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素质教育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和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和

收藏本文 2024-03-31 点赞:5514 浏览:1688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素质教育的大目标,决定了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旧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一直存在着以下现象:重教法轻学法,重提问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发展。教师始终扮演主角,而学生则成了教学活动中的配角,甚至是观众,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扭曲了教学双方的内在联系,破坏了学习过程合格系的合理结构,无法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心理机制,也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了。那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使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实施高质量的“学案导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
“学案导学”是新生事物,是“开放式教学”环境的产物、时代的呼唤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案导学”法是指教学过程通过师生共同编写和使用学案为载体,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以学生依案自学自研,教师导学释疑,努力实现“三个统一”:即①优化师生关系,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统一;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会学)的统一;③重视个性差异,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的一种侧重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英语教学要落实素质教育,就应立足课堂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主攻方向。
1.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种种能力不是单纯的“教”就能培养出来。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更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课堂教学过程,应成为激励学生思维、探究成因、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只有在教师指导下创造性地学习,才能有效地获取知识,同时形成学习能力,达到提升素质的目的。
2.尝试教学理论认为: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尝试理论的特征在于先学后导,先练后讲。教学尝试有三个特点:①通过尝试活动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②学生尝试活动过程中有教师的指导,它是一种有指导的尝试;③尝试形式主要是解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提出的尝试问题。
3.学案导学的哲学依据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唯物辨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而不在于事物的外部,“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教是变化的条件,是外因,学是变化的根据,是内因,教要通过学起作用。
根据以上理论,我们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以学生依案自学,教师导学释疑,当堂达标为主要步骤,使知识落实与能力培养于一体,起到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落实素质教育的作用。
“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导学提纲,以学生自学、自研、互研,教师导学释疑为手段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在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它不同于其他教学手段的特点是:学案与导学密切结合,学案指导导学,导学依据学案。有什么样的学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导学。要针对不同的对象编写不同的学案,确保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差的学案只能加重学生负担

源于:硕士论文www.udooo.com

,重蹈传统教育的覆辙。因此,学案的设计应给学生以明确的思维导向,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一份完备的“学案”设计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问题导学、媒体使用设计、达标练习、推存作业等部分。设计“学案”的着力点放在思路引导上,具体落实在学习活动及学习目标的问题设计上,使学习内容提纲化、问题化,学法指导具体化,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
1.明确学习目标。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其中,知识目标是具体的、明确的,是显性目标,应在学案上明确体现,要求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去完成、去落实。而能力与德育目标虽然提出了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来培养与体现,是隐性目标。正由于目标是隐性的,需要师生通过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
2.把重点、难点交给学生。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学生学习的困难点、疑点。而从另一个意义来讲,又是启发学生思维探究的最佳切入点。学案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思维启示(如观察、对比、推理、归纳、讨论等)。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习能力。
3.问题导学是学案设计的重点。学案设计的重点在“问题导学”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过程设计和学法指导。问题导学把教案的部分内容延伸到学案中去,以三线一面贯穿整个过程。一是知识线。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点进行拆分、组合,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给学生一个自读、学习的思路导引。二是学法线。在依案自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怎样读,怎样思,怎样操作,从而作出培养学生能力的具体设计。这条线或简或繁,或明或暗。三是德育线。在学习过程中,挖掘并体现学习内容的情感价值、世界观、方法论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三条线通过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问题体系及其内涵,培养学生的能力,形成一个立体的知识、德育能力面。
4.优化达标练习,编辑、推荐作业。教师面对全体学生编辑、推荐作业,做到起点适中、难易适中、题量适中,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之,在导学方案的各个环节,都要尽可能多地设计具有一定思维的问题,让学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并留有空白,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观察、思维、联想,归纳、讨论、总结、回答并进行填写、从而发展智力,提高学习能力。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