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德育 >> 高中班主任德育 >归因倦学高中生物现象归因与对策站

归因倦学高中生物现象归因与对策站

收藏本文 2024-03-14 点赞:6127 浏览:2023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生物科学与我们生产、生活、自身健康等密切相关,在当代科技领域,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可是部分高中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产生了倦怠,这一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应怎样解决?

一、成因剖析

1.评价体系的影响

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还有不少地方政府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教师、学校的评价,基本上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标准,从而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基本失去了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学生没有机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娱乐健身,这必然导致倦学心理的产生。

2.高考模式的影响

从2008年起,江苏省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新方案。这一模式很好,但由于录取时只按照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划线,选修科目只看等级,一些学校为了盲目追求本科上线率,只重视语文、数学、英语,而生物等科目的教学时间得不到保证。由于大部分学生的目标是上普通本科院校,为了能上大学,他们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语文、数学、英语上。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薄弱,目标是专科,而专科对选修的要求更低。这必然导致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下降,生物学科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大大降低。

3.分配不合理的影响

有些上过大学的人,收入并不高,有的甚至找不到工作。这让学生感到迷茫,他们也在自问:上大学到底值不值?这种情况导致部分学生产生读书无用的感觉,对所有科目都会产生倦学情绪。

4.家庭因素的影响

部分家庭由于经济条件不好,上四年大学还要花费很多,难以承受。虽然国家有政策,可申请助学贷款,但部分家长还是希望孩子拿个高中后立刻外出打工,养家糊口。家长的观念和言行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热情。
不少家庭生活富裕、衣食无忧,他们的孩子大多学习动力不足,得过且过。
有的家长长期在外打工,也有的忙于做生意或工作,放松了对子女的管教,很少督促、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个别家庭对孩子的约束太多,管得太严,造成子女产生逆反心理:你让我学,我偏不学。
部分家长目光短浅,认为孩子上不上大学无所谓,他们的言行会对子女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5.教师因素的影响

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部分教师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高耗低效的课堂依然存在,讲讲讲、练练练、考考考是他们的法宝。他们上课时目中无学生,独霸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生物课堂本该充满生机、趣味横生,可他们上的课却枯燥无味。
教师的个人素养影响。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必然导致学生倦学。有的教师备课不充分,讲解不能抓住重点、难点,结果只能是课内损失课外补,布置了大量的课外作业,学生叫苦不迭。长此下去,影响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个别生物教师批评学生时不注意方式方法,有的甚至当众羞辱体罚,引起学生极度的反感。厌其师从而倦其道,学生将对教师的怒气,迁移到他教的课程上,故意上课不听讲,渐渐对生物课丧失信心。

6.学生因素的影响

基础不好。学习是有连贯性的,部分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进入高中后要同时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他们感到力不从心,

自考论文www.udooo.com

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
学习态度不端正。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部分从小被亲人宠爱惯了,基本没吃过什么苦,他们不想花费精力和汗水在学习上。他们对所有科目都有倦学情绪。
学习方法有问题。由于学不得法,有的学生尽管平时也很努力,在学习上付出很多,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倦学心理的
产生。
二、对策
要解决倦学问题需要社会、家庭、教师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

作为高中生物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领会其精髓。课程标准全面、深刻、具体地阐释了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必修和选修6个模块的内容标准、实施意见等。《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因此我们在组织教学时,一定不要随意拓展加深,教学内容要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

2.转变教育观念

要变讲堂为学堂,变“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为“教师引导学生走向教材”。要创设互动的教学环境,面向全体,引领全体学生共同探究,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自由叙述,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3.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多与学生交流,建立感情。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首先是一个学习者。不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尊重学生人格,断然否定学生的独特见解。这种不平等、不会极大地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必须抛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要把自己看成是集体中的一员,融到学生中间去,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4.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情绪状态对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轻松、和谐的氛围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稳定学生的情绪,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营造平等、的教学氛围,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勇于质疑。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要尊重学生的每一种意见。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声音,绝不能独霸课堂。

5.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比教给他们现成的知识更重要。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学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就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就会主动学习。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学法指导,告诉学生如何预习、听课、复习、做作业、实验等。

6.增强互动的教学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要增加双边活动,尽量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唱主角,让他们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以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互动。教师要善于设计启发性、发散性问题,扩大互动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

7.给予足够的互动体验

教师要给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最好有一半的主动活动时间,让每个学生自觉思考、操作、练习、讨论等。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专注程度一般只能保持10分钟左右,10分钟后如果所专注的事物没有变化,他的专注就会转移。因此,教学组织形式一定要多样化。课堂上,可增加学生个别学习、小组讨论、学生执教等形式,加上原先的课堂提问、教师讲述等,构成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8.探究活动要落实到位
生物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对《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的“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进一步探究”“实验”“调查”“设计”“模拟制作”“技能训练”和“课外实践”等活动一定要落实到位。决不能流于形式,不能在黑板上讲实验,而要在实验室中让学生做实验。教师不仅要研究考试大纲,而且还要研究《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把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放在首位。
只要社会、家庭、教师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只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就一定会变倦学为乐学。
【注:本文系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十二五”课题“互动式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验研究”(课题批准号:y2011120)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宿豫县宿豫中学,江苏 宿豫,22380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