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双语教学 >说明文让朗读艺术在说明文教学中闪光

说明文让朗读艺术在说明文教学中闪光

收藏本文 2024-02-29 点赞:4197 浏览:1038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初中阶段的说明文内容都比较浅显,且语言又以朴实、简洁明了居多,对学生的阅读造成的阻碍较少。笔者认为说明文等非文艺性作品同样需要朗读。通过朗读来比较语句,体味作品语言的多姿多彩和富有情趣,领略说明文多种表达方式并存的妙处。
关键词:朗读;说明文;明确用词;体味语言;领略表达
1992-7711(2012)18-030-1
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然而,笔者认为说明文等非文艺性作品同样需要朗读。在朗朗书声中,师生才能共同体味说明文中蕴藏的另一番与众不同的魅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朗读在说明文教学中的运用,以求教于方家。

一、通过朗读来比较语句,明确用词的准确与严密

众所周知,初中阶段的说明文内容都比较浅显,且语言又朴实、简洁。由此,给人一种检测象:说明文似乎在语言方面没有什么好深入探讨的。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教学中运用比较法,让学生反复朗读原句和改句,注意一些“不起眼”的修饰词。在这一反复的过程中,读出修饰词虽小但作用大的味道,从而领悟作者在平淡的文字背后蕴藏的严谨科学态度。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所用教材为苏教版)一文。科普作家贾祖璋条理清晰地告诉我们“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学生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很顺利地找到了相关的内容。然而,在这篇看似简单的科普作品中,处处可见用语的准确与严密,传达出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如该文第四段举例说明白花细胞液里花青素含量的变化会引起花色由白变红。笔者将原文的一些修饰词去掉后,让学生比较朗读。
我让学生大声朗读这两段文字。当学生在读原文时,我观察他们的表情,自然而平静;当读改文时,表情有点茫然。读完后,有的奇怪地看着我,有的窃窃私语。我说“同学们,比较这两段文字,谈谈你对我修改原文的意见。因为我觉得原文有点罗嗦。”这下象炸开了锅。争先恐后地说“老师,你把原文的一些表限制的词删了。如‘有些’‘一般’‘特殊’,使句子的表达不符合自然规律和科学原理。”“是啊。老师把一些时间词删了,具体开花的时间和变色的时间就不明确了。”“红色还分好几个层次呢。老师你把‘微、淡、深’删了,就显示不出花色的细微差别了。”我顺势引导学生说:“你们真聪明,让老师明白了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修饰和限制性词语,对于准确而严密地说明事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谢谢同学们。”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一做法可否算是对这句古语的另一种解释呢?

二、通过朗读,体味作品语言的多姿多彩和富有情趣

一般来说,说明文条理清晰,语言平淡,也就没必要通过朗读去揣摩作者的“言外之意”和“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了。
其实不然,有一些作品的语言准确生动,可读性教强。在朗读中同样可以让学生产生联想,对作者所说明的对象会有更好的理解,也可谓情趣盎然。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一篇科学小品,带有一定的文艺色彩。作者在解说科学现象的时候,又加入了法显、玄奘、孟奇及“自己”的经历和故事,使作品既解说严谨,又画面逼真,引人入胜。文笔既有说明文的朴实准确,又有散文的生动形象,不少词语绘声绘色,如“隆隆之声”“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碧蓝的清水”“蔚蓝的湖”“蔚蓝的天空”等等(详见课文第4.5小节),琅琅上口,富于美感。又如比喻句“这时候,沙便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生动形象地告诉读者沙漠里的声音也会作怪。还引用古人的“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来说明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以上这些内容从多个角度让作品变得多姿多彩和富有情趣。
笔者认为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这样的说明文,也是在实践叶圣陶先生的“美读”理念。因为学生在“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叶圣陶)

三、通过朗读,领略说明文多种表达方式并存的妙处

学生在作文中不习惯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对于说明文中的这种情况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其作用。笔者再次运用朗读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领略这份妙处。
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课文,其表达方式就以说明为主,兼带记叙,描写和议论。在引导学生学习了本文恰当的说明顺序后,就带领学生探讨文中多种表达方式公用的作用。
一读记叙的句子。“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我越过广场,踏着橘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当我走阶、离开纪念碑的时候,我再一次向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默默致敬。”这些句子表明作

源于:论文格式字体要求www.udooo.com

者是采用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来组织材料的,使整个作品有条不紊,层次分明。
二读描写的句子。重点是八幅浮雕。如写“武昌起义”:先介绍画面上的英雄形象,再总结辛亥革命的意义;介绍起义画面,突出“总督府的牌子,被打断在阶前;撕碎了的清朝的龙旗,被践踏在地上”的细节;在语言运用上,“摧毁”“冲击”“冒”“打断”“撕碎”“践踏”等一系列动词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起义者大无畏的革命气概,也揭示了清王朝腐朽虚弱的本质。
三读议论的句子。“我想: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这一句抒写了瞻仰后的深切感受,点明了建造这座纪念碑的目的和意义。
“朗读,品味感受的阅读活动;朗读,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朗读,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没有朗读的课只是‘课’,它不是美的语文课。”(余映潮)
故而,笔者认为,朗读这一古老而新颖的教学方法,在说明文等非文艺性作品中也有其用武之地。只要广大教师重视、探索、总结、完善这一方法,届时,朗朗书声定会响遍整个语文课堂。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