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改革 >> 政治教学改革 >论小学生数学课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质疑能力工作

论小学生数学课中如何培养小学生质疑能力工作

收藏本文 2024-02-14 点赞:12386 浏览:4830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经常会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的?”而我们的学生却无动于衷。这是因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提问只是流于表面,忽视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即质疑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学生认为提问是教师的事,而他们只管一个字——“答”。学生没有问题意识,没有质疑,没有“挑战”,只有被动地接受,被动地作答。即使偶尔提问,也只是为了获得标准答案,使提问僵化成了“单向流程”。难怪一位著名教育家说:“孩子们入学前是个‘问号’,而毕业时像‘句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一、在创设情境中让学生质疑

课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场所。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而怎么写作的。教师应努力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去自

摘自:毕业论文结论范文www.udooo.com

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并大胆发问。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如教学“圆锥”一课,教师出示工地上圆锥形沙堆的模型,问学生:“你们看到这些沙堆想到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后,举手提出许多问题:“沙堆的形状叫什么?”“沙堆的体积有多大?”“这些沙有多重?”“沙堆的占地面积是多少?”等。这些问题恰恰又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后自己提出来的,这时他们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注意力特别集中,课堂效果也最佳。

二、在寻求简捷方法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质疑

人都是有惰性的,能省事就省事。就是因为这种需要,人们往往追求一种更简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也不喜欢那么繁琐的步骤。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寻求简捷方法的过程中学会质疑。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大小比较”时,学生就对一道题目的解法产生了质疑。题目是:小芳和小明看一本同样的故事书。小芳看了这本书的,小明看了这本书的。谁看的页数多?题目比较简单,只要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即可。教师往往注重先通分再比较,小芳看的页数多。学生看了教师的板书过程之后,就提出了疑问:“这么麻烦呀?老师,有没有简便的方法?”教师反问学生:“那你们想出更简便的方法没有?如果有,就按照你们自己的方法去做,给你们五分钟时间讨论一下。”教室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学生三五成群,积极探求不同的方法。经过讨论之后,有学生提出了书中的另外两种方法:一种是画图比较,另一种是与比较。但这两种方法,学生都不怎么愿意接受。这时有一名学生提出了一种新方法:3×9=27,4×5=20,27>20,所以。对于这意想不到的方法,一开始我也很纳闷。后经过学生分析后才知道,实际上是以5和9的公倍数作为公分母进行通分,,而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只需比较分子,所以省略了分母不写了。这种方法不需要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将分数大小比较转化成了整数比较。学生听了之后,都表示赞同,我也表扬了这位学生。在作业中学生普遍采用了这种方法,很好地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了。

三、在设置问题障碍中让学生学会质疑

问题意味着困难和障碍,克服障碍便是解决了问题。而有些障碍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亮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疑问。我曾出示这样一道题:“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不超过五十人,其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问:这个班最多有多少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学生看完这题,立即向我提出质疑:“这道题未曾告诉具体人数,怎么解答呢?”还有的学生提出:“只有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这个条件,又该如何求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这时,我反问学生:“学生的人数应该是什么数?”学生回答:“学生的人数应该是整数。 ”我又启发学生:“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这80%化成分数是多少?”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他们很快得出了结论:因为80%=,4+5=9,因此这个班的人数最多是45人。并很快求出了这个班级男女生的人数。

四、在争论中让学生学会质疑

对表面雷同而实质不同的数学材料,学生往往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而产生思维误区。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让学生争论,让学生思维的火花产生碰撞,而学会质疑。如四年级下册《补充习题》中有这样一题:旅行社推出某景区一日游的两种方案。
方案一:成人每人150元,儿童每人60元。方案二:5人以上团体每人100元。
第一个问题是:如果有4个成人和6个儿童,怎样购票划算?(学生将两种方案都算出来进行比较,得出选择方案一比较划算。)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有6个成人和4个儿童,怎样购票合算?
绝大部分的解法是:150×6+60×4=1140(元),(6+4)×100=1000(元)。所以选择第二种方案购票划算。这时有学生提出异议:“老师,该解法错了。”我也提出疑问:“哪儿错了呢?该解法条理清晰,计算正确。我让你当小老师,如果你把大家说服了,你就是对的。”于是,他便上台为我们讲解起来。他提出了这道题的问题是“如何购票划算”,没有说选择哪种方案,因此6个成人可以写团体票,4个儿童写儿童票。算式是:6×100+4×60=840(元)。通过学生之间的争论,大家明白了,购票可以灵活地使用这两种方案。

五、在反思总结中让学生学会质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在一堂课的教学,或一单元的学习之后,应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在反思总结中学生会有新发现,产生质疑。如教学了五年级下册“公倍数和公因数”之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学生知道了如果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学生对此产生了疑问:“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都成倍数关系那该多好呀?”能不能将给出的两个数转变成倍数关系呢?这种方法是否可行呢?这些都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反思,从而提出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新方法。如8和12,找最大公因数可以将8缩小2倍变成4。12是4的倍数,所以4就是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找最小公倍数可以将12扩大2倍变成24。24是8的倍数,所以24就是8和12的最小公倍数。同学们还惊喜地发现,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可以先找出最大公因数,而最大公因数的所有因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如4的因数有

1、2、4,所以2、4就是8和12的公因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学会善于质疑既一是种习惯的养成,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我想,只要我们教师常抓不懈,学生的质疑意识一定会慢慢增强,良好的质疑习惯也会内化成学生的数学素养。想信学会质疑的学生更有智慧、更有能力。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