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对于公允对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查抄袭率

对于公允对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2-09 点赞:7506 浏览:2444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国际上也在不断加大对规避风险的需求,由此产生了衍生金融工具, 并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关计量问题受到质疑,一直是金融界研究的重点。在我国仅于 2006 年才在新会计准则中全面引入衍生金融工具,其发展尚属初级阶段,还存在在一系列问题,当前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较为困难。 本文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优越性,并对我国目前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存在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业务流程
衍生金融工具出现在我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由于转换债券的初步尝试得到推广运用。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和适应市场的发展,迫切的要求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新的理论研究。我国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大致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集中于介绍金融期货,出现于九十年代中期,这与当时我国期货的快速发展有关,这一阶段的研究为衍生金融工具之后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是对衍生金融工具不同方面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国内会计学界把“历史成本可靠性强但相关性差,公允价值相关性强但可靠性差”作为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满足当前经济环境的需要,提高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性。同时,公允价值计量也有难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等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而当公允价值计量被引入到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后,很多国内学者则把如何正确地确定其计量方法也作为了研究的重点。

一、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优越性

(一)公允价值计量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可靠性与相关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基本质量特征。历史成本计量因为具有较强的可靠性才成为最基本的计量属性,而公允价值由于对未来不确定性,具有较强相关性,更能反映企业的业绩和相对地位。对于衍生金融工具来说,用户要判断收益的不确定程度,需要更相关的信息来评价企业的机会和风险。次贷危机的爆发就是由于金融资产泡沫通过一些不受监管等金融创新的放大导致的。而公允价值在这场危机中使会计借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促使外界正视和化解金融资产泡沫,将金融资产泡沫及时、公开、透明地披露,才使金融界创设的虚幻泡沫没有被投资者掩盖。由此看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打破传统计量的局限性,提升了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二)公允价值计量增强会计信息的预测性

首先,随着金融市场行情的变化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也在变化,公允价值的最好依据就是合约的市场, 衍生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来计量的价值,将具有很好的预测性;其次,在考虑当前经济状况和风险类型时,可比性使得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信息比历史成本数据有更强的预测能力;最后,根据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所提供的会计报表能够进一步体现其相关性,为投资者更好地预测未来的经济形势。

(三)公允价值计量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同一项衍生金融工具具有一致的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反映了不同经济环境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而不是停留在过去经济环境之下,因此,它所提供的数据既可以纵观企业过去的计量信息纵向比较,有可以针对不同企业进行横向可比。

二、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准则不完善

新准则的颁布虽然对我国会计发展具重要的意义,但在实践运用过程中,仅以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准则来说,还是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不断完善。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制度和规范的实用性还不够,在确认、计量和披露等方面我国的衍生金融会计体系还存在过于抽象、粗糙等问题,给管理者留下了很大的操纵空间。衍生金融工具的金融产品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会计准则关于其计量的许多规定也只是浮于表面,制定还很不完善,很多会计人员对其还不甚了解。对于衍生金融工具来说, 金融产品的市场只有在实物期货和股票认购权证公开的交易市场才能查询到,而其余金融衍生产品的公允价值则无从查询。针对这种情况,具体的计量方法,准则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指导方法。特别是在实务中受我国会计人员素质、交易市场条件等限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其使用性。
尽管 2006 年颁布的新准则允许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表内披露,打破传统会计要素的界限,但是对衍生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的内容却是远远不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披露偏于定性化。尽管我国参照国际会计准则要求详细的描述衍生金融工具的利率风险情况等,然而,对于风险的披露,规定却比较泛泛,披露过于简化,主要强调定性方面,对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所蕴含的风险没有做到针对性的定量披露,导致有些风险相互抵消,使风险披露形同虚设,不能够发挥其真正的意义。
2、衍生金融工具仅仅披露其公允价值有失完整性。仅依靠公允价值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披露是不全面的,因为公允价值所提供的信息是不完整的。对于大多数衍生金融工具来说,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额在其杠杆性的作用下可能超过报表编制日的公允价值。因此,仅靠披露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进行估计是不可靠的。
3、我国传统报告的形式、分类、结构,不利于报表使用者进行正确地投资决策。很多银行反对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原因是如果金融产品公允价值变动如果全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很容易剧烈冲击利润表的。他们认为,银行无法对确认利得和损失的时机进行控制,因为当期损益中既包含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未实现的损益和已实现损益,将会导致损益大幅波动于会计报表中,进而影响银行在客户中的形象,增加银行经营风险,这也是众多银行普遍认为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时机尚未成熟的主要原因。

(二)资本市场有效性缺失

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建立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经济体制,但由于经济体制还很不健全,非资产的公允价值很难把握,影响到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充分应用。对于衍生金融工具来说很大程度上正是受制于资本市场。理论上讲,当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是恰当时,依据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当公允价值能够合理确定时,既不会过分损害其可靠性,又可以使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得以提高,但是,公允价值具有数据、资料受市场成熟程度和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的影响,具有不易取得,计量过程主观随意性较大等缺点。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处于非理性状态,多数新生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交易市场,很难被获取公允价值。票据市场作为金融基础市场滞后发展制约和阻碍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改革,使得整个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很难实现。中国股票市场自建立以来,资本市场受到恶性炒作以及大机构操纵等原因波动性过大,交易者在进行资本商品写卖时,投机成分远远大于投资成分。总之,我国市场经济的不发达,尤其资本市场有效性缺失,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资本市场缺乏活跃性,使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失去了计量可靠性的前提,计量结果是否具有说服力也将受到人们的质疑。

(三)会计监管不力

从其诞生到现在的几十年时间里,衍生金融工具显示了非凡的生命力和超强的破坏力,它在推动了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暴露了其高风险性。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是会计监管显然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缺乏对衍生金融工具有效的会计监管导致的。一般来讲,衍生金融工具面临的风险主要包含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结算风险等。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难度增大,带有市场风险的投机性、信用风险的频繁性等特征,更是缺乏会计监管的有效性。
1、传统内控方法失效。对于衍生金融工具来说,传统的通过对支出进行限额对投资进行内部控制的方法,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失去了

源于:查抄袭率论文www.udooo.com

作用。
其次,衍生金融工具的投资很多情况下均直接受控于企业高层管理者,在衍生金融工具实践中难以实现授权、执行、监督等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内部控制制度所依赖的理念。使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失去其应有的作用。最后,衍生金融工具的监管多在于事后监管,也使得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管需要不断加以完善。
2、缺乏良好的内部监管环境。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对于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虽然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基本公司治理结构,但尚未清晰划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职责,整体上内部控制先行的理念尚未形成,对衍生金融工具违规操作屡禁不止,内部管理混乱,内部控制停留在初级阶段,企业面临风险加大。
3、财务预警机制缺乏。现代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财务预警机制不完善将导致内控失效,很多企业没有建立与之配套的财务预警系统,尚未真正实现风险预警,内部控制流于形式。企业如果没有必要的财务预警系统,待发现时危机可能已经恶化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参考文献:
金永利.公允价值确定之现值法[J].商场现代化,2010,(9)
牛成喆,苏正建.从相关性和可靠性看公允价值的运用[J].财会月刊,2006,(6)
[3]纪楠.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问题[J].辽宁经济,2007,(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