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学 >> 营养学 >超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代谢综合征定量诊断和血清学相关指标

超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代谢综合征定量诊断和血清学相关指标

收藏本文 2024-02-05 点赞:6787 浏览:1637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探讨背景:精确定量肝脏脂肪含量对深入探讨肝脏脂肪沉积在多种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地位有着重要作用。本探讨旨在利用计算机辅助测定肝脏超声图像上的肝肾回声比值和肝脏回声衰减系数,并通过这两项定量指标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超声定量肝脏脂肪含量策略。探讨策略:本探讨入组来自中山医院体检中心的127名受试者,在同一天接受问卷调查、体格参数测量、血生化检测、腹部超声检查和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肝脏脂肪含量测定。利用计算机辅助图像浅析软件在超声图像上测定肝肾回身比值和肝脏回声衰减系数,并通过3D腹部标准化模块对超声定量参数进行标准化。结果:1.探讨共入组男性受试者71人,女性受试者56人,磁共振测定肝脏脂肪含量以3.0%到70.9%(平均20.2%);标准化超声肝肾回声比值和肝脏回声衰减系数随肝内脂肪含量增加而显著增加(P0.001)。2. Pearson线性相关浅析显示标准化超声肝肾回声比值和肝脏回声衰减系数与1H-MRS测定肝脏脂肪含量呈高度线性正相关(r=0.884,P0.001和r=0.711,P(0.001)。3.多元线性回归浅析显示在年龄、性别、体重、腰围、BMI等形体参数和超声定量指标中,标准化超声肝肾回声比值对实际肝脏脂肪含量有最高预测效力,可单独估计肝脏脂肪含量,其可解释变异量为78%(P0.001)。在此基础上联合运用标准化超声肝肾回声比值和肝脏回声衰减系数可提升估计肝脏脂肪含量的准确性(可解释变异量79.8%,P0.001)。其预测公式为:肝脏脂肪含量(%)=62.592×标化超声肝肾回声比值+168.076×标化超声肝脏衰减系数-27.863。4.以H-MRS测定肝脏脂肪含量≥5.56%作为诊断脂肪肝的“金标准”,ROC曲线浅析示超声定量策略测定肝脏脂肪含量诊断脂肪肝的最佳切点是9.15%。利用这一切点,定性诊断脂肪肝的灵敏度95.1%,特异度100%,优于同一批受试者普通超声诊断结果(灵敏度82.5%,特异度83.3%)。尤其对伴轻度脂肪肝的患者,超声定量策略的诊断效力显著优于普通超声策略,其灵敏度82.6%vs47.8%,特异度100%vs83.3%。5.超声定量指标的测定有很好的可重复性,不同操作者利用超声定量策略测定同一受试者的肝脏脂肪含量,其差值有91.3%在±5%误差范围内,不同超声仪器上重复测定同一受试者的肝脏脂肪含量,其差值有69.2%在5%误差范围内。6.相关性浅析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BMI后,超声定量策略测定的肝脏脂肪含量与腰围、ALT、AST、血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Apo-E、血糖呈显著线性相关(P0.05)。结论:超声定量肝脏脂肪含量策略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灵敏度高,且能较准确地反映肝脏脂肪含量,特别适合于大规模人群的脂肪肝流行病学定量探讨,为临床上早期发现轻度肝脏脂肪样变,随访和评估脂肪肝个体治疗效果提供了一种简易有效的辅助诊断工具。探讨背景及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临床体现。探讨表明代谢综合征患者往往伴有肝酶的升高。然而,目前临床上利用的肝酶正常值范围,无法早期识别代谢综合征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者。本探讨旨在探讨正常范围内肝酶升高与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联系。探讨策略:本探讨入组来自中山医院体检中心和上海长风社区卫生中心的1503例体检受试者,其年龄跨度在18至95岁之间。每位受试者均详细采集病史、用药史、家族史、生活史,测量形体参数并留血样行血生化指标检测。其中237例受试者(男125例)还接受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肝脏脂肪含量测定。探讨结果:1.探讨共入组634名男性受试者和869名女性受试者,其中222名男性受试者(35.0%)和215名女性受试者(24.7%)患有代谢综合征。肝酶指标的中位数及四分位区间在男性受试者为:ALT22(15-37) U/L,谷草转氨酶(AST)22(18-27)和GGT30(21-45) U/L;而在女性其肝酶指标中位数分别为:ALT16(12-25) U/L, AST20(17-25) U/L, GGT22(16-32) U/L。2. Spearman偏相关浅析显示校正年龄、BMI、吸烟及饮酒史后,肝酶(尤其是谷丙转氨酶AL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几乎与代谢综合征的各组分均显著相关(P0.05)。3. Logistic回归浅析显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风险与血清ALT、AST、GGT(?)司有着剂量-反应联系。在校正年龄、BMI、吸烟和饮酒史后,以肝酶的第一个五分位作为参照,受试者患代谢综合征的相对危险度在ALT和GGT的第三个五分位开始显著上升(P0.001),AST第五分位的代谢综合征相对危险度在女性受试者也有显著升高(p=0.001),但在男性无显著变化。4.ROC曲线浅析提示利用ALT、AST和GGT诊断代谢综合征的最佳切点在男性受试者分别为26U/L、25U/L和29U/L,而在女性受试者分别为20U/L,23U/L和21U/L5.与传统肝酶正常值比较,新的下调的肝酶正常切点可多筛检出30%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并且该切点诊断代谢综合征的特异度也可保持在70%左右。6.以[1H]-MRS测定肝脏脂肪含量大于等于5.56%为诊断NAFLD的“金标准”可以发现新的肝酶切点诊断NAFLD的灵敏度较传统的肝酶正常值上限成倍提升,并且诊断的特异度(78%-90.2%)和阳性预测值(93.7%-96.9%)均比较理想。结论:探讨表明在排除其他肝脏疾病的情况下,正常范围内的肝酶轻微上升可能早期提示肝内脂肪沉积和糖脂代谢异常状态。目前临床上运用的肝酶正常上限无法帮助早期检出患代谢综合征和肝脏脂肪样变的患者。由此,下调肝酶的正常值范围可能有助于早期在人群中筛选出患有代谢综合征和NAFLD的患者。探讨背景与目的:血尿酸水平升高是预测代谢综合征(MS)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目前探讨表明尿酸是一种同时具有抗氧化和促氧化损伤双重作用的特殊分子,其作用与尿酸所处的机体内环境密切相关。由此,饮食和代谢因素诱导的高尿酸血症与肾排泄功能不建全造成的高尿酸血症对糖脂代谢异常的发生可能有不同作用。本探讨旨在分别探讨在肾功能正常(GFR≥90ml/min/1.73m2)和肾功能异常(GFR90ml/min/1.73m2)的社区中老年人群中尿酸水平与MS、肝脏脂肪含量的联系。探讨策略:本探讨的人群来自上海长风社区探讨以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连续招募的1141名45岁以上社区中老年居民。每位受试者均接受病史采集,体格参数、生化指标检测以及超声检测肝脏脂肪。探讨结果:1.探讨共入组1141例社区中老年人群,其年龄中位数为62岁。其中364人(31.9%)符合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477人(41.8%)可被超声定量肝脏脂肪含量策略诊断为脂肪肝。195名受试者(17.1%)有着高尿酸血症,其代谢综合征和NAFLD的患病率更高,分别为50.3%和58.9%。687人(60.2%)肾功能正常(GFR≥90ml/min/1.73m2),423人(37.1%)GFR60-89ml/min/1.73m2,31人GFR60ml/min/1.73m2)。2.随着MS组分数的增加,探讨人群的平均血尿酸水平逐渐升高(P0.001)。3.单因素相关浅析显示探讨人群的血尿酸水平与肝脏脂肪含量呈线性正相关(r=0.193,P0.001),尤其在肾功能正常人群相关性更强(r=0.255,P0.001),而在GFR小于90ml/min/1.73m2的受试者相关性偏弱但仍有统计学作用(r==0.144,P=0.001)。4.将男性和女性社区人群分别根据尿酸水平四分位分组,Logistic回归浅析显示在肾功能正常人群中,校正年龄、BMI、吸烟饮酒史、GFR、肝酶后,MS发病风险OR值以Quartile3开始时显著上升(P0.05)。但在肾功能不建全人群,尿酸与MS发病无独立相关性。5.多元线性回归提示在肾功能正常人群中,校正年龄、性别、BMI、代谢综合征各组分、肝酶、APO-A、APO-B和GFR情况下,血尿酸水平与肝脏脂肪含量独立线性正相关(P=0.003)。Logistic回归浅析显示血尿酸水平升高独立预测NAFLD的发病风险(OR:1.005[1.002-1。007])。但在肾功能不建全人群中,尿酸与肝脏脂肪含量和NAFLD发病无独立相关性。结论:血尿酸水平升高与肾功能正常人群的MS和NAFLD发病风险独立相关,但对肾功能异常人群,血尿酸水平和MS、NAFLD无独立相关性。由此,在肾功能异常的人群中,高尿酸血症对代谢疾病发病的临床作用需要谨慎加以解释。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论文超声诊断论文超声肝肾回声比值论文超声肝脏回声衰减系数论文质子磁共振波谱论文转氨酶论文最佳切点论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论文代谢综合征论文质子磁共振波谱论文尿酸论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论文代谢综合征论文肾小球滤过率论文黄嘌呤氧化酶论文

    第一部分 中文摘要7-9

    PART Ⅰ ABSTRACT9-11

    第二部分 中文摘要11-13

    PART Ⅱ ABSTRACT13-15

    第三部分 中文摘要15-17

    PART Ⅲ ABSTRACT17-19

    前言19-21

    第一部分 标准化超声肝肾回声比值与肝脏回声衰减系数定量肝脏脂肪含量策略探讨21-37

    探讨背景21-22

    探讨对象、材料与策略22-28

    1. 探讨对象22

    2. 排除标准22

    3. 探讨策略22-27

    3.1 问卷调查22

    3.2 人体学参数测量22-23

    3.3 生化指标检测23-24

    3.3.1 标本采集23

    3.3.2 主要仪器试剂和检测策略23-24

    3.4 [~1H]-磁共振波谱肝脏脂肪含量测定24

    3.5 肝脏超声图像采集24

    3.6 肝脏超声图像浅析24-27

    3.6.1 超声肝肾回声比值24-25

    3.6.2 超声肝脏回声衰减系数25-26

    3.6.3 超声定量参数标准化26

    3.6.4 超声定量策略的可重复性评估26-27

    4. 统计浅析27-28

    结果28-34

    1. 探讨对象基线特点28

    2. 超声定量参数与[~1H]-MRS肝脏脂肪含量相关性28-30

    3. 超声定量指标估算肝脏脂肪含量模型30

    4. 超声定量策略vs普通超声策略30-31

    5. 肥胖受试者超声定量肝脂肪含量与[~1H]-MRS测定结果相关性31-32

    6. 超声定量肝脏脂肪含量与代谢相关指标的相关性32-33

    7. 超声定量肝脏脂肪含量策略的可重复性33-34

    讨论34-37

    第二部分 正常范围内肝酶升高与代谢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联系.37-48

    探讨背景37-38

    探讨对象、材料与策略38-40

    1. 探讨对象38

    2. 排除标准38

    3. 探讨策略38-39

    3.1 问卷调查38

    3.2 人体学参数与生化检测38-39

    3.3 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39

    3.4 [~1H]-磁共振波谱肝脏脂肪含量测定39

    4. 统计浅析39-40

    结果40-45

    1. 探讨对象基线数据40-41

    2. 肝酶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相关性41

    3. 血清肝酶水平与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相关性41-42

    4. 肝酶诊断代谢综合征的最佳切点及诊断效力42-44

    5. 新的肝酶切点与传统肝酶切点对代谢综合征和NAFLD的诊断效力44-45

    讨论45-48

    第三部分 不同肾功能状态人群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肝脏脂肪含量的联系48-59

    探讨背景48-49

    探讨对象、材料与策略49-51

    1. 探讨对象49

    2. 探讨策略49-50

    2.1 问卷调查49

    2.2 人体学参数测量及生化检测49-50

    2.3 超声定量肝脏脂肪含量50

    2.4 诊断标准50

    3. 统计浅析50-51

    结果51-57

    1. 探讨人群的基线数据特点51-52

    2. 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联系52-54

    3. 血尿酸水平与肝脏脂肪含量、NAFLD的联系54-57

    讨论57-5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