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护理 >> 外科护理 >七氟醚和异丙酚诱导效果比较

七氟醚和异丙酚诱导效果比较

收藏本文 2024-02-23 点赞:23510 浏览:10741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异丙酚、七氟醚在LC术诱导过程的作用,观察两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Ⅱ级择期行LG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N组)和七氟醚(Q组)。结果:镇静程度:SBP与基础值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N组均明显高于Q组。DBP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血糖:两组间比较,插管后5min差异显著(P<0.01)。血浆皮质醇:两组有差异显著(P<0.01)。结论:七氟醚吸入诱导麻醉比异丙酚静脉诱导麻醉应激反应更小、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更适合于麻醉的选择。
【关键词】七氟醚;异丙酚;诱导;麻醉
1008-6455(2012)02-0359-01
异丙酚是近年来最新的静脉麻醉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及ICU镇静、镇痛。七氟醚近年来也常用于成人吸入诱导,其麻醉诱导时间明显短于其他吸入麻醉药。本实验通过比较异丙酚、七氟醚在LC术诱导过程的作用,观察两药的麻醉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ASAⅡ级择期行LG手术患者60例(均经患者知情同意),年龄25-60岁,无严重心、肺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无内分泌系统疾病,肝肾功能正常,随机分为异丙酚组(N组)和七氟醚(Q组)。每组30例。
1.2方法 病人入室前30min均常规肌注东莨菪碱0.3mg,入室后监测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及脑电双频谱指数并记录,开放静脉通路。诱导时两组均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mg/kg,1-2min后,N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4ug/kg,维库溴铵0.1 mg/kg,去氮给氧后气管插管,行控制性机械通气。Q组面罩吸纯氧2min,然后开启七氟醚挥发罐,从0.5%开始吸入,每呼吸3次,浓度追加0.5,直至3%,同时静脉注射4ug/kg、维库溴铵0.1 mg/kg,气管插管,行控制性机械通气。
在病人入室后记录麻醉前(基础值,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和气管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各时点的HR、SBP、DBP、MAP、SpO2、BIS值。并在各时点采静脉血测血糖值,另采集静脉血2ml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皮质醇。在诱导过程中无论何时出现不良气道事件(Spo2<90%),麻醉者都应该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2 结果
2.1 镇静程度BIS值在麻醉诱导前处于92-98之间,诱导后明显下降,气管插管后维持在50左右,两组BIS值在各时点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基础值相比较,两组病人诱导后HR变化不明显,气管插管即刻两组HR明显加快(P<0.05),气管插管后各时点各组HR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SBP,与基础值相比较,Q组插管前即刻和插管后各时点均显著降低,N组插管前即刻降至最低,插管即刻和插管后1min显著升高,与基础值相比较,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N组均明显高于Q组。DBP,两组在插管前即刻均达最低,之后Q组没有显著变化,与基础值相比较,N组在插管即刻和插管后1min,3min均增高,其中插管即刻和插管后1min增高显著。MAP,均在插管即刻达最低值,随后Q组插管即刻和插管后1min,3min,5min均显著降低,而N组则插管即刻和插管后1min,3min显著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2.2血糖、皮质醇的变化 (1)血糖:N组和Q组病人与麻醉前比较插管前即刻和插管即刻,血糖值均显著降低(P<0.05),N组插管即刻时,血糖降低更显著(P<0.01),两组插管后3min及插管后5min时,血糖均明显升高(P<0.01),两组间比较,插管后5min差异显著(P<0.01)。(2)血浆皮质醇::N组和Q组与麻醉前比较插管前即刻,皮质醇均降低(P<0.05),Q组降低更显著(P<0.01),组间比较无差异。N组插管后1min,3min,及插管后5min,皮质醇较麻醉前均显著升高(P<0.01),Q组病人除插管前即刻,皮质醇较麻醉前降低外,其它各时点皮质醇变化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插管后1min,3min,及插管后5min,两组皮质醇差异显著(P<0.01)。此外,其它各时点皮质醇变化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插管后1min,3min,及插管后5min,两组皮质醇差异显著(P<0.01)。
3 讨论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先于手术操作,虽属短时伤害性刺激,但气管插管时喉镜的放置和导管的插入,使会厌感受器、舌根部肌肉深部感受器及气管黏膜受到直接刺激,引起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亢进,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以喉镜使用后30-45s时最为剧烈。诱导过程中病人要达到相当的麻醉深度,气管插管所需的药物最低有效浓度较切皮时高30%,急剧的血流动力状态变化在所难免。因此,既达到足够的麻醉深度又不出现急剧的血流动力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1、2]。

异丙酚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有抑制作用,能使皮质醇和儿茶酚胺降低[3],本实验N组结果

摘自:硕士论文开题报告www.udooo.com

证实了这一点,插管前即刻,血糖、皮质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说明异丙酚麻醉诱导时,能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N组插管后1min,3min时,SBP、DBP虽然逐渐上升,但仍低于麻醉前水平,而血糖、皮质醇逐渐升高,插管后3min时与麻醉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说明异丙酚对循环的抑制作用更强。Q组插管前即刻,血糖、皮质醇较前显著降低,SBP、DBP较麻醉前降低更显著,HR变化不明显,说明七氟醚诱导麻醉也能有效抑制插管时的应激反应。在1min,3min时,Q组SBP、DBP逐渐高于前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说明异丙酚对循环的抑制作用大于七氟醚。七氟醚与异丙酚相比具有心肌保护作用,表现在可以减少心律失常、提高心功能,减少梗死面积[4],因此对于老年人及心血管功能差者,七氟醚可能比异丙酚更适合麻醉诱导及维持。Q组血糖虽逐渐升高,但增加程度较N组少,插管后5min,两组间血糖相比差异非常显著,插管后N组皮质醇逐渐升高,Q组皮质醇与前相比变化不显著,插管后1min,3min及5min时,两组间皮质醇也非常显著,说明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对抗应激反应方面更优于异丙酚静脉麻醉,这可能与吸入麻醉药兼有镇痛作用有关。
本观察表明七氟醚吸入诱导麻醉比异丙酚静脉诱导麻醉应激反应更小、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更适合于麻醉的选择。
参考文献:
裘毅敏,李士通,沈浩.异丙酚对兔蓝斑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25:133.
史亮,吴迪,解温品. 七氟醚与异丙酚用于全麻诱导的效果比较[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8,5(8):577-579.
[3] 施友玲,陈永强.七氟醚与异丙酚用于小儿全麻诱导效果的比较[J].福建医药杂志,2009,31(2):138.
[4] Peter F,Conzen MD,Susane Fischer MD,et al.Sevoflurane provides Greather protection of the myocardium than propofol in undergoing off pump coronary artery by pass surgery[J].Anesthesiology,2003,99(4):82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