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初中德育 >语文教学中革新能力培养结论

语文教学中革新能力培养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4-07 点赞:11038 浏览:4618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庄严使命。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语文是百科之母,是基础。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现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谈一点自己粗浅的体会:

一、转变教学观念,营造创新氛围

教学过程本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引导,只是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课堂枯燥泛味,学生包袱过重,没有学生兴趣,只能埋头听教师的说教。新时期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无论是对教材中的内容,还是对课堂和学生,都赋予了新的要求和含义。教材内容本身强调语文知识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把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活用知识。做到知识与技能的结合,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一位学者强调,要把解决问题的权利交还给学生。我认为,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善于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教师创设的意境中。以《爱莲说》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如果只是灌输式的串讲句意、主题思想,解释象征手法,要求学生背诵强记,学生只能被动地机械性接纳,好像教师给学生一个沉重的包袱一样,学生觉得很累,毫无兴趣之感,致使学生缺乏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能采来一朵莲花插在瓶子里,放在讲台上,或者画一幅莲花图,挂在黑板上,又或者放一段轻音乐,情况就会有所不同。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况吸引学生注意力,很自然地把学生带进你创设的意境中。
特别要让学生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深意,联系当今生活实际:一些学生,生活在恶劣的家庭环境中,表现得低沉、自卑,缺乏进取心,甚至走向歧途。

二、激发兴趣,唤起创新意识

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人们积极探求新事物的倾向,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对于形成动机有着重要的作用。富于创新精神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可见,好奇心对创造才能的发展有多么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创设问题情景时,应注意在情景中提出问题,引发好奇心,激发动机。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形成为科技进步作贡献的兴趣和志向。创新意识不能只靠教师的讲述来启发,在课堂上要注意知行结合,营造兴趣氛围。精讲多练,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能干巧干、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为寻求真理不断标新立异的浓厚兴趣。

三、质疑问题,培养创新精神

世界上的许多发

源于:论文格式模板www.udooo.com

明创造都源于疑问。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的伟大成就就是从敢于提出问题开始的。由此可见,疑问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多质疑,让学生善于提出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是错的,要热情耐心地予以修正;提出问题是对的,要及时表扬肯定。解决疑难时,要把独立思考、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结合起来。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飞夺泸定桥》时,是这样设计的,从课题上入手,提出问题,看了这篇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课文为什么要用《飞夺泸定桥》做题目,而不用攻打泸定桥,或夺取泸定桥?”有的学生说:“泸定桥什么样子?为什么要飞夺呢?飞夺泸定桥有什么意义?”这时学生思维活跃,纷纷举手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然后师生讨论得出结论。这样师生交流,并大胆质疑,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能形成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正直中学)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