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安全教育 >探究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应姓“语”

探究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应姓“语”

收藏本文 2024-04-02 点赞:4336 浏览:1226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过去我国若干个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没能很好地解释语文课程的性质,不能很好地指导教学,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准确地解释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属性,有利于指导我们的教学,语文教学应突出其学科属性,语文教学应姓“语“。
【关键词】课标;性质;属性
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多个语文教学大纲或语文课程标准.但这些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始终没有从”语文课程”视角直截了当地阐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核心目标,只是概略地从”语文”的功能作用和内容从属关系两个方面基本平均地阐述其内涵属性.要么”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要么”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未能清晰地界定语文课程的性质,回答语文课程究竟是什么的问题,更无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之说.因此,这就导致我们一些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认识模糊,在其思想性(人文性)和工具性孰轻孰重的问题上纠缠不清,争论不休,在实践中难以协调好二者关系,难以避免教学实践的摇摆徘徊,不能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目标,不能正确选择语文课程内容,不能正确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在语文课程实施中,存在严重的错位和缺位,甚至有的是”种了人家的田而荒了自己的地”.一些课堂或是脱离文本的架空分析,或是偏离目标的任意拓展,或是撇开文本的”视听盛宴”,或是又跳又唱又哭又笑的矫情表演,或是完全沉浸于”读图时代” ……一句话语文教学中严重存在”非语文”、”泛语文”现象.
由此看来,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清晰定位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的”序言”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在”课程性质”的表述中旗帜鲜明地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并在”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多次强调”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实践运用能力”.这就不仅清晰地界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核心目标,还强调了语文课程内容应该聚焦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并突出了"综合性"、"实践性"特点.这样的界定有助于解决广大教师的困惑,使教学内容呈现和实现目标过程始终围绕着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进行。这样定位能帮助教师理解并把握着以下三个要点:第一,语文课程的基础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社会实际生活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第二,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一位外国教育家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表明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强烈到了什么程度.这种综合性首先表现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具体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它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层面的综合.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更是突出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第三,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既然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那么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只能在语言的实践过程中进行.
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后,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应突出其学科属性,体现语文教学特点。.
首先,语文教学应重视读和背.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国语文教学历来就有读和背的传统,可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语文教学却陷入了“不读书”的误区,语文课堂没有了琅琅的读书声,大量的知识讲解占据了学生熟读精思的宝贵时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根据汉语言文字特点对语文学习的影响,要求培养学生的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明确提出了读背要求。“读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初中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有利于学生反刍式地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 综身发展打下基础,使他们综身受益。关于读,朱熹说:"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体现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著名学者朱光潜先生也有极高明的见解:“读有读的道理,就是从字句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激昂处还它过激昂,委婉处还它过委婉”。关于背,在谈到幼时诵读宋词的经验时说:“不能学什么语言都得背,背诵让人受益匪浅。”因此,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必须遵循汉语言规律,重视读和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尊重文本客观性,反对曲解和盲目拓展.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引导学生专研文本……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防止逐字逐句地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这就是要对当前阅读教学中无视文本客观性、浅表花阅读﹑无当引申拓展﹑肆意曲解文意的现象进行矫正.
第三,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活动,提倡多读多写,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综合性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第四,强化教师地位,强调指导作用。课程改革十年来,语文教学中存在“无设计、无立场、不活动”的倾向,存在

源于:论文写作格式www.udooo.com

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参与者作用的缺位。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要求“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要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专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和点拨,应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指导作用。
总之,语文教师应明确语文课程性质,突出其学科属性,语文教学应姓“语”。
收稿日期:2013-05-1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