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美术教学 >散文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浅探

散文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浅探

收藏本文 2024-03-13 点赞:13550 浏览:5814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初中生的人生观、社会观与世界观等还不够成熟,初中散文阅读教学成为教师难以解决的课题。本文在分析初中散文特点及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散文的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初中散文教学方法和教学实施过程,还举例证实了研究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散文教学 阅读教学 教学方法
初中散文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任务驱动”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开放式教学法等。
在散文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在每个关节点上设置疑难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阅读理解,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采用“发现式”教学法,保证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着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发现”的学习过程,并能够解决教师提出的任务与问题时,必将会深入理解散文内涵,充满学习热情。
问题教学法即在散文教学中,老师采取“提问—讨论—解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这种问题式导入的教学形式,主要有两种表现途径,一是直接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带着疑惑学习新课内容,在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中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理解散文的目的;二是在新授课内容之前,直接向学生提出本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开门见山,重点突出,老师应大胆放手,在教学中留有想象的空间,通过提问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自由解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得散文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讨论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时将学生分成多个讨论小组,采用协作式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强调以学生的团队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在小组中学生思维可以相互启发,也可以更多地交流思维经验,发扬团结互助精神,这对学生成长很有利。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散文,并掌握自主学习方法,为其今后的散文学习和能力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情景式教学法是较适合运用于散文阅读教学中的,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深入理解散文的内涵。
开放式教学法是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快捷、直观地学习散文知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甚至可采取视频教学便于学生直接获取知识,不仅压缩教学时间,还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填补大屏幕投影仪只可听不可练的不足,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散文的效率。
对于上述多种教学方法,在选取时应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实践过程中更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散文阅读的有效教学。
散文作品中拥有共性,绝大多数的散文作品通常情况下都有一定的写作目的,多为宣泄感情与表达观点,即在叙说清楚问题的情况下表明作者的观点,在讲清楚问题的情况下达到散文所要实现的目的,文学所要实现的目的某种程度上不应该只着眼于个别意义,应该具有普遍意义。下面以鲁迅的《故乡》为例,阐述散文阅读教学的基本实践过程。
散文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应是带领学生了解文章的作者和写作背景。一方面了解作者本身,便于把握其写作风格,另一方面写作背景对于我们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能起到较好的提示作用。第二步是通过初步浏览全文,对于散文中难免会遇到的生字词、难解词句可通过查字典或询问等方式了解,清除阅读障碍。第三步是让学生带着整体的感知通读散文,在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再带着问题精读散文,让“浏览—阅读—精读”成为学生解决散文阅读问题的法宝。第四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就是抓住“文眼”——散文中最传神、最精彩、最使人动情又最耐人寻味的语段,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它既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又是作者感情的突发口,在结构上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第五步是学习文章的表现方法,体会情感的变化。一篇散文未达到起伏跌宕、一波三折的效果,常会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如欲扬先抑,对比衬托,详略结合和比喻拟人等,富于变化的文章能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最后还要联系自身谈谈对散文的认识,散文的情感是极丰富细腻的,语言也是优美含蓄的,思想感情更是隽永深刻的,在学习的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待学生学习并取得一定认识后,应通过情感反馈加强更深层次的思想情感认识。
通过阅读和学习《故乡》这篇散文,我们大致走过了这样一个心路历程和散文学习经验:
散文中的人物通常情况下都不是具体生活中的人或物,而是已经具备典型形象的人,是社会中一类人的具体代表。从文章的内容上看,散文设计的材料面相对较广,时间与地域的跨度相对较大。
散文语言的最主要功能是交际,在实现交际的过程中,认知语言本质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散文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最终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通过达到具体目的与效果,认知文章的语言功能。
散文使用的材料都是为了达到文章的写作目的与满足抒发感情的需要的,就散文的写作内容而言,文章的材料变化是千变万化的,就作者的写作思路来看,文章的写作手段是有章可循的。散文中的材料诸多,词语只是相对凌乱的碎片,只有在脑海中形成有机的整体,才能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学生方能领略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精髓。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对散文进行分析与梳理。从表达方式上看,散文的主体融记叙、描写、议论于一体,最终使之相互配合,强化表达效果。散文作品本身风格独特,时而生动活泼,时而沉郁凝重,时而含蓄隽永,时而恢宏壮阔,没有一定的格式要求,但有整齐划一的规格。
学生只有进入到作者的作品中,才能充分领略到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感情。学生作比较性思考,也是充分领略作者意图的好方法。学生应该从作者的审美材料中抽出重点,进行分析,进而在阅读过程中品味作者的情感变化与情感起伏。
在学生具备了审美的之后,同时也就具备了相应的审美意境,让学生放手通读文章,自主感受语言材料带来的切实感受,最终伴随作者的情感投入被作者感染。伴随着作者诵读节奏和韵律的跌宕起伏,抓住句子的主要结构,从声音的节奏中把握住具体的意趣、气势与神韵,最终理解作者在散文中的情感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对学生的具体指导,拓宽学生的审美空间,再让学生在美感的熏染下,提升审美情操。
参考文献:
钱晓柳.批文入情——浅谈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J].成才之路,2010(19).
牛风岭.初中语文散文鉴赏教学的探讨[J].学苑教育,2011(12).
[3]何洋.浅谈初中散文阅读教学[J].天津教育,2012(08).

源于:大学毕业论文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