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级管理 >关于小学英语教材中分教学中专

关于小学英语教材中分教学中专

收藏本文 2024-04-02 点赞:13597 浏览:5838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手中的这套外研社小学英语教材《新标准》非常重视文化的渗透,这套教材全面体现跨文化教育思想。教材在介绍外国文化时,注意让学生放眼世界,扩大视野,从介绍英语国家人民的日常生活开始,逐渐更多地涉及他们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人文地理等,并在适当时间安排必要的表达不同观点的篇章。同时,在介绍英语国家文化时,注重介绍中华文化,以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养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并能培养学生形成运用英语向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udooo.com

外国人介绍中华文化的初步能力。
在每一个单元的活动用书中都有一个文化板块,“Do you know?”除去故事和语言本身对孩子们的吸引,其实,异域的那些不一样的文化,才是更能吸引孩子的“最浪漫的事”。
如何处理好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分,对于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文化意识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得体运用语言的重要保证。让孩子们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他们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

一、教学中的纠结,让浪漫的事走远

怎样才能处理好小学英语教材的分,使其自然地渗入语言教学中呢?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小学英语文化教学中让教师比较纠结的情况主要有:

1.“让它走远”

既然小学英语教材如此重视文化的渗透,为什么还会有人让它走远呢?一是因为分是活动用书中的一个选学内容,因此部分教师在上完unit 1 and unit 2两部分教学内容之后往往会忽略文化渗透,不像课文那样必需教授,所以就让它走远了。二是活动用书直接呈现文化内容,教师面对如何用英语来向学生展示文化知识的问题,或者是如何把文化知识与语言教学相结合。而这两方面都不是很容易能够解决的,因此部分教师就会知难而退,采取“让它走远”的做法。

2.“你走你的路”

教师在处理文化内容时有没有做到语言与文化的融合。有的教师在课堂中往往是先进行语言教学然后再进行文化介绍,成了语言与文化相脱离的教学,只不过是为语言教学贴上了一个文化的标签。如果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把文化知识与教材中的语言内容融合起来,让学生在一定的文化情景中来进行得体的语言运用。

3.“强扭的瓜”

这种说法是因为不管课堂教学的实际是否需要都在课堂教学中加一个文化介绍的环节。其实,《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并不要求我们每一节课中都要有一个显性的文化教学。而且活动用书中的文化内容也不一定非要在课堂中进行讲解。同时,每一个单元的文化内容也不必与单元教学采取一一对应的关系。我们可以非常灵活地根据语言教学的需要对文化内容进行前后调整和自主拓展,这样能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拓展得到更好的融合和相互促进。

二、思索中的领悟,重拾浪漫的事

总结了那些让我们纠结的因素,不难做出正确的思索并找到正确的方向。处理教材中的文化内容时,首先要遵循《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出的适用性原则。首要的问题是分析活动用书中的文化内容是否适应单元教学的语言内容。如果这两部分是可以融为一体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进行直接渗透。但如果这两部分的内容有所出入,就有必要进行修改和调整。如果那些被删除的文化内容又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我们就在课外进行讲解和介绍。

1.单刀直入

在教材中,大部分的文化内容与单元教学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我们可以采取直接渗透的方式来处理文化内容。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我们还要遵循融合性原则,要把文化知识的传授与语言操练的过程巧妙地结合起来,避免语言教学和文化拓展完全分成两个不相干的部分的教学现象。
例如:《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五册模块一Unit 1 When did you come back?这一单元中的分是关于伦敦的一些著名景点和海德公园的介绍。这一文化内容可以直接渗透到对话教学的中去。遵循融合性原则,我们没有必要把它当作文化知识来介绍,而采用隐性的方式让学生在语言操练的过程中讨论伦敦主要特色景点并感受文化的内容。
又如:《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五册模块二Unit 1 How many do you want?这一单元中的分是英国的网上购物、货币、公制的计算法。主要是让学生用英语来介绍超市购物的对话用语。这一文化的介绍也完全可以直接融入单元教学中去,创设相应的文化情景,让学生在语言操练的过程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再如:利用课件打出各种食物的图片问学生:How many do you want?How much do you want?Can you show me the list?One kilo,please.

2.你看你看,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

并不是只有十五的圆月才美丽,新月残月各有千秋。不能拿来就用的那些文化知识,我们应该也有必要进行修改和调整。在新课程理念下,用批判的眼光审视教材,做到“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月亮的脸变了,或圆或缺,却更应景,更美丽了。
例如:《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五册第四模块中的话题是名称代词,分是英国的服装和天气。服装部分可以和书上出现的四种有关服装的单词做补充和介绍。但是关于天气主要是介绍英国气候,我们可以把这个部分的文化内容调到第一模块,在介绍Do you live in London?使之更好地适应单元教学。
在处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时,我们除了可以修改和调整文化方面的内容之外,也可以对语言材料进行适当地修改和调整。如:在上面的例子中,把第一模块英国的气候介绍这一文化渗透到第三册第八模块Where did Lingling go yesterday?我们可以根据书上的Listen and say ,重新设计一个交际情境。第一环节:介绍英国气候;第二环节:介绍学校活动;第三环节:对话交际和情景表演。

3.课外讲解

难道文化知识的传授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指出:在文化导入方面,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隐性的融入和体验外,还可以在课外运用母语进行注释和比较。因此,对于教材中那些无法用英语来介绍或融入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内容,我们完全可以在课外进行介绍和讲解,从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课外讲解的方法有很多,运用黑板报、校园广播或布置上网调查的活动都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丰富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例如:我们学校在教学Halloween时,就运用了校园黑板报和校园广播的途径来介绍万圣节的知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还会在一些西方节日到来之前布置学生进行课外调查,让学生感受这些节日对中国人的影响。还有,在英语兴趣小组中,笔者往往会对学生进行英语小报的辅导,让他们用简单的英语来介绍中西方的传统文化。
总之,教师在面对教材和活动用书中的分时,首先就要遵循适应性原则对教材中的文化内容进行灵活变通的处理。更要遵循融合性原则,把分知识融入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渗透。但是对那些无法用英语来介绍或者是无法融入语言教学中去的文化内容,就可以进行课外讲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我们的英语教学怎么写作。此外,除了活动用书的文化内容之外,许多教材的语言材料中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那些在语言习惯或者表达方式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内容,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让孩子们在地道、得体的语言运用中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我们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润物无声地了解西方不同的文化。学习语言,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加上风格迥异的异域风情,就成了最浪漫的事!让学生尽情享受,尽情徜徉其中!
(作者单位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华阳实验小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