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mba >> mba题目 >我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我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收藏本文 2024-01-24 点赞:18360 浏览:8207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教材的难度、广度不断增加,在重视以人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的情况下,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提高阅读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掌握阅读技巧;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互促进。最终实现使学生终身受益的目标。
[关键词]阅读教学 兴趣 技巧 能力
[]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142-01
随着课程改革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都已清醒地认识到,在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形成、健康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都必须依赖于教师引导下的主体实践。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呢?怎样才能行之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达到阅读教学的最优化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小学阅读教学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歌德说:“如果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只有当孩子对语文产生兴趣之后,才能充分激发他的学习热情,提高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竭尽所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要深入地挖掘文本吸引学生的魅力

要让学生喜欢阅读,首先得让他们体会到文本的魅力。而要给学生展现出文本的魅力,首先教师就必须深入了解文本,并对文本进行拓展开发,使文本能够真正吸引、感染学生。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深入钻研文本,找到阅读的点和兴趣点。

(二)要通过精心设计展现出文本的魅力

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还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教师必须根据文本独有的特点找出对阅读教学来说最有效的切入点,并进行精心的设计,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深刻感悟到文本的魅力

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上对文本驾驭自如,对教学中发生的情况做到从容应对,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沉下心来细细品读文本,认真思考文本,仔细感悟文本的魅力,体会到阅读的最大乐趣。

二、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

教师的“教”很重要,比“教”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要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才能事半功倍。在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掌握以下的阅读技巧。

(一)情感性阅读

小学语文的课文在题材上以情感浓郁的记叙文、诗中有画的诗歌和饱含觉悟的散文为主,大多具有很强的故事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的情感,引起他们与文本在心灵上的共鸣,在此基础上还给学生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使他们置身于文本之中,主动地理解文本和进行阅读学习。

(二)比较性阅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比较性阅读,可以使学生新课旧课互相联系,了解其内容,揣摩其技巧,收到开阔视野、启发思路的效果,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

(三)质疑性阅读

质疑性阅读的目的,在于通过质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深刻地理解文本,感受到文本的思想和魅力。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全方位、多角度地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对学生的各种质疑要积极肯定,发现其闪光点,并和学生共同探讨、及时解答,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创造性阅读

创造性阅读要求教师要顺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对学生的阅读加以恰当地点拨和引导,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阅读中实现再“创造”。这种阅读技巧既能培养学生认真研读文本,深入理解作品的习惯,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互促进

阅读是一项让人们终生受益的活动,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当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提高时,教师要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并提出一定的阅读要求,并定期检查他们的阅读笔记,引导他们能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课内阅读,让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全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使之终身受益。
综上所述,教师要深刻理解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遵循新课标的要求,科学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并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能力,创设有活力、精彩的阅读教学,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黄贤芳.让体验拨动学生的心弦——对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0(34).
王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取向”与“多元理解”[J].中国校外教育,2010.07.
[3]宋玲译.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