少一个验证实验。相比之下,实验教学进程比理论进程快,即使实验开设在每个学期的第五周,后期几个实验理论知识没学就开始做实验了,使学生知识机械的做实验,而没有对实验有很好的理解与掌握,实验做与没做差别不大。并且理论教师讲解接实验偏重理论知识,实验教师讲解实验偏重操作,两者各有重点,没有有效结合。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2.1理论课程的改革

2.1.1课堂教学采用探索式教学。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活跃,自主性强,因此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可采用模式多样的探索式教学。在理论教学环节上,摒弃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机械听的形式,教师重在“精讲、导思”,尝试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1)采用设疑式教学法,加强师生互动。在课堂上,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学习。并且在过程中教师要对所学内容要多提点、多引导,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不要把学生当作听众,而要当作重要执行者。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共同完成任务的同伴,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就有沟通,解决问题就轻而易举了,这样还可以消除学生对教师的心理防线,把教师当朋友,不会发生羞、怕问问题的情况。(2)课后多思考,多查阅资料。每节课结束时,要根据当堂课内容和下节课内容留思考题,督促学生下课多看书、查资料,自己思考问题。在下节课上课时把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分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要求www.udooo.com

别讨论,最后给出结论。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自己读书的好习惯,并且对所学内容掌握得更加牢固。(3)适当采用多媒体手段。现在都在大肆宣扬多媒体的好处,多媒体让我们的教学更加生动、更加活跃,同样也有弊病,例如教学照本宣科,幻灯片翻得太快,学生更不上进度等缺点。所以采用多媒体对教师要求是非常高的。教师要把多媒体当作一种手段,使自己的教学更好,而不能依赖于它。所以要适当采用多媒体,使之与自己的教学更加和谐。
2.1.2理论内容与实验相结合。分析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学习理论知识主要想把它应用于实际当中,所以在理论教学中,要与实验内容紧密联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实验原理潜移默化进来,如在实验设置上,都是采用盐酸滴定氢氧化钠,为什么这样做。并且讲完理论知识,当周做与之有关的实验,这样教师可把学生需要预习的实验内容与本节课理论相结合,使学生对实验有充分的理论准备,使实验事半功倍。

2.2实验课程的改革

2.1.1实验教学模式灵活化。根据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特点,给其宽松的思索空间,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单重复实验过程,教师在进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时应多方面综合考虑。实验进行前,学生应对实验进行详尽的预习,不仅要知道做什么,还要“为什么”有疑问,带着问题去做实验,就会有的放矢。“分析天平称量练习”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两个实验主要由教师进行操作示范,其他滴定实验由以前的教师讲解原理、示范操作,改为学生为大家讲解原理,并且由学生演示实验的方式,然后由老师对其进行补充(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事项),从而调动学生实验积极性。并且学生来示范具有代表性,教师对操作进行点评,使学生对整个实验的原理和操作理解得更加清楚。实验课后留思考题,应把实验原理﹑操作注意事项与理论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实验对理论知识有更好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能自觉规范分析操作,并且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只有这样,分析化学实验才能收到很好的成效。
2.2.2实验内容环环相扣。为了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要对实验内容进行优化,使做实验不单单是验证实验方法的正确性。因此我们对实验内容进行了必要的改革。在验证性实验的设置上,实验内容环环相扣。例如酸碱滴定实验,先使用间接法配制盐酸标准溶液,然后标定其准确浓度,最后使用盐酸标准溶液测定混合碱的含量,实验一环扣一环,学生都独立完成实验,学生觉得自己的实验效果不好,还可以其他时间来实验室重做(实验室全天开放),从而激发学生探知和实验能动性。并且实验最后开设综合实验,将几部分的原理和操作融合在一起,巩固实验能力。
通过分析化学的理论与实验教学,我们希望学生树立两个概念,一个“量”的概念,一个“准”的概念,这既包含理论知识又侧重于实践,需要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娴熟的操作技能。要使学生得到这样的收获,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教师要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且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分析化学理论与实践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周晓霞.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河北化工,2010,33(2):65-66.
唐欣.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焦作大学学报,2007,(4):62-63.
[3]郑怀礼,钱力等.材料化学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探索.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2,8(6):137-13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