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毕业任务书 >试述职业培训对员工职业培训方式革新

试述职业培训对员工职业培训方式革新

收藏本文 2024-01-19 点赞:8936 浏览:3366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抓好员工教育培训是企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

摘自:毕业论文结论www.udooo.com

质,进一步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人才竞争的加剧,员工培训已突破传统的教育范畴,成为开发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新形势下,如何运用先进的培训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改进员工培训效果,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就显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企业要维持其核心竞争力,与时俱进的学习是不可或缺的,加强员工培训的重要性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但如何以最有效率、最经济的培训方法来教育和发展人员素质,成为值得商讨的话题。梅州卷烟厂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国有企业,近年来,特别是在构建知识型行业和企业的今天,在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中,认真贯彻“人才强企”战略,通过创新培训模式,引进系统化结构化在职培训,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不断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源泉。

一、系统化结构化在职培训的意义及内涵

员工教育培训体系由培训需求分析、实施及控制、效果评估等环节组成,而对培训质量影响最大的是培训需求分析环节,如果培训需求分析不准确,不仅没有培训效果,而且会浪费企业的大量人力和财力,因此,培训需求实行系统化、结构化就显得十分必要。
第一,“系统化培训方法”。英文简称SAT,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倡并推广的一种程序性的培训方法。主要是针对某个工作岗位,从提出从事该岗位工作人员所具备的全面工作能力要求,到编制和实施培训大纲,使人员达到该岗位所需的全面工作能力,并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有效评价的一个逻辑过程。相比传统的课程表式的培训方法来说,其主要特点和明显优点是注重于岗位任务的分析,将培训目标和培训考核有机结合,强调培训效果检验,培训效率较高,便于管理。
第二,“结构化在职培训”。英文简称:S-OJT,由国外学者杰卡伯斯和马克奎芬最早提出,是在工作现场或模拟现场的环境中,由资深员工依据事先规划的程序,指导新进人员,发展特定工作单元所需要的技能,强调有计划地培养员工工作能力的过程。相比传统的课程表式的培训方法来说,其主要特点和明显优点是事先规划的培训流程,强调培训场景真实、“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培训,更容易实现培训目标。
两者之中,前者侧重于培训的整体过程,后者侧重于培训的具体环节,两者相辅相成,总体要求培训工作根据企业的特点和生产流程进行合理设计、有效实施。目前SAT、S-OJT培训模式被国外企业和部分国内大中型企业普遍采用。

二、系统化结构化在职培训的应用实践

当前,由于系统化结构化在职培训的应用管理基础较薄弱,因此,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不少基层干部多看重现实的生产经营和效益,重使用,轻培训;培训计划随意性大,内容设置时有重叠,浪费了部分培训资源;培训形式单一,培训考核不严谨等。梅州卷烟厂人力资源部门参照SAT、S-OJT培训模式,结合企业实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第一,建立员工库,准确掌握培训需求。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盘点”,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建立新型人力资源信息库,制定出每个参加培训的员工职业生涯简历、职业生涯现状分析、职业生涯规划等信息,全面整理所有员工的、岗位变化、职业资格取证、参加受培情况,准确了解员工基本技能、专业素质等个人背景资料;实行“培训-考核-授权-上岗”制度,对培训活动实施程序化管理,建立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科学培养体系,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各项发展规划的实施,使管理人员的职业目标与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
第二,“网格式”划分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梳理各工种、不同技能层次的培训内容,针对职工素质参差不齐状况,将培训课程以类似网格的形式划分为若干培训单元,掌握不同层次人员培训的需求,设立“菜单式”选修课,组织一系列小范围的专题强化培训,在培训内容上突出针对性和有效性,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学什么,强什么”的原则,确定有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的学习内容,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持续性。
第三,建立流动课堂,丰富培训形式。针对行业特点,前移培训课堂,选择重点工程和项目作为培训基地,加速提升员工的实战能力。选派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人员现场授课,组织现场观摩交流等,用机制调动职工自觉学习与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使教育培训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职工成长的自身需要。这种现场案例式培训,让员工有更直观而深刻的感知。
第四,实行“双向式”在岗培训,加大培训深度。结合部分关键岗位难以脱产培训的实际,实施机关与基层业务骨干的双向流动计划,选派机关工作人员到基层锻炼、对口辅导,基层骨干到机关挂职,通过岗位角色互换,增进实践结合与互通,促进知识结构全面深化。此外,完善“导师带徒”等传统培训模式。实行师徒合同程序化,明确“导师带徒”相关制度,签订具有约束性的师徒合同,确立阶段性培训目标和双方的责任义务。公示履行合同情况,进行相应的奖励与处罚,起到了激励和警示作用。
通过引入SAT、S-OJT培训模式,健全培训程序、完善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大大增强了培训效果,也调动了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三、实施系统化结构化在职培训的启示

如何将学习培训变得更便捷、更容易施行、更具效果是企业发展和企业教育训练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张瑞敏曾说过,企业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培养人才的机制。因此,企业只有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教育培训机制,走具有自身特点的教育培训之路,才能为长久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第一,构建高效的培训管理体系,要有系统的眼光。思想观念陈旧是企业教育培训改革发展的最大阻力,实施培训计划,就必须将转变观念贯穿于教育培训全过程,从企业战略要求入手、与实际密切结合,阶段目标必须连贯、一致。同时,由于培训计划和实施流程涉及较多的部门和人员,很容易造成职责不清、落实不到位以及时间冲突等问题,需要对培训师、培训人员和培训资源统筹管理。
第二,采用系统化结构化培训模式,要有完善的信息体系作保障。企业培训既涉及培训各个阶段、相关文档资源的管理,又涉及各个阶段的资金、时间等分配管理等,单纯依靠手工管理效率显然不高。当前,随着信息网络建设的发展,抓好员工教育培训,更应顺势而为,借助于信息化手段,通过建立网上知识库、开辟网上教育课堂,拓宽知识传授和经验交流的空间与渠道,为员工获取新知识提供一流的学习平台,从而更好地将标准化的培训程序、内容、方法固化到信息系统,确保培训工作有效延续、运行效率充分体现。
第三,分层分类组织培训,是实施系统化结构化培训的核心。建立基于企业战略、员工能力模型与学习发展的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是为了进一步解决好培训针对性不强,缺乏系统性和培训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要加强岗位分析,建立以员工职业化为目标的分层分类员工培训体系,明确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确定相应的培训课程。还要注重培训对象的个体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此外,既要强调技能培训,更要注重思想道德建设,促使员工的能力素质全面符合职业标准。
第四,必须高度注重培训效果评估,以促进反馈改进。评估结果能够检验培训效果,关系培训计划的调整、课程的改进等,是强化培训的参考和依据。受训者返回岗位后,人力资源部门需跟踪信息、相关领导需反馈情况。其中反应评估、学习评估可增强受训人员的自觉性,行为评估可为企业选拔人才提供参考,结果评估让企业看到培训后的直接效益。
(作者单位: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梅州卷烟厂)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