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格式 >电子学务革命和创新人才特区创建:人才革命是解决金融危机和自主创新问题突破口

电子学务革命和创新人才特区创建:人才革命是解决金融危机和自主创新问题突破口

收藏本文 2024-01-17 点赞:27735 浏览:11505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解决金融危机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最有效方式就是让有能力解决金融危机、有能力进行自主创新的人才及时脱颖而出并充分发挥作用。为此本文提出通过发动电子学务革命这样一场科学革命和人才革命来解决金融危机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其中包括实施创新人才及时识别技术、学术评价客观化、创新点展示评估法、专著代表作展示制度、同类创新点优多者胜出的新型课题资助制度、灵捷研发系统等电子学务的一系列措施,实现创新人才的大解放。创建创新人才特区是电子学务革命中的一项具体措施,它包括一个中心、一个平台和三个基本点。电子学务革命的核心是人才革命,新型课题资助制度的实施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关键词】电子学务革命;

源于:论文标准格式范文www.udooo.com

人才革命;创新人才特区;金融危机;自主创新;科技体制改革
1005-1074(2009)05-0001-10
1应对金融危机的当务之急是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在应对金融危机时更是如此!
解决金融危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创造性地解决一系列问题,解决金融危机、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的最有效方式就是让有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能力自主创新的人才及时脱颖而出并充分发挥作用。也就是说,让创新人才及时脱颖而出并充分发挥作用是成功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但是目前还远没有做到这一点。创新人才就是能够创造性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人才,是优秀人才,或称为英才。当我们在讨论自主创新与人才的关系时,所指的人才是创新人才,是英才,普通人才在自主创新这样高度创造性的领域是难有作为的,我国最缺少、最急需的也是英才,应该说“自主创新,英才先行”。人才问题是我国的首要问题,总书记在2008年两院院士大会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希望两院院士更加关注人才培养,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举荐人才作为自己工作的重中之重,发扬我国科技界甘当人梯、提携后学的光荣传统,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加强自主创新,首先要加强社会科学与软科学的自主创新,这是因为社会科学与软科学落后是我国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应对金融危机需要创新人才,最急需的人才则首先是从事重大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社会科学和软科学(本文统称社会科学)人才,而目前在这一领域真正能发挥作用的优秀人才的数量却十分有限,人才问题极为突出。
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社科领域的重大问题及对策研究(如金融危机及对策研究),涉及面广、问题复杂,对学者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等各种研究才能的要求极高,而真正拥有这种才能者少;二是在这一领域内很容易滥竽充数,宏观层面更是如此。虽然战略、规划、政策、决策、评估系统等重大问题及对策研究很复杂,却几乎人人能做,至少中等水平的学者都能做,比如“四万亿元救市计划”虽然极为复杂,但是几乎任何一个关注此事的学者都能说出一套、都能做出安排。由于涉及“执行”、“监督”和缺少“对照组”对比等许多环节和因素,效果很难检验,所以就很难判定研究成果和对策的水平。结果导致“三分治学、七分公关”者可以滥竽充数,他们“忽悠”的课题多、捞取的头衔多、瓜分的资源多,就是有独到见解的论文少、有创意的研究型专著更少或根本没有!他们的存在严重挤占了优秀学者的位置和资源。
所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当务之急是让社科英才脱颖而出,或者说应对金融危机的当务之急不是开药方而是让更多的好医生脱颖而出,群英会诊,解决人才问题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哈佛大学前校长康南特说的好:“在每一个科学领域里,决定性因素是人,科学事业进步的快慢取决于第一流人才的数目。据我的经验,十个二流人才抵不上一个一流人才”。显然,在金融危机及对策研究这一领域也是如此。虽然社科领域的研究几乎人人能做,但是研究的结果却因研究者的水平不同而迥异,只有优秀学者才能提出高质量的解决方案、才能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2社科英才的及时识别是尚未的世界难题
如果说人才问题是瓶颈,那么社科人才问题就是瓶颈中的瓶颈,及时识别社科英才尤为困难,至今仍靠成名的学者的经验和眼光,显然这是低效率的。社科英才的及时识别是尚未的世界难题,主要有五个原因:①不能依据学历来识别。即使是毕业于世界顶尖大学的博士,研究能力和水平也参差不齐,他们是人才,但不一定是英才;②不能依据研究成果的水平来识别。以成果论英雄是正确的,但是通常都以成果的水平来衡量,这就很麻烦,因为对水平高低的认定是主观的,在较短时间内更是如此。对同一成果,不同的学者、不同的著名学者给出的评价可能完全不同,对于创新性成果来说这种情况十分常见。引用率等其他的学术评价方法对成果水平的判断也同样靠不住,详见拙作《智业革命》;③不能依靠对研究成果的效果的检验来识别英才。复杂问题可分成两类,一类是解决方案的好坏能够立刻得到验证,如航天计划;另一类是解决方案的好坏不能立刻得到验证,甚至不能得到验证,因为涉及“执行”、“监督”和缺少“对照组”对比等许多环节,战略规划、政策设计、宏观决策等社科研究就属于此类;④不能依靠同行承认来识别。同行承认是指对研究成果及学者本人的总体水平的承认。长期以来人们把同行承认奉为学界的“硬通货”,然而在我看来,这一金科玉律却只是想当然的产物,它忽视了时效性这一关键因素,即只是从长时间尺度看同行承认才是硬通货,而在短时间内同行承认却完全不一定。承认是主观的,人没有积极性承认对自己不利的东西,同行相轻和普朗克原理(新的科学理论不是靠通过说服反对者而获胜,她最后的胜利是由于反对者们终于死去而赞同她的年轻一代成长了起来)就是明证。及时识别就是要在较短时间内对成果和人才进行评价,所以不能主要依靠同行承认;⑤不能靠伯乐来识别。与文学评论家与作家、乐评人与音乐家的关系不同,在学术界不是伯乐选千里马,而是成功的千里马选未名的千里马,是同行之间的关系,其制度缺陷不言而喻,嫉贤妒能或拉帮结派的情形在所难免。此外,不用说,也不能用头衔来识别英才,对于获得各种荣誉和大奖的学者,由于延迟性,也只能证明过去是英才,现在可能已过研究能力的高峰期甚至已经江郎才尽。
英才识别不仅没有客观、有效的方法,而且凭借主观经验和眼光来识别也不利于社科英才及时脱颖而出,在我国学术道德的现状下一切可想而知。在效果立验的领域,嫉贤妒能和压制人才也许还有风险,因为可能不让优秀人才出马就根本干不成事,不让优秀人才设计,航天飞机就上不了天;而在社会科学领域,在软科学领域,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只要成果的水平不是太差,想怎么评价都行,只要不是太笨,课题谁都能承担,且又都能通过结题验收。结果是学术上“强者不强、弱者不弱”,结果是学界官场化——“说你成你就成,想让谁做就让谁做”,结果是同行相轻更严重,嫉贤妒能更盛行,未名的优秀学者更难胜出,学界的内耗更大,从而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科学进步,极大地阻碍了重大问题及对策研究领域的发展。也就是说,社会科学和软科学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凡是学者都能做(就像写作文一样,人人能做。而在一些自然科学技术领域,像做数学题、证明几何题一样,存在着做得出来、做不出来的问题),没有金刚钻也揽瓷器活;二是能力不同的学者做出的成果却有天壤之别,所以在社会科学领域识别优秀人才更加紧迫和重要。尤其是事关重大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软科学,更是高度依赖知识英才的识别。对于重大问题及对策研究这样一个尖端的研究领域来说,只有优秀学者才能够有所作为,才可能做出有价值的工作,但是软科学课题却是个学者都能做(看一看课题名称即知),而且只要不是太差基本都能交差,结果是鱼目混珠,滥竽充数者不少,所以在软科学领域解决优秀人才及时脱颖而出并充分发挥作用是当务之急。公平公正就是竞争力,在学术领域、在社会上都是如此!

源于:论文网www.udooo.com

“DIOCSS知识英才特征识别法”也可以定量表达,用“5乘1”来表示,“5”是指(D+I+O+C+S)“1”是展示S,展示S是关键中的关键。D、I、O、C、S分值相同,均为0-10分。展示S分则分4档,0.2,1,1.5,2,不展示为0.2,一般展示为1,就像目前书讯那样的介绍,包括内容提要和目录,突出创新点的展示(但是不分项)为1.5,创新点分项展示则为2。总分为(D+I+O+C+S)×S。在这种定量评价中展示的权重很大。例如,一部学术专著(9+9+9+9+9)×2=90,如果不按创新点分项填写则45~68,不展示则仅为9分。
“DIOCSS知识英才特征识别法”是利用知识英才的六大特征来识别英才,六大特征也可以归并成五大特征、四大特征等。这里前三项“发现”、“创见”、“独创力”都可归为“独创力”,分开列出是为了更具体地反映知识英才的特征,“发现”和“创见”都是“独创力”的实现,当然“独创力”还有其他方面的作用,例如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归并后的简明的知识英才识别法可以是“OCSS知识英才特征识别法”或“DOCSS知识英才特征识别法”(为突出“发现”而保留之)。无论是几项特征,“知识英才特征识别法”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DIOCSS知识英才特征识别法”对社科英才的鉴别极为准确,因为如果出版有代表作,那么就没有理由不愿意传播,除非是没有可以称说的学术创见,

源于:硕士论文www.udooo.com

怕献丑。陈平教授举的例子就能很好地说明这种情况:弗里希(计量经济学奠基人)于1933年提出的噪声驱动的阻尼振子模型不能解释持续的经济波动。并发现其获得首次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工作从未正式发表,且早被物理学家的工作否定。弗里希本人自1934年后对此工作一直奇怪地保持沉默。
鉴于优秀学者的这些特征,并考虑是为了识别社科英才,显然用代表性学术专著来衡量学者的能力和水平更稳妥、识别成功率更高,因为代表性学术专著能够充分显示这些特征。为此,笔者提出用“专著代表作制度”或称“专著代表作展示制度”[7]和竞争性创新作为识别社科英才的标准和方法。
3.2“是金子就乐于发光”:专著代表作展示制度让社科英才脱颖而出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对于优秀学者来说,不会只有孤零零的学术创见,而是会有一系列创新表现和闪光点,其代表性专著中必然是新意迭出、创见荟萃,而且系统深入的研究更能显示出学者的驾驭本领和独创能力。分项填写和网上展示能立竿见影地将学者之间的能力差别显示出来,极易识别,能够极为有效地让优秀和潜在优秀的社科学者脱颖而出。笔者在拙文“伽利略式的革命:创新点展示评估法与查新识人才引发的人才革命和科学革命”中详细阐述了“专著代表作制度”,它是一种成果查新和展示制度,包括五项内容,这里简要概述如下:
一是在政府、地方政府、教育部、科技部、社会科学院、科学院、社会科学联合会、社会科学基金会、自然科学基金会、科技园区等的网站和本单位网站设置专门的栏目,可称为“有新意的研究成果:专著代表作”栏目,或设置专门的(子)网站,按学科专业分类,便于查找和比较。也可由民间网站来做,由于具有“程序公信”,所以同样具有权威性。
二是确立入选资格。凡是做出显著的创新性研究并已正式出版的研究性学术专著代表作(数量不限)均可自荐(也可推荐)给相应的网站栏目。显著的创新性研究是指研究思路新颖独到,把研究大幅推进或另辟蹊径。为突出原始创新和重大创新成果的重要性,把专著代表作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创新成果,第二类是原始创新和重大创新成果,由自荐者和推荐者自行选择所属类型。虽然没有关于原始创新和重大创新的严格界定,但是在内行的眼中还是有个大致的范围,严格的分项填写和公开展示也使自荐者不好意思过分夸张。对于认为自己的成果属于第二类的作者,必须要清楚写明成果属于原始创新或重大创新的原因。对作者的身份要求是具有高级职称(副教授、副研究员等及以上)或拥有博士学位。虽然对入选者的身份加以限定,但是它已覆盖了绝大多数范围,而且换来了“专著代表作制度”的现实可行(否则可能有人会以“过多、过泛”为由加以拒绝实行)。从现实情况来看,没有一定积累很难完成创新性研究专著,晋升也往往是卡在从副高职称向正高职称升迁这一环节,所以这种身份限制多数情况下不会把创新性学术专著档在门外。对于不符合身份资格者可采取补充措施,如由两名专家推荐等。分门别类陈列展示的好处还在于即便入选的专著偏多,也因为同类比较,而使得出色的专著照样胜出。
三是查新确认。由于目前还没有类似专利数据库那样的学术创见数据库,也很少或没有对社会科学成果进行查新的业务,所以可用分项填写、网上展示来初步解决新颖性确认问题。当然如有需要,也可对入选专著进行形式化检查和查新确认。要求写明研究思路及其独特新颖之处,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查新问题。
四是分项填写、网上展示。按照自己选择,把专著定位为创新成果或原始创新和重大创新成果。选择后者要写明原因。严格按照创新点展示的格式填写内容并上网展示,依据创新点展示评估法的原则,可着重填写四项,它们分别填写在对应的四个栏框内,①专著基本信息,包括内容提要、目录和作者简介;②学术新发现及其意义阐述;③新概念、新结论、新观点、新问题、新方法、新方案、新理论、新学说等新创见及其意义阐述;④研究思路及其新颖独特之处以及它的意义阐述。当然,这四个栏框的顺序可以调换。这里把创新点分成“新发现”、“新创见”和“新思路”三类,当然,这三类也都可以称为“新创见”,把“新发现”和“新思路”从“新创见”中单独列出是为了突出学术发现和研究思路的重要性,研究思路中可包括简要的论证思路。凡是认为专著属于原始创新或重大创新成果的,需要用②③④三项内容来说明,首先就得有“自认为重要的学术新发现”。突出强调创新点、强调创新点分项展示是“专著代表作展示制度”的关键,它不是笼统地要求填写“主要贡献”、“成果的学术价值”之类,而是要求列出创新点,而且还要把创新点分项细化,严格分项填写,不得混填、没有相应的内容就空缺,以表格形式在网上展示,并且还要写出每个创新点分项的意义。展示主要发现、主要创见和研究思路,并主要根据这三者来说明所展示的专著在该领域的前沿地位。对创新点的审视可从“创新点三要素”[8](新颖性、重要性、规范性)来考虑。虽然是由自荐者或推荐者来填写,但是有“身份要求”和“上网展示”的约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作者自吹自擂、以旧充新、以次充好。独到新颖而又合理有效的研究思路一经提出就会令人刮目相看,而平庸之作、拼凑之作,只能在栏框内留下空白,空洞的新术语也容易被识破。“创新点展示评估法”也称为“创新点分项展示评估法”、“创新点分项展示、查新与等级分析评估法”,具有五个特点,①主要是针对成果的创新点进行展示、查新、挑错、等级分析和评估,既突出了创新的重要性,也更加简明有效,能够让更多人参与评估,也更趋于公正;②要求展示研究成果的创新点及其意义阐释,而非笼统展示研究成果的意义(如果要展示研究成果的意义也应该在创新点的基础上);③也不是笼统展示创新点而是要分项展示(分项包括“新发现”、“新创见”、“新思路”等);④创新点及其分项都要有相应的意义阐释;⑤要上网展示,可在互联网或内部网上展示,对于已出版的学术专著则应该在互联网上展示。
五是根据需要可利用“创新点展示评估法”或更周到的“程序型学术评估法”对展示的学术专著进行评估。总之,通过考察一本学术专著的研究思路是否新颖独特、合理有效,是否做出了“新发现”、“新结论”,是否提出了“新概念”、“新理论”、“新学说”等几个要素,考察作者是否愿意按照创新点分项展示的方式上网展示,就极易判断该专著的价值和水平。

源于:大学生论文查重www.udooo.com

源于:普通论文格式范文www.udooo.com

基本点一:通过展示赢得名望。网络时代使学者获得声望的方式已经应该发生变化了,应该更有成效和更及时。笔者强调确立识别人才和赢得声望的原则是“以创新论成果、以成果论英雄”,以特定方式展示成果就能显示创新人才的真实才能,这种展示笔者称之为“易于评价的展示”[14],展示的是创新成果,主要是成果的创新点及其意义阐释,并且把创新点细分为新发现、新创见、新思路等,创新点是已发表的论文、论著、专利等成果中的,因此经过了论证,有一定的条理性。它要在网络上展示,网络的查新功能和要面对许多同行,因此要求创新点的展示要比较凝练和规范。通常包括三项内容:①主要创新点及其意义阐释的清单;②专著代表作展示(共4个栏框如上所述);③论文、论著、专利等成果清单。
通过展示创新点可以显示才能的原因如上所述,能够有条理地提出重要的新发现、新思路、新创见、新发明等绝非易事(要经得住查新)。需要说明的是,以往人们认为学术声望来源于同行承认,这种网上展示与此也完全不矛盾,因为在面对公众的同时也要面对众多的同行。网上展示对于识别人才比识别成果更有效,因为对于真正有创新才能的优秀学者来说往往不会只有孤零零的一、两个创新点,而是会有一系列创新表现、一系列闪光点,反之亦然。因此,一旦采取这种创新点网上展示方式,水平高低一目了然,优秀学者脱颖而出。

源于:论文 格式www.udooo.com

然,我们不能勉强所有学者都提供“易于评价的展示”,但是进入创新人才特区者则必须如此展示,可以说“展示是创新者的通行证”。需要指出的是,一般来说,如果有自认为重要的新发现、新思路等新创见,学者是非常乐于展示和传播的。当然,不愿意展示的学者也不一定不优秀,因为存在因优先权焦虑造成的暂时不愿张扬阶段性成果或因技术和商业的竞争策略考虑暂时不愿宣传技术成果以及真正的与世无争等情况,但是在社会科学和软科学领域,笔者可以断定,如果学者有自认为重要的新发现、新思路等新创见并且已经系统写成学术专著,则通常愿意展示和传播!反之亦然。
“以创新论成果、以成果论英雄”、“通过公开实现公正”、“通过展示赢得声望”无论对发展科学、鼓励创新,还是对优秀学者来说都是极为有利的,上述对优秀学者的六大特征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为了维护院士制度和院士的崇高地位,建议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社科院的学部委员都应该在个人主页上进行创新点展示,进行“易于评价的展示”,以正视听。尤其在社会科学、软科学领域,应该逐渐建立起用“易于评价的展示”和“专著代表作展示”制度来赢得学术声望的制度,公众、管理者、媒体应该掌握鉴别优秀学者最简捷、最有效的方式,即:该学者有没有自认为重要的新发现、新思路等重要的新创见,有没有至少一部愿意在网上展示创新点的学术专著。
此外,在网上实施专著代表作展示和创新点展示可以做到“以展代奖”,恰当的展示比许多评奖更公平有效。
基本点二:同类研究创新点优多者胜出的课题公开竞标制度。改革科研经费资助方式是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并充分发挥作用的突破口,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也是解决“高投入、低产出”这一中国科技界面临的最大挑战的当务之急[15]。课题资助方式的设计原则非常明确,就是设计成对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学者最有利的方式。优秀学者的突出特征就是拥有创新能力,希望公平竞争,笔者提出“同类研究创新点优多者胜出”的课题公开竞标制度[16],显然这是对优秀学者最为有利的资助方式。公开竞标制度中的创新点包括申请课题时已经完成的同类研究成果中的创新点和对招标课题进行预研究取得的预研究成果中的创新点,由于研究能力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所以同类研究成果可以宽泛一些,也可以包括相近领域的研究成果。
课题应该以公开招标为主,同时严格规定获得资助的承标者在课题验收时必须要将课题成果的创新点及意义阐释上网公开展示(军工等保密课题除外),以表明自己的知识贡献。对于社会科学、软科学和各学科的理论研究课题,以“事后资助”和“事中资助”为主,对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资金密集型课题,以“事中资助”为主,大幅减少目前流行的“事先资助”。无论哪种情况应标的课题申请者都应按要求在提供资助的机构的网站上公开展示课题成果的创新点,改变目前“严进宽出”的局面。“事后资助”相当于资助机构购写已经完成的研究成果,已发表的成果及其创新点应该在招标机构的网站上公开展示,招标机构可对展示的创新点进行查新和挑颠覆性错误,以确定应标者成果的创新点的优劣。“事中资助”就是根据预研究或阶段研究成果的创新点的优多程度来应标,显然这不会影响研究进展,预研究时间可安排为1-3个月。当然在应标者不相上下时也可用答辩来决定人选。实际上无论多大的课题,研究思路、切入点和研究方法都至关重要,而这些都是预研究的内容,所以完全可以根据预研究的创新点来判断应标者的能力。如果沿用目前的“事先资助”的方式则用这种方式来改革,即以已取得的同类成果的创新点优多者胜出为原则来确定入选者。这三种资助方式的合理性在于优秀学者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也就是说真正优秀的学者会根据学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有预见性地进行超前研究,当社会设立有关课题时优秀学者已有不少相关研究的积累了。
显然,同类研究创新点优多者胜出、预研究创新点优多者胜出的原则对有能力创新的优秀学者极为有利,这既能发挥他们的比较优势,又节约了大量时间,因为只要在课题招标机构的网站上展示以往同类和相近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创新点及意义阐释就能参与竞标,这种获得资助的方式几乎完全靠实力而非靠“运作”和关系来竞标成功,加上课题验收时必须要将课题成果的创新点及意义阐释上网公开展示,所以使滥竽充数者望而却步,从而真正实现课题申请的“公开、公正、公平”。
招标机构还应该允许竞标失败者通过自费或其他方式完成课题后将研究成果的创新点及意义阐释与竞标成功者的课题成果的创新点在网上共同展示,缺少资金支持会影响课题规模,但是完全可以在高水平的创新点上一比高低。显然这种规定对课题资助方十分有利,利用竞争可以获得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同时也给落选者一个展示才能、证明自己的机会。
同类研究创新点优多者胜出的课题公开竞标制度可以使优秀学者在创新人才特区内,通过争取课题经费就能生存发展。他们可自行组建研究机构,组成志同道合的学术共同体,这是创新人才特区的一大特色,而目前科技园区内通常只能组建科技企业和咨询机构,他们靠出售产品和怎么写作来生存。学术评价的客观化使优秀学者可以依靠自身的创新贡献获得声望和经费,而不再依赖供职机构的地位。创新人才特区内不仅有企业(这与目前的科技开发区、科技园、人才特区相同),还有研究机构,学者靠研究经费就能生存,就像现在的国立研究机构一样。当然他们还可从事咨询、为企业怎么写作。
除课题公开竞标之外,还应该采取以“购写”已发表的研究成果的方式资助有前景的研究课题继续开展工作[17],对于社会科学、软科学和各个学科的理论研究,则以“学术专著”为对象(通常是没有获得过资助的研究成果)进行购写。申请研究经费的问题是困扰国内外科技界的难题,中国科协2003年《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指出“调研了7个大的研究院所,20多个课题组的负责人。几乎所有人都跟我说课题申请难。很多科技工作者早已不堪忍受这样的压力,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在美国“大学研究人员要把30%到40%的时间花在申请研究经费的过程中。”[18]。
总之,学术评价的客观化、研究经费资助的多元化和市场化以及同类研究创新点优多者胜出的课题公开竞标制度,是解决目前我国科技界“高投入、低产出”难题以及推动自主创新的最有效方式,它也是一场科学革命和人才革命。
基本点三:成果的应用、传播或转让及其回报
这个领域已有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开发区、科技园、创业园、人才特区的政策、制度、基础设施等都是为了研究人员成果的应用、推广传播、转让及其回报而设置的,并有多年成功运行的经验。之所以仍要强调这一点是为了说明创新人才特区既有新内容又保留了科技园、创业园的全部优点,创新人才特区是把研究人才、技术人才、工商人才、创业者等都包括在内。
创新人才特区还可以包括新型的园区型大学和园区型研究院,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科研机构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案,详见拙作《智业革命》相关章节。
5创新人才特区的实现方式之一:实施专著代表作展示评估法、创新点展示评估法和新型资助制度,迅速创建国内最有竞争力的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软科学研究基地
笔者一再强调社会科学与软科学落后、尤其是重大问题及对策研究领域落后是我国社会发展、应对金融危机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最大制约因素,解决此问题是当务之急、是重中之重的任务,而只有优秀的学者才有能力驾驭和研究重大问题及对策,才有可能创造性地解决重大问题。只有让优秀学者脱颖而出并充分发挥作用才能做到这一切,可以说“应对金融危机,软科学先行”、“自主创新,软科学先行”。实施专著代表作展示制度和同类研究创新点优多者胜出的“事后、事中”资助制度,能够迅速创建国内最有竞争力的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软科学研究基地,因为通过专著代表作展示制度及更周到的创新点展示评估法、程序型学术评估法可以立竿见影地识别出优秀的或者潜在优秀的社科学者和软科学专家,实现“不相马”、“让人才自己冒出来”,“通过公开实现公正”、“通过展示赢得声望”。培养人才至关重要,而比培养人才更紧迫的是发现人才,如前所述,软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年富力强的学者通常都出版有学术专著,特别是代表性学术专著能够相当充分地反映出学者的能力和水平。经过查新和挑颠覆性错误以及创新点分项公开展示以确认该项研究成果(代表性学术专著)居于世界学术前沿(这是相当严格的高标准),则该学者入选,然后利用“事后”资助的方式,

源于:论文网站www.udooo.com

“购写”入选学者的这本学术专著,提供一笔研究经费(比如100万RMB/3年)供其研究之用,由于优秀学者常常自认为有重要意义的学术发现并处于学术前沿,在“优先权焦虑”和竞争压力的驱动下必然会努力工作,最坏的情况也就是把这笔钱看作资助了那本学术专著而已。这样使优秀学者进入了“出成果-得经费-再出成果-再得经费”的良性循环,稳定了优秀学者队伍。由于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对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及工作场所方面较少依赖,经费总量要求不高,而且专著代表作展示制度和新型资助制度完全可以立刻实行,因此,哪个有实力的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来实施这两项措施,必将迅速吸引一批年富力强的优秀学者,建立起国内最具竞争力的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软科学基地。
针对解决金融危机和自主创新问题的迫切性,笔者认为完全有必要利用专著代表作展示方式盘点和展示一下国内软科学领域的研究型学术专著,让更多有能力进行重大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学者脱颖而出。通过这种“易于评价的展示”,让一批真正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脱颖而出,成为国内最有竞争力的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软科学研究基地的人选。也就是说,作为创新人才特区的试点,首先创建“软科学创新人才特区”最为有效。除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软科学研究基地外,还可以实施更简单易行的启动方案,即立刻创建“软科学创新人才公共怎么写作平台”或“软科学与咨询公共怎么写作平台”,让优秀的软科学人才及时脱颖而出。由于软科学的特点,只要实行专著代表作展示制度和同类研究创新点优多者胜出的事后与事中资助制度则能够让优秀学者如鱼得水,然后再逐渐完整地实施创新人才特区的“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三个基本点”。“软科学创新人才特区”、软科学研究基地、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则必然成为其所在区域的社会智力系统、社会的大脑,同时可以成为企业的外脑。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由于软科学课题是几乎任何软科学研究者都可做的,而实际上只有优秀的研究者才能做出有价值的工作,即软科学是英才的事业,因此实施同类研究创新点优多者胜出的课题资助制度、让真正能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优秀学者主持和承担课题尤为重要,否则滥竽充数的“垃圾报告”和“垃圾成果”无法杜绝、我国软科学落后的局面无法扭转。广而言之,越来越多、越来越紧迫的重大问题及对策需要研究,笔者认为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危机决定的社会”,进入到“危机决定的时代”,即世界的未来不取决于人们建设得如何,而是取决于人们对危机解决得如何。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妥善地解决一系列事关人类安危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需要一批有创造力、有责任感的精英学者。
8创新人才特区的实现方式之二:实施专著代表作展示评估法、创新点展示评估法和新型资助制度,创建软科学创新人才特区与知识密集型怎么写作业创新园区
为了增大实现软科学创新人才特区的可能性,笔者提出的另一个可行方案是把创建“软科学创新人才特区”与创建“知识密集型怎么写作业创新园区”结合起来,因为创建科技园是没有什么障碍的,尤其在金融危机来临之际。“软科学创新人才特区”给“知识密集型怎么写作业创新园区”增添了新特色,也就是说让具有“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三个基本点”的新型(或称新一代)“知识密集型怎么写作业创新园区”成为“软科学创新人才特区”。为了突出软科学的重要性和我国拥有众多软科学研究工作者这一国情,该园区可称为“软科学与知识密集型怎么写作业创新园”或范围窄些的“软科学与咨询怎么写作业创新园”或类似名称。软科学专家本身就能够从事知识密集型怎么写作,优秀的软科学专家往往也是优秀的战略专家、咨询专家、策划专家。新一代“知识密集型怎么写作业创新园区”可以成为科研机构进驻的科技园,即学者可以在这种科技园内创办研究所,而且仅通过争取研究经费就能够生存。优秀学者可以依靠同类研究创新点优多者胜出的资助制度赢得研究经费。由于创新点展示评估法、程序型学术评估法、专著代表作展示制度、创新力度优先原则等能够实现学术评价客观化,因此民间的社会科学与软科学研究机构将得到大发展,利用虚拟研究院和网络型研究组织,同样可以建立起一流的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软科学研究基地。
政府、地方政府、大学、科研院所、企业、民间机构都可以成为创建软科学创新人才特区与知识密集型怎么写作业创新园区的主体,成为创建一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一流软科学研究基地的主体。确立“以创新论成果,以成果论英雄”、“以成果的创新力度衡量学者的能力和水平”原则,实施“专著代表作展示制度”,则完全可以通过盘点、展示软科学专著来让从事软科学研究的社科英才脱颖而出,会集这些软科学英才,成立“中国软科学高等研究院”专门从事“重大问题及对策研究”。当然,省市、大学、科学院、社科院、企业联盟、民间组织或个人等也可成立“软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中心/研究平台/研究网”、“软科学与咨询业公共怎么写作平台”或“重大问题及对策研究院”等类似机构,或者成立虚拟机构,但是无论哪种情况,都必须要求入选的专职和的研究员已出版了能够证明自己有能力从事“重大问题及对策研究”的专著,通过已取得的成果证明自己有创造性解决重要问题的能力,即在战略、规划、政策、管理、体制改革等软科学领域出版了有创意的研究型学术专著并在网上公开展示专著及其他研究成果的创新点(分项展示,包括新发现、新概念、新创见、新思路、新理论等),这样的研究者才有资格成为高等研究院或高等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人员。显然,哪里率先成立这样的机构并实施这样的甄选英才的方式,则能够把为数不多的软科学英才中的相当一部分迅速吸引到一起,确立起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使所在地的知识密集型怎么写作业和创意产业独具优势。成立这种机构也是应对金融危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一大措施。
7创新人才特区的实现方式之三:实施专著代表作展示评估法、创新点展示评估法和新型资助制度,创建社会科学与创意产业结合的创新园区
创意产业是未来的主导产业[19],创意产出匮乏是制约创意产业崛起的一大制约因素,例如,好莱坞动辄上亿美元的大制作鲜有创意就是明证。突破创意产出瓶颈的解决之道是改变目前的仅凭灵感产生创意,而是要发展通过研究产生创意,通过实现社会科学与创意产业的结合,发展出真正的创意研发-R&DⅡ.哪个企业、哪个城市、哪个国家率先成功创建创意研发(R&DⅡ),则势必像一百多年前率先实现自然科学与工业结合、创建工业实验室和R&D的德国与美国在科技产业领先一样。虽然世界上已有施乐公司的施乐帕拉奥多研究中心(PARC)、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等先驱性工作,但是总的说来,还远未达到工业实验室和R&D那样发达的程度,社会科学与创意产业的结合、社会科学学者与创意企业的结合,远没有科学技术与科技产业、科技专家与科技企业结合所达到的紧密程度。要实现通过研究产生创意,要实现社科知识增长源与创意源及创意企业的结合,需要一系列的创新,需要一场科学革命,就像R&D的出现、高科技园区的出现是一场科学革命一样。创意人才的大解放是关键中的关键,做出有创意的研究、有创意的战略规划、有创意的解决方案的学者是顶级的创意人才,实施专著代表作展示制度、创新点展示评估法和新型资助制度则可以使社科英才如鱼得水,而与创意企业结合更是使社科英才如虎添翼。
专著代表作展示制度和创新点展示评估法是通过展示创新贡献来反映学者自身的创造力,来识别创新人才和创意人才,这也为解决创意转让难提供了新方案。创意转让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创意转让远没有技术转让那样规范可靠,它严重地制约着创意产业的发展。现在流行的“创意集市”高度依赖个人诚信,被厂商无偿“参考”、无偿“组合”或“转换”是常有的事,极大地挫伤了创意持有人的积极性。笔者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创意转让的头脑出租模式”,或称“创意转让的咨询业模式”,它借鉴咨询业模式,以创意业绩为条件,在不透露创意内容的情况下提高创意转让的成交率[20]。基于专著代表作展示制度和创新点展示评估法,即可实现“通过竞争性创新识别人才”、“通过竞争性创意识别人才”,用户采用这些方法即可找到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和创意人才。需要强调的是知识创造力是相通的,能够驾驭和研究重大学术问题,做出有创意、甚至是原创性研究的学者,特别是社会科学学者,同样可以做出有创意的策划、设计和战略规划等。策划事业从灵感、经验型向研究型发展,将出现一批学者型策划专家和策划大师。
笔者提出创建园区型研究院、园区型大学、学术&创意园区[21]和社会科学创新人才特区,就是实现社科人才与创意企业结合的具体方式,让学者参与企业活动,针对企业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并形成相应的研发组织。可以确信,哪座城市率先发动这场社会科学与创意产业相结合的革命,哪座城市就会一跃成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创意城市。知识密集型怎么写作业与创意产业有许多交叉重叠,以上两种创新人才特区的实现方式也有不少相似之处,当然也可以相互结合,合二为一。
8创新人才特区的实现方式之四:实施创新点展示评估法和查新识人才,创建自主创新科技园
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的最有效方式是让有能力自主创新的优秀人才及时脱颖而出并充分发挥作用。至今为止,各地热心吸引海外人才,建立“海归创业园”,但是鲜有遵循“以成果论英雄”的更公平、更有效的评估人才和吸引人才的标准。这与没有解决及时识别人才这一难题有关:既然没有有效识别人才的方法,就只能用统计平均的方法来识别人才,接受海外教育的留学生平均水平高于本土毕业生,“洋博士”平均水平高于“土博士”,结果就是“以出身(留学身份)论英雄”。学术评价的落后还表现在业绩考核方面,不是以“产出(成果)论英雄”,而是以“投入(获得经费)论英雄”,谁拿到的课题多、课题大谁就优秀,结果使我国科技界陷入“高投入、低产出”的困境。笔者依据“以创新论成果、以成果论英雄”原则,提出一套新型的知识英才及时识别技术(包括创新点展示评估法、程序型学术评估法、专著代表作展示评估法、展示识人才、查新识人才、创新力度优先原则及其评估和优秀学者六大特征的DIOCSS知识英才特征识别法等)则为及时识别和吸引真正优秀的创新人才提供了新方案。显而易见,对于有一定实力的城市、开发区、大学、科研院所来说,谁率先实行这一高效识才、引才的方式则会立刻赢得人才优势,这就像当人们普遍都“以出身论英雄”时而你率先“以能力论英雄”则必然赢得人才优势一样。
自主创新是难度很大的创新,非创新英才不能有所作为,可谓“自主创新,英才先行”。配合同类研究创新点优多者胜出的新型资助制度,以及上文论述的“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三个基本点”就能创建自主创新科技园,在这样的科技园中可以做到让有能力自主创新的优秀人才及时脱颖而出并充分发挥作用。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担当重任是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的关键中的关键:人的胸襟、抱负、行为方式、竞争策略都与人的才能高度相关。为什么浮躁?为什么嫉贤妒能?为什么热衷于“三分治学、七分公关”?说到底是因为平庸!真正有自认为重要的新发现、新创造的学者根本就没有时间浮躁。
9电子学务革命与人才革命:创造性地解决金融危机和自主创新问题
应对严峻挑战有两种方式,一是决策者及智囊团制定具体的方案,

摘自:毕业论文提纲格式www.udooo.com

二是给更多的优秀学者提供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笔者认为后者最可取,也就是说应对金融危机、推动自主创新的最有效的方式是让有能力应对金融危机、有能力进行自主创新的优秀人才及时脱颖而出并充分发挥作用。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已历时多年,有企业家才能、有工商才能和技术开发才能的英才已比较容易脱颖而出,目前最大的人才问题是集中在社会科学、软科学和各学科理论研究领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是因为整个中国科技界的自主创新能力弱,创建创新人才特区的目的就是为了扭转这一局面。非常幸运的是,我国可以通过非常规方式解决这一系列难题,即通过在世界上率先发动电子学务革命及其引发的人才革命,来应对金融危机和推动自主创新。
笔者通过多年的研究,首次提出创建和发展电子学务,首倡电子学务革命[22~24]。其主要内容是认识到目前国内外实行的学术评价方式、学术优先权制度、学术资助方式、学术规范、学术声望获得方式、学术竞争胜出机制、人才识别方式乃至科研组织方式等都是在信息技术不发达、文献资料不多、科研人员不多的情况下形成并延续下来的,其效率和品质较低。例如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对科学的主要评价方式(同行评议)却与300年前相差无几;学术优先权是学者的命脉所系,但是却没有类似专利(技术优先权)制度的学术优先权制度;学术规范至关重要,但是至今仍是自选参考文献、自选引用文献,优秀成果远不能及时地成为新研究的基础,以致存在大量的重复研究和变相的重复研究等。电子学务革命就是应用信息技术及有关新方法变革和改进这一切,实现科研与研发活动的深度信息化,电子学务包括e-Science,但又比它丰富、深刻得多,是学术评价、学术竞争胜出机制等一系列变革所引发的人才革命与科学革命,是一场伽利略式的革命。笔者认为,历史上最成功的人才制度和人才平台是工业革命后建立的以“企业—市场”为核心的工商人才适配平台,它导致工商人才大解放,创造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奇迹。[25]与此类似,电子学务革命突出地体现在创建以“研究机构—学场”为核心的学术人才适配平台,实现学术人才大解放,推动科技事业大发展。随着电子学务的展开和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科学将进入查新分析时代、网上展示时代和公众监督时代。电子学务革命内容丰富,创建创新人才特区是它的一项具体措施。上述四种创新人才特区的实现方式既可以在社会上(如开发区)实现,也可以在大型科研机构(如科学院、社科院)、大学、大型企业内实现,其核心是营造一个让真正优秀的人才及时脱颖而出并充分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

源于:免费论文查重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