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学校管理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征与引导策略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征与引导策略

收藏本文 2024-03-08 点赞:11319 浏览:4645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高等职业教育在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社会经济方面,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在教育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职业教育的社会适应性与实用性,偏重于对学生职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不注意其健康心理与坚强精神的培养;在德育体制上,往往追求德育标准的统一性和德育内容的规范性,而比较忽视对学生终极价值求索的关怀。由于学生对高职教育缺乏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所以经常表现得自信心不足,对前途的认识比较迷茫,而且由于来自不同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个体心理差异大。高职生由青春后期向成人过渡过程中的“成长烦恼”期,故容易产生心理失调,出现心理矛盾。比如求知欲和知识水平的矛盾,自主性与依赖性的矛盾,自信与自卑的矛盾,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闭锁性与理解需要的矛盾,冲动与压抑的矛盾,孤独感与强烈的交往需求的矛盾等。
与男生相比,女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和机遇,一方面,她们受传统民族文化及所营造的环境氛围的束缚,背着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智女愚的心理包袱。另一方面是现代生活中,挣脱各种羁绊,跻身于生存空间的竞争和拼搏。她们内心的各种冲突、矛盾和失衡可能比男生更为复杂、强烈和隐蔽。受自我性别角色和外在社会文化氛围的影响,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高焦虑倾向和强烈的自我意识,较低的成就期望值以及青春期、青年期生理发育及心理的发展。
现代的高职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灵性的个性,他们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丰富多彩、自主创新的过程。教育工作者应当根据学生素质水平的不同和学生心理需求的差异,施与不同的教育管理方法,让他们结合自己,尽显潜能,充分发展自我,让他们真正体验并收获学习的自由与愉悦。

一、学生的个体需求对教学的影响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人的需求满足是阶梯式的,是一个需要满足后再追求下一个需要。高职高专学生希望学校能给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发展铺平道路;他们希望能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来展现其能力和才华,他们渴望通过学习得到较大改善和提高。
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高专学生注重的是较高层次的需要,即自我表现的需要、认识的需要和自我完善的需要。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因此,关注人,关注教育的对象,是教育问题的核心。卢梭说:问题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学问,而是在于培养学生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是所有一切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教师的责任不是教给学生以行为的准绳,而是促使他们去发现这些准绳;问题不在于告诉学生一个真理,而是在于教他去怎样发现真理;应当使每个人培养成他所能够成为的最出色的人。

二、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就必须掌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启发学生需要的思维,选择有利的教育工作模式。当前高职教育还没有完全从学历教育中“醒悟”过来,还没有真正走到教学适应社会、适应市场需求的正确道路上来。另外,高职学校一般是知名度不甚高的普通学校,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刚刚从中专层次升级为职业学院,人们从根本上还没有真正地认可它的存在和功用。从而使高职学生产生自卑、消极、渺茫的心理。现代社会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创新心理素质和方法,指导他们掌握一些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利用学习心理学的理论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成功教育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被驯服的动物。早在

摘自: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韩愈(768—824)作《师说》中“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一说就明确的指明了所谓“老师”者,首先教学生先做人,尔后授课业解迷惑。育人先知人,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行为变化的特殊规律。总之,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坚持“立足于教育,辅之以管理,寓教育于管理”的理念。通过将教育落实到管理中,把管理上升为教育,使得两者相得益彰,互补互促,达到塑造人、引导人、规范人的目的。

三、对高职教师的要求和对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的思考

学生为学习动力、学习兴趣的缺乏而苦恼,不少教师也为教学质量的下降和学生素质的现状深深忧虑。高职院校不是一方“净土”,社会上的许多不良风气和思想渗入校园,影响了教师的教育成果,学生中的旷课、、打架等违纪行为增多,男女学生恋爱成风。对于广大高职教师而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远比其它工作更易让他们感觉到疲倦不堪,做学生思想工作的难度确实令不少教师感到较大的压力和负担。为了适应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角色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生的导师、合作者、课程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开发者、查询者、学生的学习顾问以及研究者、学习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技能是作为一个专业老师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必须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身心和完善,关怀人的个性和创造力发展。作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而言,教育的意义和目的不仅仅只是教。高职生基本上都是成年人,他们有自己的个性主张,有自己的想法以及各个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所以在日常工作中的重点就是以人为本,注重社会适应性和科学知识相结合的培养,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成功地抓住了人性的弱点,因此无论什么样的学生无论什么样的需要或者所反映出来的需求不管在表面看来有多么得不合理,它都是人的需要的反映,只是这种需要的层次是低级或者高级。正确地引导学生的人生观的选择,使学生能够客观地考虑人生,端正人生态度,从而提高需要的层次。
总之,学校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探求传授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在大学生生理、心理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及时拓展教育内容体系,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建构富有针对性的高校教书育人的新模式。引导当代大学生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高扬远大的理想风帆、形成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把学生培养成思想觉悟高、专业知识突出、工作能力出色、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人才。职业教育应该重视在充分挖掘个体的内在潜力,促使人的个性发展方面;需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来构建职业教育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志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0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