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法学 >> 刑法 >刑罚论刑法谦抑精神

刑罚论刑法谦抑精神

收藏本文 2024-02-12 点赞:24855 浏览:11652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刑法的谦抑精神是现代刑法探讨中利用频率较高的一个用语,刑法谦抑性的理念也逐渐影响各国刑法革新措施。毫无疑问,刑法谦抑精神对我国传统的刑法观念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刑法谦抑精神论述的探讨和实践运用,会进一步转变刑法的功能,使其更好地保障人权,对法治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作用。目前,不同时期的刑法学者以不同角度对刑法谦抑精神进行了探讨,然而就我国刑法界而言,一方面,刑法谦抑的观念远未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我国只有少数学者抽象地论述了刑法谦抑精神的基本要求。本论文试图以刑法谦抑精神的本质、概念、历史渊源、法理依据、社会依据、价值蕴含、实现途径以及对我国刑法的启迪等方面进行论述。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五个部分约3.3万字:第一部分论述了刑法谦抑精神的本质及概念。刑法的谦抑性首先应当是人们对刑法的一种价值诉求,是一种观念、精神。由此本论文着重以刑法的谦抑精神出发进行论述。笔者认为,刑法谦抑精神,是指国家在制定和执行刑事法律的历程中,应按照一定规则制约刑法的范围、程度及行刑人性化,适当地调整自身的严厉性,以实现保护法益和保障人权的目的一种价值诉求。第二部分介绍了中西方刑法谦抑精神的历史渊源,由此可以看出刑法谦抑精神形成与进展的历史轨迹。在西方,人文主义的近代刑法思想、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人性论、个性解放、博爱、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人道主义思想相继出现,使刑法谦抑精神有了深刻内涵。十八世纪中叶以后,谦抑精神得到系统的表述和普遍的认可。在中国,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有“刑”之初,实行的就是“慎刑”、“轻刑”和“刑期于无刑”的思想。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法律以刑为主,刑法严酷,重刑主义思想占据重要的地位,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明德慎罚”、轻刑等思想初露端倪。第三部分浅析了刑法谦抑精神的论述根基。这也是本论文的核心内容。一方面主要以刑法的保障法地位、对刑法机能的认识转变、刑法自身的局限性等法理角度进行论述,另一方面,社会结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也是影响刑法谦抑精神的重要理由之一。第四部分重点介绍了刑法谦抑精神的价值蕴含。笔者认为刑法的谦抑精神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刑法的紧缩性,它是指刑法调控范围以及刑罚手段的运用是有限的,而不是无穷的;二是刑法的补充性,刑法作为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手段,决定了它在维护社会秩序上的辅助性地位;三是刑法的经济性,这种走势在立法和司法中都有不同的体现。第五部分提出了刑法谦抑精神的实现途径以及结合我国的实际探讨中国刑法的改善。一是罪之谦抑,即非犯罪化。二是刑之谦抑,包括非刑罚化和轻刑化。我国刑事政策的基本思想都体现出了非犯罪化和非刑罚化的内涵。最后以结束语的形式以中国目前的法制进程角度进一步强调了刑法谦抑精神的重要作用。关键词:刑法谦抑精神论文非犯罪化论文非刑罚化论文轻刑化论文

    中文摘要4-6

    Abstract6-8

    引言8-9

    第一章 刑法谦抑精神概述9-13

    第一节 刑法谦抑性的本质探讨9-10

    第二节 刑法谦抑精神的概念界定10-13

    第二章 刑法谦抑精神的历史渊源13-20

    第一节 西方刑法谦抑精神历史嬗变13-16

    一、古代西方刑法的特点13

    二、近代刑法谦抑精神萌芽13-15

    三、现代刑法谦抑精神的进展15-16

    第二节 刑法谦抑精神在中国的嬗变16-20

    一、中国奴隶和封建社会刑法谦抑精神认识的体现16-19

    二、中国近现代刑法谦抑精神认识的体现19-20

    第三章 刑法谦抑精神的论述根基20-27

    第一节 刑法谦抑精神的法理根据20-22

    一、刑法的保障法地位20

    二、对刑法机能认识的转变20-21

    三、刑法的局限性21-22

    第二节 刑法谦抑精神的社会根据22-27

    一、刑法谦抑精神的社会结构基础22-23

    二、刑法谦抑精神的政治基础23-24

    三、刑法谦抑精神的经济基础24-25

    四、刑法谦抑精神的文化基础25-27

    第四章 刑法谦抑精神的价值蕴含27-30

    第一节 刑法的紧缩性27-28

    第二节 刑法的补充性28-29

    第三节 刑法的经济性29-30

    第五章 刑法谦抑精神的实现途径及对中国刑法改善的启迪30-37

    第一节 刑法谦抑精神的实现途径30-33

    一、非犯罪化30-31

    二、非刑罚化31-32

    三、轻刑化32-33

    第二节 对中国刑法改善的启迪33-37

    一、非犯罪化的实现途径33-34

    二、非刑罚化的实现途径34-35

    三、轻刑化的实现途径35-37

    结语37-38

    注释38-4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