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素质教育 >关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尝试

关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尝试

收藏本文 2024-03-23 点赞:18528 浏览:8262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成为老师们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相关的教学理念为依据,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课堂导入、列举实例、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师生良好的互动、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五方面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高
小学数学学习成效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从学习主体的需要出发,灵活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注重课堂导入方法。为教学开好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老师能够注重导入的方法,就能够一下子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很好。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导入方法:

1.直接出示问题

教师在教授新课之前,可以直接给学生出示新的课题,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提高对所学知识的学习意识。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这样说:“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些长方体的物体,如:课本、砖块、字典、铅笔盒等,那么长方体到底具有什么性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吧。”

2.用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我们应以旧知识作为迈向新知识的桥梁,促使学生不断得到进步和发展。同时,注重采取递进式教学模式,减轻学生对数学的畏难心理。例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5个6相加的加法算式为:6+6+6+6+6,如果是10个6相加的算式应该怎么写?”有的学生就写出了10个6相加的长长的算式,此时,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这样写是正确的,但是却非常复杂,那么,到底有没有一种更为简便的方法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故事、多媒体等方式方法进行导入,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导入效果。

二、列举生动的实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数学概念的描述不但枯燥而且乏味,想要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象和易懂,就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相关素材,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其概念为:角是由一个端点引发的两条射线,很多学生对于这一概念感觉非常模糊,不易理解。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例:“炎热的夏天,人们都喜欢在大树下乘凉,而小朋友们都在大树下荡秋千,一位老师走来了,”此时,教师要出示一个人正在走路的图画,其手臂与身体形成一个角度,然后接着说:“你们知道吗?这个老师的手臂一摆,其中就包含了一个数学概念,你们知道是什么概念吗?”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其思维的火花也被点燃了。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发展水平,准确判断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坡度性的问题,为学生与知识搭建必要桥梁,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一组数:3,6,8,17,100,123,456,1200等,让学生自己探究其中哪些数能够被3整除。有一位学生举手回答:“个位数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一位学生进行反驳:“这种说法是错误的,13,16,19都不能被3整除”。通过学生的计算得出:3,6,123,456,1200都能被3整除,然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这些-数和3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通过学生的继续探究最终得出结论:将一组数中每-+数字加起来,所得出的数若能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就一定能被3整除。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维经过跳一跳就够到了最近发展区,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四、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

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成长环境、学习方式等方面各不相同,导致了学生之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性。因此,教师要关注

职称论文范文www.udooo.com

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身原有基础上获得较大的发展。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次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逐层递进中获得进步。
例如,在教学“基本分数应用题”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这样一道习题:某班的男生有18人,女生有14人,那么然后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将后面的问题填好,有的学生提出问题: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有的学生问道:男生是女生的多少倍?还有的问道: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等等,之后教师根据问题难度将它们分为三个不同的等级,为实施分层教学奠定基础。

五、利用实践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所在,动手实践过程是手脑并用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手脑并用中拓展思维、提高技能。作为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学具进行演示和操作,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动手的机会,提高他们各个器官协调并用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主体地位。这一方式,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有助于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在直观的操作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与把握。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回顾以往所学的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并想一下三角形的面积是如何推导出来的。然后要求学生用两个—样的三角形拼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边演边讲的方法来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当学生推导之后,教师再提出新的问题: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通过旋转平移的方式能构成一个怎样的图形呢?学生经过实践得出:拼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原来梯形的底有何关系?两者的高又有什么关系呢?由此逐渐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研究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但只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善于学习、总结和探索,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在数学学习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参考文献:
高美英,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做法[J].成才之路。2010(2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