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语文教学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 >简谈说文《说文解字》大小徐本“衣”部字比较

简谈说文《说文解字》大小徐本“衣”部字比较

收藏本文 2024-02-15 点赞:6994 浏览:2181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说文解字》是我国古代流传至今最完整、最早的一部字典。我们今天可见到的《说文解字》最早的全本,只有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和徐铉的《说文解字》校订本。两者在《说文解字》文本的整理上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本文就以“衣”部作为研究的对象,尽可能客观地呈现出其异同。
关键词:《说文解字》《系传》“衣”部字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同时也是文字学和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说文》成书后经过数百年的传写,又经李阳冰的穿凿改制,已真本不传,我们现在可见到的《说文》最早的全本,只有徐铉的《说文》校定本和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今天我们所使用的《说文》仍为徐铉之校定本,为了同其弟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区别,世人称徐铉的校定本为“大徐本”,而称徐锴的《系传》为“小徐本”。徐铉奉旨校订《说文》属行为,而徐锴的《系传》则带有较强的学术性、自发性。较徐铉的校订原书,“述而不作”来说,徐锴整理研究《说文》则“有述有作”,偏重于疏证和阐释。下面就以“衣”部字作为研究的对象,来简单地总结一下大小徐本的异同。

一、相同之处

摘自:学术论文网www.udooo.com

由于二徐本都是以《说文》原本作为蓝本的,且徐铉对《系传》还多有参照,所以二者必有相同之处。

1.所收字数相同

从“衣”部字看,二徐本都收字116个,重文11个,且都是相同的字。

2.编排体例相同

《说文》同部字的编排原则是“以类相从”,即同一个部首中,意义相近或属于同类事物的词,顺序上是挨着的。如“袪”“褎”“袂”“褢”四字指衣袖。“衽”“褛”“褽”都是指衣襟。“襋”“襮”指衣领。这些同一类的字都是按顺序排列的。二徐本在编排体例上也是按照这种原则排列的。

3.每一字的解说体例相同

二徐本对于每个字的解说,大体都是先解释字义,再说明字形,后标注读音。其中典型的是对形声字的说解。如:
襁:负儿衣,从衣强声。(大徐本)
襁:负儿衣,从衣强声。(小徐本)
褛:衽也,从衣娄声。(大徐本)
褛:衽也,从衣娄声。臣鍇曰:《春秋左传》曰筚路蓝缕。(小徐本)

二、不同之处

下面我们主要研究二者的不同之处。

1.部内字的排列顺序不同

尽管二徐本的衣部收字顺序大体都是按照《说文》的原本,但亦有所不同,在衣部的116个字中,字序不同的共有11个。其中包括:
“褗”“裺”“褽”“袆”“衭”“褱”“袌”“裾”“褅”“衾”“袢”

2.大、小徐在字形结构上认定的不同

“衵”大徐本解释为“从衣从日,日亦声”,是会意兼形声字。小徐本理解为会意。
“製”大徐本“从衣从制”是会意。小徐本分析为形声,是“从衣制声”。
“褭”大徐本“从衣从马”是会意。小徐本理解为形声,是“从衣马声”。

3.释文所用字数不同

在对大小徐本比较的过程中,有对同一字的注释存在用字多少不同的情况,但二者的意思基本是一致的。大部分只是多一个或是少一个“也”字。这种情况大体上可以总结为:释文为单音节词,大小徐本都加“也”字;释文为复音词,大徐本加“也”字,小徐本无“也”。如:
褛,衽也,从衣娄声。(大徐本)
褛,衽也,从衣娄声。(小徐本)
裏,衣内也,从衣里声。(大徐本)
裏,衣内,从衣里声。(小徐本)
其他多字少字的情况很少。
衮,天子享先王,卷龙绣於下,幅一龙,蟠阿上向。(大徐本)
衮,天子享先王,卷龙绣於下裳,幅一龙,蟠阿上向。(小徐本)
段注与小徐本同。
褧,荣也,《诗》曰衣锦褧衣,示反古。(大徐本)
褧,荣也,《诗》曰衣锦褧衣,反古。(小徐本)
段注与大徐本同。
整体看来,这部分只是形式上的差别,对意义的影响不大。

4.释文用字之不同

二徐本衣部文本有一部分差异比较大,不仅影响到对文字意义的解释及意义表达,还影响到文献的正误问题,有些可能是在流传的过程中发生了讹变现象,这一类情况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袍,襺也,从衣包声,《论语》曰,衣弊缊袍。(大徐本)
袍,襺也,从衣包声,《论语》曰,衣敝缊袍。(小徐本)
段注说:各本,误。即小徐本正确。
衧,诸衧也,从衣于声。(大徐本)
衧,诸衧也,从衣亏声。(小徐本)
袳,衣张也,从衣多声。(大徐本)
袳,衣裾也,从衣多声。(小徐本)
段注云,张即长,衣有张就是衣服长。“裾,衣袍”,也是长衣,意思相近。
褺,重衣也,从衣执声,巴郡褺虹县。(大徐本)
褺,重衣也,从衣执声,巴郡褺江县。(小徐本)
据段注考证是褺江县。

5.反切不同

徐铉加注的反切是根据孙愐的《唐韵》,徐锴则是根据时人朝散大夫行秘书省校书郎朱翱的反切,故二者必有不同。
以上是二徐本整理《说文》以复其原貌和对《说文》所收之字进行逐字分析,涉及字形、字音、字义等诸多方面。

三、徐锴的注释内容

比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小徐本对《说文》正文的阐释往往以“臣锴按(曰)”或“臣锴以为”的形式列于许慎原文之后,不仅对许慎原文进行诠释,且多有发明创造,徐锴的注释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举古籍印证许说

纵观徐所引用的文献资料,其治学可谓博古通今。徐锴于《说文系传》中引一百五十七种古籍,涉及经、史、子、集等各家典籍。如《周易》、《论语》、《尔雅》、《字书》、《史记》等。其作用之一是引用古籍来证明许慎的解释。
褛,衽也,从衣娄声。臣锴曰,《春秋左传》曰,筚路蓝缕。
補,完衣,从衣甫声。臣锴曰,《诗》衮职有阙,仲山甫補之。

2.对许慎的解释进行详细的补充说明

除了对许解印证疏通之外,徐锴还对其详加补充。在训释过程中,先指出所补充的字义,再引《尔雅》等字书的解释,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引史书、诗歌、词赋的原文作为佐证。袗,袨衣,从衣珍声。臣锴曰,袗,重衣也。《邹阳书》曰,赵人袨服叢臺之下,袨服,盛服也。
许慎对“袗”的解释是袨衣,读者很难理解。这里小徐本进行了进一步地说解,“袨服,盛服也”,使意思更加地简单易懂。这类例子还有:
褴,裯谓之褴褛,无缘。从衣监声。臣锴曰,褴犹滥,滥,薄也,无缘故滥薄。

3.对许慎释文里的生字进行解释

徐锴不仅对字义进行解释,还对释文中表义不明或晦涩的字进行说明。
袍,襺也,从衣包声,《论语》曰,衣敝缊袍。臣锴曰,蚕丝曰絮,枲曰缊。(这里徐锴还对“缊”进行解释)
褧,荣也,《诗》曰,衣锦褧衣反古。从衣耿声。臣锴曰,荣枲属,荣在外,故曰反古。

4.以今语、俗语释古语

徐锴在研究语言时能注意到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语言现象的演变,用当时的语言材料去疏通许慎的说解,进行古、今

源于:论文写作www.udooo.com

语的对照,以今语释古语,不仅使人易于理解,也为我们保留了许多当时的语言材料,有助于我们去探讨语言演变的脉络,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衭,袭衭,从衣夫声。臣锴曰,衣衭即襟也,今俗犹言之。
祛,衣袂,从衣,去声。一曰祛,褢也,褢者,袌也。祛尺二寸,《春秋传》曰:披斩其祛。臣锴曰:袂,即今衣之袖口,俚言袖缴。

5.表明检测借

禅,衣不重,从衣单声。臣锴曰:汉书葢宽饶断其禅衣,今俗皆借单字。
裻,新衣声,一曰背缝。从衣叔声。臣锴按,《春秋左传》及《国语》曰,衣之偏裻。《史记》佞幸传。亦云作督,检测借也。

6.标注生僻声符的读音

襄,汉令解衣耕谓之襄,从衣声。臣锴曰:诗曰,两服上襄,音宓。
褻,私服,从衣執声。《诗》曰,是褻袢也。臣锴曰:執音午世反。

7.纠正许慎说法的错误

,短衣,从衣,鸟声。《春秋传》曰:有空。臣锴曰:今《春秋传》无此言,疑注误也。
,重衣儿,从衣圍声。尔雅曰。臣锴按,《尔雅》无此言,唯释言云,虹溃也,疑古今字或误也。
参考文献:
徐锴.说文解字系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8.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曲琳琳大连辽宁师范大学西山校区中文系116030)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