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小学德育 >知心老师关爱学生点滴

知心老师关爱学生点滴

收藏本文 2024-02-13 点赞:4496 浏览:1551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翻开报纸,打开网页,“官二代火烧16岁少女”的事件频频映入眼帘。就在大家谴责“官二代”时,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不禁陷入沉思。今天的“毁容”,昨日的“杀母”,前日的“跳楼”等这些发生在花季少年身上的惨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为什么现在有大量的青少年漠视生命,手段残忍呢?事实上,这是一种病态、一种心理不健康的显现,这在当今的学校教育教学中不容乐观。
老一辈人说起现在的孩子,总是羡慕地说:“你们呀,真是掉进蜜罐里了,要什么有什么,多幸福呀!”其实在当今的社会中,个人、家庭、班级、学校之间竞争激烈,学习的压力很大,不论家庭还是学校,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远没有像对待成绩一样重视。许多父母、老师将期望一层层压到孩子身上,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在家庭生活中、在班级学习中、在朋友交往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在家父母无暇顾及,在学校老师无暇顾及,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理重负就会一点一滴地将他们的欢乐剥夺,在成长的缓慢积累中,学生们离心理健康越来越远,最终导致心理产生问题,从而引发一系列惨剧的出现。因此,学生心理的疏通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学生需要真正的知心老师。

一、知心老师要做到真爱每一位学生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育人先育心,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共鸣。”作为教师都很清楚要真爱每位学生,然而“知道”并不等于“做到”。作为教师要想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首先必须热爱每个学生,而且要真心诚意地去爱他们、亲近他们、了解他们,同他们相处。例如:关心他们思想品德的进步、学习成绩的提高、身体素质的发展、生活中的困难、同学关系的好坏;在你去帮助他们解决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时,首先要知道学生真正的看法,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坦诚地交换意见,让学生真实地感觉到老师在关心自己的成长,而这种关心一定不能带有偏向性,否则“知心”就会变为“隔心”。

二、知心老师要信任每位学生

魏书生老师的做法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在魏老师的班级里每位学生都有他的工作,就是因为老师的信任,每位学生的工作都做得很出色,就是因为信任每位学生都能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信任是激发学生发挥巨大潜力的动力。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和鼓励就如同温暖的阳光会使阴暗角落里的“小苗”重新焕发生机,健康地成长。

源于:查抄袭率本科论文www.udooo.com

比如:在我的班级里,有一个“小淘气”,经常迟到且不完成作业,我就让他做这周的值班班长,管理这周的班内事务。我站在幕后暗暗观察着这个淘气鬼,在我和全班同学的信任下,这个“小淘气”像变了个人似的,每天早早来到班里,安排小组长打扫卫生,作业也按时完成了,虽然是在他同桌的帮助下。知心老师只要给学生足够的信任、极高的期待,我们的孩子们就会发挥无限的潜能。

三、知心老师要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位学生

作为老师要知道班级中的每一朵待放的花都有它特有的美丽、可爱之处,每一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教师要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每一个人的品质不同、习惯不同、家庭环境不同,对待事情的处理方式也不同,所以班级中就会出现学生的优良之分。对待学生老师切不可感情用事,用变色的眼光来对待。对待学生的错误老师要通过方方面面信息的分析,从中找到学生问题的症结,开出切实有效的“心理药方”,做到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和信心,帮助学生迅速回到正确的轨道上,让他们以健康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中,勇敢地、客观地面对生活。切忌一棒子把孩子置于不可翻身的地步,一定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人才,都有成才的一天。

四、知心老师要让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

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心强、求知欲浓,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个性自主和谐的发展,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精神、勇敢拼搏意志,身心得以健康成长,知心老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或进行有意义的班会活动,让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在活动中得以更好的交流和积极向上的发展。例如:我知道现在孩子的学习压力大,我就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创造各种各样的活动,缓解孩子们的压力,让他们的身心愉悦健康。在3月5日学雷锋活动日,我让孩子们为身边的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让他们在付出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快乐,情操得到提升,心情获得轻松。课下又建立各种兴趣小组,让孩子们发展自己特长,愉悦身心,健康发展。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也是这样,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往往小问题会变成大毛病,小过节会酿成大祸患。每个人都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而每个人的健康成长需要的是一位有洞察力的、心贴心的老师,做孩子们的知心老师,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为了孩子们茁壮成长、健康发展,我们应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多、更好。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