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改革 >> 历史教学改革 >成因语文学困生原因和对策

成因语文学困生原因和对策

收藏本文 2024-02-24 点赞:10860 浏览:4576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学困生就是那些在学习语文学科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就语文学科而言,造成学生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的动机原因、教师的情感因素和教学方法的原因等。近几年来,通过对学困生成因的分析,我探讨并寻找到一套有效的教育方法,较好地转化学困生。

一、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学困生接受能力差,对学科知识不感兴趣,听不进课。他们往往缺乏学习语文应有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上课不知老师所讲,与课本有较大距离,不懂词语的认读、识记和积累,更谈不上对句子及句群的理解和文章的整体把握了,对作文更是无从下手,或即便是动起笔来也离题万里、不知所云,时间一长导致其语言组织能力下降,从而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由于接受认知受限,他们感到语文难学、词语、语法、修辞、表达枯燥无味,对教师的教学不适应,对教师的严格要求抵触。正由于逆反心理的存在,使他们对教师情感淡漠,课堂上对教师的提问不理睬、不参与教学活动。他们学习意志衰退,自控能力差,缺乏自信心,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贪玩,不能保证学习时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尽管也有人曾下定学好语文的决心,也曾有过认真学习的表现,但是,他们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是“知难而退”。一次次的失败使得他们心灰意冷,最终放弃学习语文。
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不接受正面教育,逃避心理对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了巨大的障碍,这是语文学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二、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1.学习动机原因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困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有如下两种情况:第一,为父母和老师学习;第二,为“学习”而“学习”,这部分学生之所以来学习,完全是因为其他同龄人都在学习,所以,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起来总是很“茫然”的样子,困难重重。

2.学生自身性格原因

有些学生性格过于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少言寡语。这类学生升入初中后,在新的环境中生活、学习,普遍存在“陌生感”和“害羞感”。上语文课时,他们怕“出丑”,受拘束,不敢大声朗读,老师提问时他们往往低头不语,不知所措。这类学生终因互动性差,读不熟,记不住,成为“学困生”。
还有一类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上课不专心听讲,小动作多,课外贪玩。初学语文时,他们的成绩还算跟得上,但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难度加大,成绩逐渐跟不上,而后便失去了信心。

3.教师的原因

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例如:有的教师对学生有偏见,学生作业完不成便责罚;测验成绩差,便罚抄卷子,骂学生没出息,没有一句鼓励的话。长此以往,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必然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有的教师只顾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对学困生的督促、辅导跟不上,造成他们无人关心,丧失上进心。

4.教法的原因

有的教师教法陈旧,上课一讲到底,不给学生活动和表面的机会,一味地包办代替。这样的课,学生无开展交流的机会,学习积极性低落。而且,在这种封闭心态下,学生也不太愿意接受别人的思想,甚至不愿意接受教师的思想,只是机械地收录教师或者其他同学的话语。这样,原来活泼的生命,变成了接受现成知识的机器。陈旧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5.家庭原因

语文“学困生”受家庭影响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单亲家庭的学生,他们从小就失去家庭的温暖,养成了孤僻、任性、贪玩、专横、说谎、狡辩等坏习惯。
第二,父母自身素质较差家庭的学生,他们的成长教育得不到健康地引导。在这样的家庭,子女每当学业方面出现了问题,他们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不是骂就是打,压制孩子。对子女缺少关心和鼓励,更不注意做心理沟通工作。这形成了孩子消极逆反的心理。
第三,隔代教育致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他们学习不勤奋,怕艰苦、怕困难,没规矩,追求享受等。近年来,受打工潮的影响,父母外出打工,子女跟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留守生活的现象十分突出,造成管教不力,学困生难教的问题显得十分严峻。

三、针对语文学困生采取的对策

1.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信心

大多数学困生语文成绩差,与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兴趣有关。从近段时间看,由于受打工潮的影响,不读书或读不好书也能赚大钱的困感,造成了一些在校生不爱学习。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懂得,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课程,是最具有社会、民族与历史文化积淀的课程。学好语文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会修身做人都十分重要。绝不能因为不读书也能赚大钱而放弃语文学习,而是要帮助学困生强化学习语文的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习信心。

2.培养兴趣,诱发学习热情

兴趣能产生求知欲,诱发学习热情。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时,其主观能动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学习中去,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性转变。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不断变换和更新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教学中,运用富有的语言,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感同身受。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对所学新课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品味社会问题,在社会中去体会百味人生,去发现身边的真情故事,学习用语文知识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学习中,学会获取、质疑、问难、陶冶情操。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形声结合的特点来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总之,要多给学困生实践的机会。

3.指导学法,调动学生主动性

很多学困生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学语文方法,学习效率很低,由“不会学”导致“不愿学”。教师要向他们介绍学习

摘自:毕业论文的格式www.udooo.com

语文的方法,“授之以渔”。胆小怕羞的学生,不敢开口,教师要引导他们大胆讲,不怕说错,学语文就要有一种不怕害羞的劲头,在不断说错、纠错中形成表达力。如安排课前一分钟新闻讲话等形式,提高练习。有很多学困生没有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再做作业的习惯,就要指导他们通读课文,把难词、难句圈点出来,或布置一些练习题,让他们预习后试答。

4.争取家长配合,做好转化工作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要大量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没有家长的积极配合,学困生很难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利用家长会以及家长来访等机会,告诉他们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让他们在家庭中给学生营造有利于学习的轻松环境,有时间来督促孩子做作业、听朗读磁带、背诵课文、默写生字词等。家长能和老师一道共同帮助“学困生”,自觉养成爱学习的习惯,学困生转化就会有希望收到实效。
总之,实践证明,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循循善诱,这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关键。优秀的学生,谁都会教。差生就不一样了,差生就像一部悬念大片,不到最后一刻,谁也无法预知结局。正因为无法预知,也就充满着无数的可能性。对学困生的转化要充满信心和热情,情感上要注意沟通,学习上要鼓励和肯定。转化学困生,是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要本着为每位学生的成长负责的态度努力工作,在转化学困生的教学中,我们会体会到教育的真正价值。
(作者单位 贵州省都匀市大坪中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