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教学研究 >简论语文教出语文“味”来科技

简论语文教出语文“味”来科技

收藏本文 2024-02-06 点赞:30869 浏览:14315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我不是个好儿子》是鲁人版必修三第一单元中的一篇,它与李密的《陈情表》组成了“至爱亲情”这一模块。贾平凹的的这篇散文,语言质朴无华,情感却浓厚深重,他以大家的笔触,挚子的情怀,表达了对母亲浓浓的爱意、深深地歉意,语淡但味浓。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学到怎样从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去感知、理解父母,更重要的是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新课标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的功能”,“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因此其作用与地位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教学设计引导体感知细节描写品味语言

1006-5962(2012)10(a)-0120-01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我不是个好儿子》是鲁人版必修三第一单元中的一篇,它与李密的《陈情表》组成了“至爱亲情”这一模块。

贾平凹的的这篇散文,语言质朴无华,情感却浓厚深重,他以大家的笔触,挚子的情怀,表达了对母亲浓浓的爱意、深深地歉意,语淡但味浓。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学到怎样从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去感知、理解父母,更重要的是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新课标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的功能”,“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因此其作用与地位十分重要的。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学习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叙写生活琐事表达感情的方法。②过程和方法:品读课文,品味作者对母亲的朴实而真挚的深情。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亲情,接受情感洗礼,学写“亲情”故事。

3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朴实的语言.教学难点:感受文中亲情,学写“亲情”故事.

4教法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取:“充分预习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扩展巩固提高” 教学流程。充分预习可以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断深化、细化,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5学法

依据是新课标在必修课“阅读与鉴赏”方面,建议“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我设计了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品味作品的语言,体会寻常生活中的真情,探究作者矛盾的思想情感,从而达到鉴赏抒情散文的目标。

6教学过程

1、《烛光里的妈妈》导入,介绍作者。2、诵读。要求:不动情不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3、疏通文字障碍,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4、自由朗读课文,讨论作者为什么说“我不是个好儿子”?5、从筛选的文字来看,母亲为我做的很多,而我为母亲做的很少,所以,我不是个好儿子,那么,按照作者的标准怎样做才算一个好儿子呢?6、很多人都认为此文平实质朴而又能打动人心,那么此文感人的魅力到底源于何处呢?找出并赏析最能打动你的句子。7、总结此文感人的魅力到底源于何处呢?

7读读写写

写一件父母做的最让你感动的事或你对父母做的最愧疚的事。

要求:感情真挚,运用细节描写,注意词语的锤炼,不少于600字。

8教学反思

8.1落实基础,培养习惯

阅读之初首先落实语言文字的积累;再听取学生的初读感受,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整体观照;然后顺势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我不是个好儿子”,切入对文本的解读。诵读之初要求学生不动情不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8.2学生与文本展开充分的对话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而对话的基础就是反复深入地诵读。

一是理解文本内容。先整体把握文本,然后结合问题“为什么‘我不是个好儿子’?真的‘我不是个好儿子吗’?为什么还说‘我不是个好儿子’?”三次跳读,在筛选整合信息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直到触摸到文本的核心地带:作者说“我不是个好儿子”,原因是有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在无私博大的母爱“场”中,自己无论怎样回报都算不上个好儿子。作者饱蘸愧疚而无奈的泪水,谱写了一曲对母亲的真情颂歌!

二是个性化鉴赏。文章写得很感人,让学生说一下为什么感人,看学生能不能找出一些细节,体会出其中饱含的真情,体味出语言的感人质朴

8.3沟通了语文与生活,沟通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

语文即生活。离开生活,简单地理解内容、学习技法是肤浅的,是舍本逐末之举。文中母亲对儿子的爱是一种本能与直觉,所做的事情都是极普通的,学生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能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简约地描述自己的亲情经历,既有助于深化理解文本,又使学生

学术论文下载www.udooo.com

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和洗礼。

阅读与写作,不是“两张皮”,而是相辅相成的。文章抓住了生活中的细节,用质朴的语言抒发了发自肺腑的真情,所以感人至深。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这种写法,有助于解决写作中“检测、大、空”的问题。

8.4问题与不足

教学设计中,存在一个较大的缺憾,那就是忽略了学生自主质疑探究的环节。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是新课程对语文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应加以落实。

课堂教学中,揣摩语言和片断诵读仍不到位,体现出的语文“味”因此而不够淳厚。品味语言部分,宜先由学生结合文本分析概括,后由教师总结归纳;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体味语言过程中,宜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多次诵读。

教学是缺憾的艺术。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与不足,正是自己今后思考和研究的着力点。在成长的道路上,愿聆听各位老师的批评,得到各位同行的帮助,不胜感激!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