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国际关系 >论晚清言官和光绪朝政

论晚清言官和光绪朝政

收藏本文 2024-04-10 点赞:20238 浏览:9319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言官是晚清统治集团中的重要官僚群体。他们出身于科甲正途,饱受儒学熏陶,有强烈的卫道意识,而其职司纠举弹劾,又与卫道意识产生强烈互动,以而对晚清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光绪朝是晚清政治演化最为激烈时期,洋务、维新、新政、立宪乃至革命,或次第发生,或并驾齐驱,在近代史上,堪称典型的转型时期。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作为社会精英的士大夫集团体现各有不同,言官则以其特殊的身份与地位参与到每一个重大的事件当中。本论文通过对光绪朝言官思想的载体——奏折进行浅析,揭示言官在历次重大事件中的体现,以而深入展现这一群体在近代社会变迁中的影响与作用,同时也说明巨大的社会变迁又是怎样影响社会的精英群体。光绪入承大统之时,洋务运动已经进行十年,但是,以传统卫道士自居的言官多数站在洋务派的对立面,对洋务新政进行指责、批评,甚至否定。只有少数言官对洋务新政的新兴建设项目进行赞美和支持,打破了传统印象中言官顽固、守旧的形象,标志着经过中国近代化浪潮的洗礼之后,言官群体也开始出现了裂痕。甲午战败,变法兴起,针对变法,言官群体开始分化。其中,热情支持变法者,就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表意见,力陈变法维新之道;顽固反对变法者,不惜落井下石,罗织罪名,对维新派人物及其主张进行非议和攻击。双方的论争与新旧两党的交锋相始终。庚子事变后的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迫使统治集团发起了一场自救运动,即清末新政,在新政中,言官体现差别巨大,前期相对沉寂,后期趋于活跃,在对新政中各项举措的认识上,虽然也有着着守旧和激进两派争论,但此时的言官已绝少顽固到底、对新政全然否定,而是在宏观上认同新政,却对具体的案例提出各种责难和批评。这种矛盾反映着在浩荡的变革潮流面前言官的犹豫、踟蹰与彷徨。伴随着洋务新政、戊戌新政以及清末新政的进行,晚清的政治斗争以来就没有停止过,无论是言官附和清流弹劾南派政治势力,还是站在帝党一边攻击后党集团,亦或是丁未政潮中与庆、袁的斗争,言官皆以其纠举弹劾,驳正伪失的使命感,积极参与其中。他们虽然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己任,但是又毫无例外地成为统治者争权夺利的工具。总之,言官在光绪朝的种种体现,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光绪朝政的进展变化,又使言官本身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整体性特点而言,整个言官队伍在时代风云的激荡之下缓慢的转变着自身,由守旧向开明、消极监督向积极建言、由仅仅做君主的耳目向敢于驳斥皇皇上谕进展,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传统的封驳职能;就个体性特点而言,一些言官在政治参与中实现了某种质的变化,成为新社会政治力量的代言人、拥护者。关键词:晚清论文言官论文监察论文

    中文摘要4-6

    Abstract6-12

    绪论12-30

    一、 学术史回顾12-25

    (一)民国时期12-14

    (二)台湾学者的探讨成果14-15

    (三)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15-25

    二、 本选题的学术作用25-26

    三、 本论文的基本框架及内容26-28

    四、 本论文的探讨策略28

    五、 本论文的革新之处28-30

    第一章 清代言官制度之沿革30-72

    第一节 清代言官制度之源流30-37

    第二节 清代言官的选任考核与升转37-47

    一、 言官的选任37-43

    二、 言官的考核与升转43-47

    第三节 清代言官的职权47-61

    一、 参议政事权48-49

    二、 监察行政权49-51

    三、 驳正违失权51-52

    四、 弹劾官吏权52-53

    五、 考核官吏权53-55

    六、 侍班纠仪权55-56

    七、 会谳重案权56-57

    八、 辨明冤枉权57-58

    九、 财政审计权58-60

    十、 监察科举权60-61

    第四节 晚清言官制度的变化61-72

    一、 言官机构存废的论争62-64

    二、 晚清言官制度的革新64-68

    三、 对清末言官制度革新的评价68-72

    第二章 言官与洋务新政72-110

    第一节 言官对洋务新政的态度72-82

    一、 言官对洋务新政的冷漠73-75

    二、 言官对洋务新政的批评75-79

    三、 言官的治国之术79-82

    第二节 言官与修建铁路的论争82-97

    一、 洋务派与顽固派关于修建铁路的争论82-87

    二、 言官对建造铁路的态度87-94

    三、 对言官在铁路不足论争中体现的评价94-97

    第三节 言官与其它洋务新政97-110

    一、 筹办海防、各业并举97-100

    二、 整顿同文馆,选拔经世人才100-104

    三、 振兴商务以保利权104-107

    四、 兴办矿务以开财源107-110

    第三章 言官奏议与戊戌新政110-186

    第一节 言官倡导的政治变革主张111-123

    一、 诏定国是以正趋向111-114

    二、 革新体制以推行新政114-119

    三、 操权柄、明赏罚、斥顽臣,以行实政119-123

    第二节 言官的经济变法主张123-143

    一、 振兴农工商务以杜外洋之漏卮123-128

    二、 筹办铁路矿务以杜各国觊觎128-134

    三、 裁厘加税以裕国恤商134-138

    四、 借洋款以办实业138-143

    第三节 言官的文化教育变法主张143-169

    一、 革新科举制度144-158

    二、 建立新式学堂158-165

    三、 言官的其它文教主张165-169

    第四节 言官的反变法主张169-186

    一、 攻击维新团体170-173

    二、 攻击支持维新变法的官员173-174

    三、 攻击维新变法领袖康有为174-178

    四、 重惩维新党人178-186

    第四章 言官与清末新政186-260

    第一节 言官与清末新政的施行186-217

    一、 言官与清末新政的发动186-191

    二、 言官与教育革新191-203

    三、 言官与内政革新203-212

    四、 言官与经济革新212-217

    第二节 预备立宪的缘起与言官的态度217-236

    一、 日俄战争的结局催生了立宪思潮218-222

    二、 考政大臣对清末预备立宪的推动222-229

    三、 言官对君主立宪的态度229-236

    第三节 言官与官制革新236-260

    一、 对官制革新的态度237-244

    二、 对责任内阁的态度244-250

    三、 对于化除满汉畛域的陈言250-254

    四、 关于设立议院的倡议254-260

    第五章 言官与光绪朝政争260-332

    第一节 言官与光绪初年的政争260-283

    一、 同、光之交的政局与清流派的产生261-265

    二、 言官与清流265-269

    三、 云南报销案与南北党争269-276

    四、 言官与慈禧、奕之争276-283

    第二节 初期帝后党争中的言官283-306

    一、 言官与李鸿章靠近后党之始284-290

    二、 言官与慈禧太后复出290-298

    三、 言官与帝后两党的对立298-306

    第三节 言官与丁未政潮306-332

    一、 丁未政潮的缘起307-311

    二、 言官在政潮推波助澜311-323

    三、 丁未政潮的余波323-332

    结论332-33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