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幼儿园教学 >简析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学生心理,提高教学质量学术

简析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学生心理,提高教学质量学术

收藏本文 2024-03-12 点赞:22462 浏览:9699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学阶段的学生,其心理特点主要是:好奇、好问、好动和好胜等,检测如我们在教学中结合物理学的特点,充分利用其心理特点,因势利导组织教学,那么,对于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将具有很大的帮助。

一、利用好奇心提高兴趣

人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等方面的需要。好奇作为思维的先导,是中学生思维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培养好奇心,既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物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利用这一特点来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1.利用好奇心,获取第一好印象

一定要精心设计好第一堂课,争取给学生留下一个“新鲜好奇”的印象,让学生产生一种跃跃欲学的感觉。上初二物理绪言课时,适当地补充一些有趣的演示实验,就能把学生带进一个神奇的科学天地,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

2.利用好奇心,组织好新课导入

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有很多,诸如开门见山、故事导入、矛盾悬念、实验引入、置疑引入等等。只要认真钻研教材,搜集素材,有效地运用各种新课导入方法。就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学习物质“密度”时,先唤起学生记忆:通常我们说铁比棉花重,是吗?在学生默认后,再追问:一小块铁比一大捆棉花重吗?这样设下悬念,引发好奇,以好奇刺激探究愿望,有效地组织物理教学使学生感到物理课既生动,又有趣。从而提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也点燃了学生好学的火花。

3.利用好奇心,开展问题讨论

用提问来引发学生好奇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所提出的问题新奇有趣,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水平相近,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如: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说他没动,路旁的孩子们赞叹他前进得真快,一个说他静止,一个说他运动,谁说得对呢?通过问题的讨论,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利用好问来开拓思维

好问是中学生心理的又一特点,中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而且这些知识具有过渡性的特色。俗话说:学问,学问,是边学边问。如果只学习不能提出问题,不进行思考,这样的认识是肤浅的。只有通过认真思考,开展讨论,集思广益,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实现思维认识的飞跃。

在课堂教学上,有不少学生常常与周围同学交头接耳或不时举手发问。教师要善于鼓励。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自己辨别正误,并引导他们注重对物理现象的深入分析,培养学生思维习惯,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好问的积极性不但要得到鼓励和尊重,而且教师还要善于设问,以培养学生的提问习惯和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当然今天的学生,他们往往对事物的认识,有一定的批判性,他们对书本上写的或教师讲的知识,往往会提出疑问,产生批判性的独特见解。但他们考虑问题往往还欠周密和深入,容易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甚至有些是错误的。对于这些

优秀论文查重www.udooo.com

,教师应给予肯定,以鼓励为主,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心理闭锁,不愿提出问题,不愿和老师交心。现在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课内课外好问的人数在逐渐地减少,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当今的学生在群体活动中非常注意自已的个人形象,特别是中学生,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考虑别人(特别是异性)对自己的评价。他们不大愿意毫无保留地暴露自己对问题的认识。自尊意识逐渐增强。二是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方法上存在着差异,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心,不具有批判精神。三是教学气氛差,师生处于不平等的状态。要想使学生勤于思考,在物理教学中应创造良好的氛围,改变教学方法,将“满堂灌”转变为“启发”探究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三、利用好动来活跃思维

中学生获得新知识常要借助具体的实际经验。好动是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能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进行教学,会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动眼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探索性实验,给学生好动的机会

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每一步中,熟悉对现象、过程的观察方法,并不断地自问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实验结果是什么?内在联系是什么?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投入实验的全过程中。如在做“测滑动摩擦力”实验时,有的学生主动观察研究了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受力面积的关系;有的学生还主动通过实验来研究摩擦力与运动速度的关系。如果进一步要求学生思考:拉动木块前弹簧秤示数有何变化?木块开始运动时跟匀速运动起来以后相比较,弹簧示数有何不同?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素质。

2.课外活动,适应学生的好动心理

通过成立课外活动小组、搞小制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应用物理知识竞赛等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利用好胜来培养自信心

好胜是中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点。他们在同龄人中,一点小事也不甘示弱,总喜欢争论。他们有上进心、自信心,对荣誉有强烈的追求。根据初中生的这—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抓住学生的竞争心理及时组织教学,使学生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学习知识。如,在应用欧姆定律解决有关问题时,可采用抢答竞争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按课堂回答问题的多少正确与否,给每一小组评定成绩,当堂公布结果。实践表明,只要在教学中合理地引进竞争机制,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成功的体验会增强学习的信心在课堂上,还可以把教材中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难解的习题、不易做好的实验等,有意识地让他们争论,以求在争论中明理。

当然,课堂提问会因人而异,难保有较高的答对率。特别是中差生,一有所长,应及时给予鼓励表扬。教学检测或考试时,要注意层次和梯度,适应不同学生的智力发展,创设更多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使其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满足好胜的心理,从而提高学习物理的信心。努力营造一个竞争环境,可促使学生为进一步上进而奋发努力。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只要以心理科学理论指导物理教学,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找到心理科学和物理教学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合理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好胜”的心理,就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动因,将教育的要求有机地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全面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